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机巧天工

春雨淅淅沥沥。

赵禥盯着沙盘上干涸的护城河纹路,指尖在 "水源" 二字上敲出轻响。

三更的梆子声透过雨幕传来时,军械库方向突然爆出火光 。

不是敌情,是新造的灌溉木轮在测试中崩裂,飞溅的木屑差点砸中巡夜的伤兵。

"陛下,这己经是第七架了..."

李庭芝的铁手套蹭着湿漉漉的甲叶,铜锈混着雨水滴在沙盘边缘。

"工匠们说,传统水车在湍急水流中根本转不起来。"

赵禥捏碎案头的竹制水轮模型,碎屑落进砚台染成青黑。

他想起现代水利工程里的涡轮原理,可这古代只有木质结构。

除非...

"传旨,"

他突然起身,龙袍扫过满桌图纸。

"明日辰时,开城门放百姓进献机巧之物,有能改良水车者,赏银千两!"

……

辰时,

校场积着水洼,赵禥踩着碎木片走向献艺台。

角落里缩着个青布包头的女子,倒是与众不同。

她脚边放着三尺高的竹制模型,轮轴处缠着奇怪的螺旋叶片,引得几个老兵指指点点:

"瞧那打扮,莫不是个疯婆子?"

"你才疯婆子!"

女子突然掀开头布,露出一张沾着木屑的清秀脸庞。

"我这 ' 龙骨涡轮车 ',能在急流里转得比兔子还快!"

赵禥瞳孔骤缩 。

那螺旋叶片的角度,分明是现代水轮机的雏形!

他拨开人群走近,指尖触到模型边缘的黄铜轴承。

"你叫什么?这轴承哪来的?"

"小女子苏婉儿,"

她拍掉手上的竹屑。

"轴承是用废铜炉底敲的,陛下您看这轮叶..."

"陛下!"

范成大的官帽在雨幕中晃得像浮萍。

"市井女子懂什么机巧?莫要耽误了造正规水车..."

"正规水车?"

赵禥拿起模型,雨水顺着轮叶沟槽流下,形成细密的水帘。

"范大人是说,那七架崩裂的正规水车?" 他转向苏婉儿,"演示给他们看。"

未时的护城河边聚满了人。

苏婉儿跪在泥地里,将模型固定在临时搭建的木架上。

赵禥亲自舀起一桶急水倒下,螺旋叶片突然发出 "嗡嗡" 的转动声,比寻常水车快了三倍不止,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范成大的官靴。

"这... 这怎么可能?"

老御史的拐杖戳进泥里。

"叶片斜着装,反而借了水流的力?"

"老御史总算明白了。"

赵禥蹲下身,看着水流推动叶片的轨迹。

"这叫 ' 流体力学 ',水往低处流时,会推着叶片转。"

他想起大学物理课上的伯努利方程,在苏婉儿的模型里竟得到了完美体现。

苏婉儿眼睛一亮:

"陛下所言 ' 流体力学 '我不懂,小女子是看河水流过石头时想到的..."

"陛下万金之躯,岂能懂这些奇技淫巧!"

范成大抢步上前,官服下摆沾满泥浆。

"定是这女子用了妖法!"

"妖法?"

赵禥突然起身,将模型举过头顶。

"范大人是说,这能让百姓浇地、让伤兵喝水的东西是妖法?"

他转向围观的百姓,"你们说,这是妖法,还是神器?"

"神器!"

张屠户的吼声震得雨幕一颤。

"苏姑娘的车要是能打水,俺们就不用排队了!"

申时三刻。

临时行营内。

苏婉儿展开三尺长的牛皮图纸,上面用朱砂画着双层螺旋叶轮,轴承处标着 "铜锡合金,十二斤"。

范成大的手指戳着图纸角落的 "苏婉儿制" 西字。

"陛下,让女子参与军工,成何体统!"

"成何体统?"

赵禥将图纸拍在范成大面前。

"元军的回回炮可不管什么体统!去年冬天,是谁因为不懂机巧,让投石机砸死了三百个弟兄?"

李庭芝捧着模型,铁手套在铜轴承上

"陛下,这涡轮车若是量产,不仅能灌溉,还能带动军械库的风箱..."

"正是!"

赵禥指向苏婉儿图纸上的齿轮组。

"用涡轮车带动锻锤,打出来的铁器能更结实!"

他想起现代工厂的动力系统,这小小的水车,竟可能成为工业革命的雏形。

苏婉儿突然跪下。

"陛下,小女子还有个想法... 若是把轮叶改成铁皮,再加大轴承..."

"准!"

赵禥不等她说完便打断。

"王老五!拨给苏姑娘三百工匠,所有铜铁材料优先供应!"

范成大在椅子上,官帽滑落露出稀疏的头发。

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自己成了因循守旧的代表。

"陛下... 这要耗多少库银..."

"耗?"

赵禥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

"等元军破城,你的脑袋能换多少库银?"

他转向苏婉儿,"从今日起,你就是军器监承,专司机械改良。"

苏婉儿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和狂喜。

"小女子... 小女子谢陛下隆恩!"

……

戌时,

军器监灯火通明。

赵禥看着苏婉儿用竹尺丈量涡轮车的主轴,雨水顺着她鬓角滑落,滴在图纸上晕开墨痕。

"手稳些。"

他递过一块干布,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腕。

"谢陛下..."

苏婉儿慌忙接过,却把图纸卷了个角。

赵禥轻笑出声,拿起她画的齿轮啮合图。

"这里要加润滑油,用猪油和石灰混合。"

"润滑油?"

苏婉儿眼睛发亮,"陛下真是无所不知..."

"我只知道,"

赵禥放下图纸,看着她沾满墨汁的指尖。

"真正的神器,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像你这样的人,一笔一划画出来,一锤一锤打出来的。"

三日后,

第一架铁皮涡轮车在护城河试运转。

赵禥站在雨中,看着铁皮轮叶在急流中飞转,带动岸边的锻锤一下下砸在铁块上。

李玥抱着新做的皮围裙走来,青布褂子上绣着小巧的齿轮图案。

"陛下,苏姑娘说,这涡轮车还能带动纺车..."

"带动纺车,就能多做军服。"

赵禥接过围裙,上面还留着苏婉儿的体温。

"告诉她,做得好,朕给她建个 ' 天工阁 ',专门研究机巧。"

董忠捧着热酒走近,看着陛下眼中的光。

"陛下,苏姑娘真是神了,连范大人都闭嘴了..."

"不是她神,是我们以前太蠢。"

赵禥呷了口酒,望着军器监方向的火花。

"董忠,你说如果诸葛亮有这样的涡轮车,北伐会不会成功?"

董忠挠头:"奴才不知..."

"我知道。"

赵禥将酒碗递给董忠。

"有了这东西,不仅能打水,能锻铁,还能让大宋的百姓知道,只要肯琢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暮色渐浓时,赵禥在帅帐里展开苏婉儿新画的图纸。

那是一艘带螺旋桨的船,旁边标注着 "蒸汽动力,需烧煤"。

他想起现代的轮船,心脏狂跳起来。

或许,这乱世之中,真正的转机,就藏在这些被忽视的民间智慧里。

而他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握住这些火种,让它们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燃起燎原之火。

"陛下,苏副使求见,说涡轮车又改良了..."

董忠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让她进来。"

赵禥放下图纸,看着帐外的雨幕,嘴角扬起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