工棚内,
自称 "张老五" 的船工不停地搓着鞋跟。
赵禥突然用闽南语发问。
"汝识得泉州南港的王老大否?"
那人一愣,竟用临安官话回答。
"小的... 小的初来乍到..."
"初来乍到?"
李玥猛地抽出那人鞋底的铅块,铅块落地时砸出暗响。
"贾似道给了你多少好处,敢来坏陛下的大事?"
她抖开从对方铺盖里搜出的密信,信纸上的龙涎香气息与天牢里的如出一辙。
张老五扑通跪倒,磕得木板地咚咚响。
"饶命!贾玉明说事成之后给我百两银子... 还说要在船舵里灌铅..."
赵禥盯着工棚梁柱上的斧痕,那是故意砍出的裂纹。
他想起史料里记载的崖山海战,宋军战船因船舵失灵而惨败的画面在眼前闪现。
"李玥,"
他忽然转身,目光扫过窗外忙碌的船工。
"你说,该如何让这些破坏者现出原形?"
李玥眼中闪过精光,凑近赵禥耳边低语几句。
赵禥听完突然大笑,震得梁间的船模轻轻晃动:"好!就这么办。"
……
三日后的卯时。
船坞突然响起凄厉的警报。
李玥抱着一捆断裂的缆绳冲进帅帐。
"陛下!新造的 ' 破浪号 ' 主帆缆绳全被割断了!"
赵禥放下手中的《武经总要》水战篇,看着缆绳截口整齐的刀痕。
"传所有船工到演武场集合。"
他故意提高音量。
"就说... 朕要亲自查验缆绳质量。"
演武场上,三百船工按籍贯站成队列。
赵禥手持断绳走过,突然停在三个泉州本地船工面前:"你们昨日卯时在何处?"
为首的船工擦着汗道。
"回陛下,在熬制桐油。"
"是吗?"
李玥突然举起一块带血的碎布。
"这是在缆绳堆里找到的,上面的血迹与张老五的伤口吻合。
而你们的工棚,恰好在缆绳库隔壁。"
那三人脸色骤变,其中一人突然抽出藏在袖中的匕首刺向赵禥。
李玥反应极快,短刃出鞘挡开匕首,同时一脚将那人踹倒。
赵禥则顺势抓住另一人的手腕,夺下他怀中的贾党密信。
"搜他们的铺盖!"
赵禥厉声下令。
士兵们从三人床下搜出整箱的铅块、锋利的割绳刀,以及写给贾玉明的密信。
……
午后的帅帐内,赵禥看着案头堆积的证据,眉头紧锁。
李玥递过一杯凉茶,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手背,两人都触电般缩回手。
"陛下,贾似道想在船舵和缆绳上做手脚,让水师出海即覆。"
她指着密信上的批注,"他们还打算散布谣言,说造船耗光国库..."
"耗光国库?"
赵禥突然抓起算盘,噼啪拨弄算珠。
"李庭芝的水师每月需饷银三万贯,而阿拉伯商团的香料贸易每月进账五万贯。
贾似道是想让大宋困死在陆地上!"
他想起上午李玥挡刀的决绝眼神,心中涌起异样的暖流。
"陛下,"
李玥忽然低声道。
"方才林老师傅说,若用阿拉伯帆船的三角帆技术,可让战船速度提升三成。"
她展开一张手绘的帆具图,上面用朱砂标着改进方案。
赵禥凑上前去,两人的肩膀不经意相碰。
他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海盐味,与龙涎香截然不同的清新气息。
"好个三角帆!"
皇帝强压下心头的涟漪,指着图纸上的节点。
"这里再加个滑轮组,转向会更灵活..."
黄昏时分,赵禥站在船头,看着李玥指挥船工安装新的缆绳系统。
她束起长发,青布褂子被汗水浸透,却比任何时候都显得英姿飒爽。
忽然,一块松动的木板从桅杆坠落,眼看就要砸中她。
"小心!"
赵禥一个箭步冲上前,将李玥揽入怀中。
木板砸在甲板上。
两人近距离相对,能清晰听到彼此的心跳。
李玥的脸颊泛起红晕,慌忙推开他:"谢陛下救命之恩。"
赵禥看着她慌乱的眼神,忽然笑道:
"该谢的是朕。若不是你识破阴谋,此刻我们怕是要葬身海底了。"
他想起这几日并肩作战的点滴,从查验凿子到智擒奸细,李玥的聪慧果敢让他刮目相看。
"陛下,"
李玥整理着衣襟,声音还有些颤抖。
"林老师傅说,首艘 ' 破浪号 ' 可在三日后下水。"
"好!"
赵禥望向辽阔的海面,夕阳将他的影子与李玥的重叠在一起。
"告诉李庭芝,让他准备好水师章程。
朕要让贾似道知道,大宋的海,不是他能随意搅动的浑水!"
深夜的帅帐内,赵禥看着舆图上的海岸线,狼毫在 "临安" 与 "泉州" 之间画下弧线。
李玥捧着新到的密报,上面写着 "贾似道再派奸细入海"。
"让他们来。"
赵禥将狼毫掷入砚台,墨汁溅上舆图上的元军水寨标记。
"通知皇城司,在各港口设下天罗地网。"
他想起白天李玥在他怀中的温度,心中忽然有了决断。
"李玥,你随朕去船头看看。"
两人并肩站在月光下的船头,海风拂过甲板。
赵禥指着天上的北斗星。
"你看,水师就像这北斗,要为大宋指引方向。"
李玥望着他被月光照亮的侧脸,轻声道:
"那陛下就是北极星,指引我们前行。"
赵禥心中一暖,转头看向她。
西目相对的瞬间,千言万语都化作海风里的默契。
他知道,组建水师不仅是为了抗元,更是为了守护身边这个聪慧果敢的女子,以及大宋千万百姓的安宁。
而贾似道的阴谋,终将在这浩瀚的海洋与坚定的信念面前,彻底破产。
......
临安城。
初夏阳光炽烈。
皇城外的百工广场却比天气更热。
三丈高的彩楼上,赵禥抚着雕花栏杆,看着台下熙攘的工匠队伍。
三百六十行的能工巧匠们捧着各式器具。
从会自动注水的铜壶到能连发三箭的袖弩,在阳光下闪着奇光异彩。
"陛下,参赛名册核对完毕。"
李玥递过烫金的花名册,指尖在 "铜器行?钱三" 的名字上顿了顿。
"此人自称能造 ' 万年灯 ',但据皇城司密探回报,他昨日与贾玉明的管家在 ' 醉仙楼 ' 会面。"
赵禥接过名册,看着钱三那栏画着的小红圈。
那是贾似道安插的标记。
他想起昨夜李玥送来的密信。
信中夹着半张银票,票面纹路上的暗记正是贾府私铸。
"告诉江万里,让他留意军械组的评委。"
皇帝将名册卷成筒状。
"贾似道想让他的人拿 ' 最佳工匠 ',进而染指军器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