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个时代的陨落

大齐春秋 垂死的吉他手 8460 字 2025-07-08 17:38

在洛邑的城墙上,一位老者头戴王冠,其冕板位于头顶正上方,黑色,代表天子威严的象征,冕板垂下十二条旒,每条旒都缀满了黑色玉珠,随着老者的亦步亦趋摇曳着,华贵无比。

玉矶束发,确保冠冕稳固, 纚缨围绕头部,一条黄色的綖从冕板两侧垂下,万分庄严。

他,就是如今的周天子。他上身身着玄色衣袍(接近深蓝或黑),象征夜空,蕴含神秘与尊崇;下身为赤色裙裳,代表大地,体现稳重与热情。

衣裳上绘有黼黻等复杂纹样,象征仁德与公正。

白色鞋履,洁净高贵。

腰间佩挂玉器,彰显君子风度。

周天子,曾几何时,是天下至高无上的称呼,万民所敬仰;而如今,怕是只剩下这个称呼了。

如同“周天子”之名的落魄,如今的他,己经晚年迟暮,一脸凋零的神色,就这样站在洛邑的城墙上,向东望去。

那里,他的王子狐还在郑国质押着,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天子之子,却质押他国,己多年未见,此刻,他的内心是多么想见到自己的王子狐啊,他还想教导一下自己的接班人,要他励精图治,再续周天子的辉煌。

他己经遣使去郑国,要求王子狐回到周室,与自己再见上一面。

他转身向西边看去,那是周王室的故土,如今己经是秦国的,是自己亲封的。既然是自己封的,他秦国日后必定会效忠王室,不至于对周王室下手吧。

他也想起自己的儿时,在镐京的那段光阴。也突然发觉,一切都回不去了,再怎么努力都只会是枉然,回天乏力。

突然发觉,自己的一生未免太过精彩:少年时,被自己的父王所废,幸得外公申侯收留,郑国、卫国、虢国、秦人捧场,自己才得以坐位天子,迁都洛邑。

他一度非常相信和迷信血缘,但,最终伤他最深的,却是血缘最近的郑国一家人。

尤其是现如今的郑伯寤生,自己的麦子被抢,稻子被割,彻底地把原本就剩余不多的天子余威硬生生地扒拉个干净,最终落得个自己的儿子还要质押在他国。

他恨,与此同时,他也始终想不明白——怎么老祖宗留下来的祖制不灵了呢?

他也试图挣扎过,可朝中大夫总是说:祖宗规制不可变。

他能怎么办?如果把祖制给推翻了,那么天下诸侯还用得着尊自己为天子吗?

可是不推翻祖制,就这么下去,除了让风雨飘摇的周王室更加千疮百孔之外,还能怎样呢?

他为此挣扎了大半辈子,一切,皆是空。

如今,老年迟暮的他,只得释然了——交给后代吧。他实在是没有时间,也没有

郑国国内,周室的使者己经向郑伯禀明了一切:天子病危,望王子狐能够回到周室继承王位。

与周王室斗了多年的郑伯,在如此局势面前,也是怠慢不得的:他知道,此时,如果不把王子忽送回周室,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理由来讨伐自己,自己郑国的这块西战之地,便一天也不得安宁。

于是,郑伯不敢马虎,亲自带着军队护送王子狐向洛邑进发。

王子狐在郑国己经生活多年,思乡甚切,一听到自己的父王不久于人世,一下子气没倒过来,就也病倒了。

就这样,王子狐在郑伯的陪同下,带着大队伍颠簸地赶向洛邑。

郑伯恨不得马车能长出翅膀来,能够立刻、马上把王子送往洛邑,去继承天子之位。

即便没有翅膀,那么,王子狐也不能死在赶往洛邑的路上,至少死到洛邑城里,自己的罪过也许会小一点。

假若,王子狐没有活着到达洛邑,那么,整个郑国都会有灭顶之灾——所有的诸侯都不会轻易放过郑国。

回想起郑国不到百年的发展历程,是耍了多少阴谋诡计和出了多少无名之师才奠定的如今看似的大好局面,他郑伯比谁都清楚,郑国的基业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稳固,只要周边的诸侯抓到一点点契机,就绝对不会放过郑国的。

于是,郑伯命大部队全速前进,马车的速度也达到了极限。

极度颠簸之下,本就虚弱的王子狐终究是死在了颠簸的马车上,郑伯悔之晚矣,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放慢速度,拉着王子狐的尸体,前赴洛邑。

而此时,周天子己经崩逝,随即又传来王子狐死在赶来洛邑的路上,周室举国哀痛,天不可一日无主,在大夫的支持下,王孙姬林继承天子之位。

并为先周天子姬宜臼追了谥号——周平王。

治理有方曰平——处理政务时坚定而稳健,能够维持政策的一贯性和稳定性,显示出深思熟虑的能力。

克定祸乱曰平——成功的将周王室从镐京迁都洛邑,延续了周王朝的荣光。

处己得宜曰平——行为合乎道德规范,能够在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做到公平对待所有人。

心无适莫曰平——宽容大度的心境,没有过分的偏好与厌恶,能够广泛施恩,使民心得以安抚,社会关系和睦。

好正自克曰平——言行一致,自律严谨,能够自我克制,遵循正确的道路行事。

周平王的一生,符合“平”的谥号的行为,看似都做到了,但实则都是被逼无奈地局势下做的。他但凡有一点权力或者能力都不至于落得一个“平”的谥号。从落难王子到东周天子,再到死,“平”这个字,贯穿了他的一生,当然,也无不彰显出他这个落魄天子的无奈。好歹,“平”这个谥号还算是给了他这个作为天子的最起码的体面。

延续着对郑国的不满,新的周天子姬林首接在洛邑城外接回了王子狐的尸体,并且拒绝了郑伯寤生要进城为天子和王子奔丧的请求,严禁郑国的人进城,仇恨值彻底拉满。

垂头丧气的郑伯回到自己的郑国,他知道,他此次彻底玩儿脱了,暮然回首,他发现,郑国在他的带领下,数十年,竟然没有一个盟国伙伴,就连之前想与齐国联姻的计划,都被自己的儿子公子忽所搞砸。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为郑国的明日担忧起来。

郑国这么多年的扩张之下,周边的诸侯国几乎都被自己得罪了一个遍,如今,该继承大统的王子却死在自己手里,纵使这不是他郑伯想要的,天下的诸侯也必定把这笔帐算在郑国头上。

再加上周王室也肯定不会放过自己,郑国,这个显赫一时的诸侯国,曾经有多长脸,日后就必定有多现眼。

一切都被郑伯算中,新的天子,在即位不久就联合陈国、蔡国、卫国、虢国合成五国联军一起杀奔郑国边境。

周天子是为了自己王室的颜面,要彻底的教训一下郑国;

陈国、蔡国、卫国、虢国最大的想法是能跟着天子一起打个秋风——谁叫你郑国天天不老实,今天打这个,明天欺负那个的。

郑国不愧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国家,郑国军队,在郑伯的带领下,不首接跟天子对战,首接集中全部兵力冲杀卫国、虢国、陈国、蔡国的主力,这几个国家本来就是占便宜的,战斗意志根本不值一提,几番冲杀过后,完全乱了阵脚。

周天子也不甘示弱,看到阵势乱了,依旧站在战车上指挥全军。

此时,郑国的一个将军逮到了这个机会,暗中己经搭弓,准备射杀周天子。

与此同时,郑伯也看到了这一幕,赶紧阻拦:“不要。。。。。。”

话还没喊完,箭就射出去了,正中天子的左肩。

将军还要继续追击周天子,被郑伯拦下,呵斥道:“你怎么可以射杀天子?”

将军疑惑地回道:“整个联军都乱了,他周天子还在那边装模作样的指挥战斗,我一下忍不住,就射了。”

郑伯怒不可遏:“那你还要怎样?追上去,杀了天子?”

将军支支吾吾地说:“这。。。。。。这。。。。。。

郑国停止追杀,任凭周天子带着联军逃跑。

这一下,郑伯是彻底地慌了:射杀周天子,这罪名,天下诸侯哪个能担得起?

无奈的郑庄公,把号称智囊的祭仲叫来。

祭仲想了想,便自己替代郑伯去联军军营中向周天子道歉,并且犒劳联军。

周天子是真的想杀了祭仲去祭天,更想生吞活剥了郑伯,但是他确实是无能为力。

周天子再气,也得吞下去——实在是打不过啊。他本想用自己的地位和号召力,让风雨飘摇的周王室体面一次,不曾想,他的无知和冲动又一次地拉低了周天子在天下诸侯心里面的地位。如果说以前的周天子只是受点郑国的气,而他这个新天子,则是彻彻底底地在天下诸侯面前把周王室最后的一块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就这样,周天子的尊严底线,又一次刷新了天下诸侯的认知。

郑国,又一笔账被天下诸侯记下了。

此事完结,郑伯回到郑国,就一病不起——他确实怕了,他在为郑国的未来担心。

罢了,以后的事情,交给后人去处理吧,他这一辈子,该做的,不该做的,能做的,不能做的,全做了,如今也己经是老迈时光了,想那么多干嘛呢。

就这样,在周平王崩逝没多久,郑伯姬寤生也就跟着周平王的脚后跟去了,但愿他们叔侄俩在那边不会再有争斗了。(按辈分,郑伯姬寤生是周平王的叔叔。)

郑公子忽按照祖制顺利地继承了郑国的衣钵,追其父姬寤生谥号为庄公。

胜敌志强曰庄——英勇无畏,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战胜敌人的决心,他做到了。

好内远礼曰庄——治理国内政事时严明纪律,远离奢华与放纵,保持端庄稳重的态度,他做到了。

兵甲亟成曰庄——迅速集结军队,备战充分,拥有良好的军事组织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他做到了。

屡省刑杀曰庄——法律与刑罚谨慎小心,不会轻易施加酷刑,表现出仁慈宽厚的一面。他做到了。

敬事供神曰庄——这一点,他似乎做的不怎么样,他伤天子,质王子,杀兄弟,囚生母,对于他该敬的,似乎都没敬,如果非说他一辈子的敬仰,那么估计就是他自己了,他腹黑一生,诡计耍了一辈子,对亲人,对天子,对诸侯列国,他机关算尽,即便是日后的郑国局势,他也算得大差不差。

与此同时,齐国的齐公也在跟这个繁华的正在蒸蒸日上的国家做最后的告别,按照祖制,嫡长子公子诸儿顺利的继承了齐国的大统,成为新的一代齐公。

他并没有因为与自己妹妹小姜暗合沟通的污点而被废掉,如愿以偿地开始执掌齐国,并追自己的君父禄甫为齐僖公。

慈惠爱亲曰僖——对亲属充满慈悲与关爱,待人亲切温和,善于用爱心感化人心,增进家庭与社会的和睦。

恤孤念寡曰僖——对孤儿寡母等弱势群体给予特别关怀和帮助,拥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去谗远色曰僖——强调清廉简朴的生活态度,拒绝听信谗言,远离声色犬马,坚持朴素的作风,给国家树立良好榜样。

柔质受谏曰僖——愿意接受批评和建议,拥有谦逊的学习精神,重视教育与教化的作用,能够听取不同意见,从而促进个人和国家的进步。

纵观齐僖公的一生,基本上做到了“僖”这个谥号,齐国也正是在他在位的这个时期,开始了蒸蒸日上的局势。唯一不足的可能就是长子诸儿与小女儿的腌臜事务,以及两个女儿的不寻常的联姻,当然了,联姻总算还算是成功,卫、鲁两国都是自己的女婿之国,这福分,己经很难得了。

几乎在同一时段,死了一个周天子,两个诸侯,这三个男人,几乎是完全可以左右那个时代的男人,就如此的落幕了。

而与此同时,其他的诸侯国——秦国在开疆拓土,晋国、宋国、楚国等都在进行着宗室之间的血腥角逐。

新的华夏局面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