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抄田风暴

晨钟撞碎薄雾。

赵禥的龙袍己沾满朱砂墨渍。

昨夜皇城司连夜查抄的账册堆成小山,最上面压着贾似道在苏杭的田契。

泛黄的宣纸用金线绣着田亩西至,单是嘉兴一县就圈占了两万顷膏腴之地。

“陛下,早朝时辰到了。”

李玥捧着镶金奏匣,匣内藏着最新密报:

贾似道的义子贾玉明正煽动二十三位权贵联名上书。

“知道了!”

垂拱殿的铜香炉飘着龙涎香,满殿气氛紧绷。

赵禥将田契重重拍在丹墀上,宣纸展开时惊起一片倒抽冷气声:

“贾似道欺君罔上,私吞官田,其罪当诛!朕今日便下旨,抄没贾氏所有田产!”

“陛下不可!”

吏部尚书陈大方出列。

“贾太师推行公田法,乃是为朝廷筹措军饷,如今贸然抄没,岂不是寒了天下臣子的心?”

“寒心?”

赵禥冷笑,从奏匣抽出密信甩过去,信纸擦着陈大方鼻尖落地。

“你与贾玉明合谋将公田贱卖给商贾,每亩获利十贯,这就是你的忠心?

来人,将陈大方拿下!”

殿内顿时哗然。

陈大方被拖走时的惨叫声中,赵禥抓起狼毫,在黄绢上疾书 “均田令” 三个大字:

“即日起,废除公田法!凡占田过千顷者,多余田亩充公,按人丁重新分配!”

“陛下!”

黄潜善抖着官服上的补丁,眼中却闪过算计。

“此举恐生民变!江南士绅向来以田产为根基,骤然夺其产业,怕是会……”

“会造反?”

赵禥突然走下龙阶,吓得黄潜善连连后退。

他指着殿外的百姓:

“襄阳的百姓吃观音土充饥时,你们在吃驼峰羹;

前线将士用血肉守城时,你们在丈量新占的庄子!

朕倒要看看,是你们的田产硬,还是大宋的律法硬!”

天牢深处,

贾似道听着亲信转述早朝的情景,囚镯撞在铁栏上叮当作响:

“赵禥这提线木偶真是疯了!均田令一下,整个江南士族都会反,看他到时候如何收场!”

他凑近狱卒耳语几句,那人立刻揣着密信消失在甬道尽头。

……

三日后。

朝堂己成战场。

二十三位权贵联名奏折铺满龙案,为首竟是皇亲国戚赵汝愚。

他拄着象牙笏板,白发因激动而颤抖:

“陛下,祖宗法度不可废!均田令有违成例,还请三思!”

“成例?”

赵禥突然笑出声,从袖中掏出本残破账本。

“淳熙年间,一亩良田税赋五斗;

如今在贾似道的公田法下,百姓要交三石!这就是祖宗成例?”

他将账本扔向赵汝愚。

“你名下二十万亩良田,去年竟未交一粒粮,这又作何解释?”

赵汝愚脸色煞白,账本内页掉出张地契,正是从襄阳难民手中强买的庄子。

文天祥适时出列,展开一卷画轴:

“陛下,这是臣暗访江南所绘 。

百姓易子而食,权贵却在办花酒诗会!”

画中惨状刺痛众人双眼,有老臣当场落泪。

“陛下!”

贾玉明突然从后排冲出。

“均田令若施行,江南赋税必将锐减,拿什么供养军队?”

“就用你贪的银子!”

赵禥猛地拍案,震落案头镇纸。

“你在会子务伪造的三十万贯国债,足够装备十万新军!”

他指向贾玉明颤抖的手指。

“来人,将贾氏余孽一并下狱!贾玉明革职待查。”

在场之人,无不被赵禥雷霆之色所震惊。

……

深夜。

赵禥独自在御花园徘徊。

月光下,贾似道的田契在火盆中蜷曲成灰。

李玥捧着热茶走近,见他盯着灰烬出神:“陛下在想什么?”

“在想商鞅。”

赵禥用树枝拨弄火堆,火星溅上龙袍,

“他变法时,秦国贵族恨不得啖其肉;可最后呢?秦扫六合。”

他转身望向宫阙。

“这些权贵以为朕不敢动他们,却忘了 ……”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脚步声。

皇城司指挥使浑身浴血跪倒:

“陛下!贾似道余党煽动暴民冲击衙门,声称要‘清君侧’!”

“来得正好。”

赵禥冷笑,将半卷田契掷入火中。

“传朕旨意:凡参与暴乱者,按谋逆论处;

各地驻军即刻弹压。再派人给天牢送个信 ……”

他眼中闪过寒芒。

“就说,若不想连累族人,贾似道最好管住他的狗爪子。”

李玥望着陛下在火光中冷峻的侧脸,忽然明白:

这场均田之争,早己不是简单的政令推行,而是一场关乎大宋存亡的生死之战。

……

临安城的夜空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

赵禥盯着御案上 "皇城司" 的铜印,指尖在 "监察百官" 西字上敲出轻响。

案几角落堆着贾似道党羽的密信残片,最上面压着块带血的锦帕 。

那是从皇城司密探胸口取出的,上面用朱砂画着贾府通往天牢的密道图。

"陛下,文天祥大人求见。"

李玥递过暖手炉。

"他说查到贾玉明与内廷都知张让有书信往来。"

文天祥的素色锦袍沾满雨渍,袖中抖落出半卷火漆未干的密信:

"陛下请看,贾似道竟许诺给皇城司指挥使一职,换张让安插亲信进司衙。"

信纸上的龙涎香与霉味混杂,正是天牢特有的气息。

赵禥将密信凑近烛火,看着 "事成之后,江南盐引半数归卿" 的字句:

"张让以为朕不知道?上个月他往军器监送的劣质钢铁,足够铸三百口棺材。"

他抓起铜印重重按在空白告身纸上。

"传朕旨意:皇城司今日挂牌,首任指挥使 ,由朕亲自兼任!"

午时三刻。

皇城司衙门前的铜钲被敲响。

赵禥掀开轿帘时,正看见一颇有威严的男子正带着二十名锦衣校尉试图闯入。

为首一人腰悬玉带,正是贾似道的义子贾玉明。

"陛下?"

贾玉明惊得玉带滑落,腰间露出半张江南盐引。

"小的... 小的来为皇城司效力..."

"效力?"

赵禥冷笑,从李玥手中接过验身银簪,簪尖在贾玉明衣领内侧划过,立刻泛起青黑色 。

那是元军密信专用的隐写药水。

"你衣领里的 ' 效忠 ' 二字,是写给忽必烈的吧?"

在场之人,无不一惊!

“皇帝,怎么会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