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阴盛阳衰

天牢深处,

贾似道听着亲信转述朝堂乱象,内心如火。

"赵禥这小子疯了!竟让女子插手军务!"

“必须给他点颜色瞧瞧!”

他凑近狱卒耳语几句,那人立刻揣着密信消失在滴水的甬道。

三日后的枢密院会议上,保守派官员集体称病缺席。

李玥坐在文书房的矮凳上,看着满架积尘的文书,突然抽出一卷用红线标记的军报 。

那是文天祥从江南送来的军费明细,却被批注。

"格式不符,打回重拟"。

"李姑娘,这是刚到的襄阳急报。"

传令兵将蜡封的竹筒放在案上,竹筒上的火漆印己有些模糊。

李玥用银簪挑开蜡封,展开的绢布上血迹斑斑:

"襄阳护城河冰面开裂,元军欲趁夜偷袭..."

"快呈给陛下!"

文书房的老吏惊呼,却见李玥己抓起狼毫,在塘报背面飞速书写。

她用朱砂笔圈出关键数字,又在空白处画下简易的防御图,最后盖上赵禥亲赐的 "女史" 印鉴。

御书房内,赵禥看着李玥送来的塘报,

朱砂圈注的 "三更冰裂" 西字旁,画着三道防御箭头。

"好个李玥!"

他抓起朱砂笔,在图上补画了投石机的位置,

"传朕旨意:按此图布防,再让李玥拟写回复,就说..."

"陛下,"

李玥突然开口,手中捧着新到的密报。

"贾似道在天牢放话,说女子掌文书是 ' 阴盛阳衰 ',恐致天灾。"

"天灾?"

赵禥冷笑,将塘报掷入火盆。

"去年他私吞赈灾款时,怎么不见天灾?"

他看着火焰吞噬绢布上的血字,忽然想起李玥在襄阳包扎伤兵的模样。

"传旨:明日早朝,让李玥随驾。朕倒要看看,

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君子,敢不敢当着她的面说 ' 牝鸡司晨 '。"

……

次日清晨。

李玥随赵禥踏入垂拱殿时,殿内鸦雀无声。

她身着簇新的八品女官服,腰间系着皇城司特制的铜钥匙 。

那是开启枢密院密档的凭证。

"陛下,"

御史卫清晏颤巍巍出列,手中捧着一卷《礼记》。

"《礼记》有云:'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让女子参与机务,是谓乱纲常!"

"乱纲常?"

赵禥接过李玥递来的文书,展开竟是前唐武则天时期的女官制度记载。

"武周代唐时,女官上官婉儿参议朝政,彼时万国来朝,可曾乱了纲常?"

他指向卫清晏。

"你家中妻妾管着数十间商铺,怎么不见你说 ' 牝鸡司晨 '?"

卫清晏突然拔高声音。

"那是内宅琐事,怎能与军国大事相比!"

"军国大事?"

李玥突然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卫大人去年批阅的《战马调配册》,将 ' 骟马 ' 误作 ' 驽马 ',

导致前线送来的全是不能作战的骟马 。此事可是 ' 内宅琐事 '?"

满朝文武哗然。

卫清晏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

"你... 你一个女子,怎敢查本官的文书!"

"枢密院的文书,本该互通有无。"

李玥从袖中抽出一卷账册。

"这是李庭芝将军从前线送回的《兵器损耗表》,因格式不符被压了半月。

若按卫大人的规矩,襄阳城的将士此刻怕是要拿木棍守城了。"

赵禥看着李玥挺首的脊背,忽然想起她在襄阳城头搬运药箱的模样。

那时她的青布褂子浸满汗水,却比眼前这些峨冠博带的官员更像大宋的脊梁。

"传朕旨意,"

赵禥的声音响彻殿宇。

"李玥升为枢密院主事,赐五品俸禄。

从今日起,女官可参与机务文书处理,再有以 ' 男女大防 ' 阻挠者,以误国论处!"

退朝时,文天祥走到李玥面前,深深一揖。

"李主事方才所言,令老夫汗颜。"

他展开手中的《财政改革策》。

"这是老朽拟的新策,还望你帮着看看格式..."

李玥接过策论,指尖触到纸上细密的批注。

那是赵禥昨夜修改的痕迹。

她抬头望向御座,正看见赵禥对她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深夜的枢密院文书房,李玥挑亮油灯,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

其中一卷露出一角,上面是赵禥的亲笔题字。

"从来巾帼不让须眉,朕之枢密院,当开天下先。

" 她拿起狼毫,在空白处写下今日的处理记录。

而此刻的天牢里,贾似道听着亲信描述朝堂上的剧变,猛地将食盒砸在铁栏上。

清蒸鲈鱼滚落在地。

他知道,赵禥这步棋,不仅打破了千年的规矩,更让他试图用礼教束缚皇权的算盘,彻底落了空。

……

临安城的暑气蒸腾着咸腥气。

赵禥掀开轿帘时,正看见盐桥大街上百姓们抢购的乱象。

白花花的盐粒从破漏的麻袋里滚落,被踩踏成黑黢黢的泥块。

而商铺门板上贴着的 "盐荒" 告示,墨迹未干便被挤搡的人群蹭花了边角。

"陛下,东河坊的盐价己涨到两百文一斤!"

李玥递来的密报还带着汗水渍,宣纸上用朱笔圈着三个盐商字号 。

"富昌"、"永泰"、"同顺",正是贾似道当年参股的三大盐行。

远处传来巡街武侯的呵斥声,却被百姓们 "官商勾结" 的叫骂声淹没。

垂拱殿内,文天祥捧着《宋会要辑稿》的盐法卷,竹简在案几上撞出脆响。

"陛下,建炎年间盐价不过三十文一斤,如今竟暴涨七倍!"

他袖中滑落的账本上,用蝇头小楷记着惊人数字 。

贾似道余党囤积的私盐,足够临安百姓吃三年。

"三年?"

赵禥猛地拍案,震得铜鹤香炉里的龙涎香灰簌簌落下。

"襄阳将士在前线啃树皮,这些蛀虫却把国计民生当筹码!"

他展开皇城司绘制的盐商分布图,红点密集的区域恰好与贾党势力范围重叠。

"传旨:让盐运使司立刻开仓放粮,就说... 就说朕要亲自查盐。"

……

三日后的清晨,

赵禥身着青布商服,在李玥的护卫下混入盐市。

富昌盐行的掌柜正站在柜台后,用象牙秤称量着雪白的海盐。

每卖出一两,都要往旁边的暗格里多扫入一钱。

"掌柜的,买半斤盐。"

赵禥将十文铜钱拍在柜台上,故意让钱币滚向暗格。

掌柜的肥手迅速按住铜钱,小眼睛里闪过警惕。

"客官不知?如今实行配给制,每人每日限买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