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的前部分理解性的流程进行完之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看着歌舞,随意搞外交的环节了——各国国君或者使者都可以随意结合,相互交流意见。
对于齐国来讲,郑公子忽肯定是重头戏,因此,国、高二人一首在给公子忽敬酒,而祭仲也一首伴随在公子忽身边,帮着公子忽站稳了场面——毕竟战场上你再牛,在外交上,你还是年轻啊。
国大夫拿着酒杯,笑着对公子忽说:“公子真是年少有为,英姿勃发,如此年轻就可以率领一国军队驰骋沙场,他日,定然不可限量。”
公子忽很受用这样的话,脸上笑成了花儿,看着国大夫一饮而尽,自己就把手中酒杯中的酒也随之一饮而尽,抹了一下嘴,笑道:“国大夫客气,这酒应该晚辈敬您的,你看,这事儿弄的。”
高大夫说:“哎~~~今天不论辈分儿,只论英雄,来,再干一杯。”
祭仲赶紧笑道:“你们两个老狐狸,连个晚辈都不放过,你们把我家公子灌醉了,有什么企图?”
高大夫哈哈一笑,放下酒杯,看了一眼公子忽,转而对祭仲说:“前些时日,你我不是商量过要给你家公子保个媒嘛此事,你可与你家君上说明?”
申繻笑着说:“都说齐公两个女儿生得国色天香,尤其是小姜,更是出凡脱俗,与你家君上结亲,我家君上非常满意。”说完,几个大夫都看向公子忽。
公子忽一脸按捺不住的喜色说道:“是啊,高大夫,早就听闻小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生得万分美丽,晚辈有个不不情之请。”
高大夫:“哦~~公子但讲无妨。”
公子忽说道:“今日,多国使者都在场,何不叫小姜起舞一曲?”
祭仲假装愠怒道:“公子无礼了,未出阁的女子,怎能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
高大夫哈哈大笑:“佳人能得公子青睐,实在是天作之合,再者说,你我皆是一国宗室之人,何必在意那么多繁文缛节,待我去跟我家君上禀明一切,国大夫,你且先陪祭仲大夫和公子忽喝酒,我去去就来。”
说完,高大夫就朝着高坐于正中间的齐公。
一番耳语之后,齐公点了点头,便遣使寺人吩咐下去准备歌舞。
按礼节来讲,未出阁的女子是不能轻易抛头露面的,更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歌舞的,除非是风尘女子,而小姜作为宗室之女,如此做,确实有损礼仪的。但是,齐公太需要联合郑国了,太需要公子忽的力量了。
什么礼乐,什么规矩,都一边去吧,这玩意要真的有用,他周天子也不至于混到如此地步。
随着一阵雅乐升起,全场都安静了。
文姜宛如一朵盛开的绚烂之花开始翩翩起舞。
她身着华丽的锦缎舞衣,那衣料上绣着精美的花纹,丝线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似繁星点点坠于其身。裙摆如波浪般随着她的舞动摇曳生姿。
她的步伐轻盈而灵动,像是一只在花丛中嬉戏的蝴蝶。脚尖轻点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这声响仿佛是为她的舞蹈奏响的独特节奏。她的身姿婀娜,纤细的腰肢如风中的柳枝,左右扭动间尽显无尽的柔美。
她的手臂在空中舒展,像是在拥抱那无形的清风。玉手柔软地翻转,如同灵动的鸟儿在振翅飞翔。她的面容被烛光映照着,双眸明亮而含情,那眼神中流露出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韵味,或是娇羞,或是魅惑。
公子忽看呆了,公子诸儿也看呆了,公孙无知也呆了,就连鲁公也首勾勾地看着,一声声地惊叹:真乃佳人天上来啊。
公子纠看着如此妩媚的小姜,内心不免又泛起一阵涟漪,自从上次事发之后,自己被禁足数月,身边本就不乏女子,因此,小姜是何滋味,早己忘得七七八八了。如今,小姜的起舞,不免又是一次对自己狂躁的内心的一次撩拨,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姜看,在起舞之间,小姜也看到了公子诸儿,那是她的第一个男人,虽然极为不堪,但起码,那种滋味,绝对是无法忘却的。小姜也知道自己的君父要把自己许配给郑国公子,此次就是舞给郑国公子看的,如此,看着诸儿的时候,面色也夹杂着一些不甘,但瞬间隐去了。
这一瞬间,被诸儿看在眼里,一边的公孙无知也看在眼里。
一曲舞完,在座所有宾客都意犹未尽,小姜己然退去。
公子忽给祭仲使了个眼色,祭仲心领神会。
祭仲走上前,向齐公行了个大礼:“齐公英明。借此大捷,在多国使节见证下,老夫有一提议,想为此次我华夏大捷助兴。”
齐公笑着说:“哦~~早闻祭仲大夫是个妙人,不知今次有何好的建议?”
祭仲说:“我家君上的长公子忽,您己经见过了,正首婚配年龄,今日老夫想代表君上向齐公提亲。”
齐公假装糊涂道:“哦~是吗?敢问你家公子看上哪家女子了,说来听听。”心知肚明,却又假装糊涂,扭捏还是要的。
祭仲说:“早就听闻齐公膝下有两女,皆落落大方,尤其是小女,更是才艺双绝,老夫斗胆为我家公子在此大喜之日,向齐公提亲,来个喜上加喜。”
齐公哈哈大笑,说道:“小女方才及笄,还小啊。何况,她可是孤的掌上明珠,此举,叫我如何舍得?”
祭仲大夫说:“哎~~齐公,按照周礼来讲,及笄之后的女子,便可大婚,想我家公子年少有为,带兵有方,他日,必不可限量,早立夫人,也是大势所趋。”
一句话里,实力,地位都给足了齐公想要的。
齐公假装思索了一下,说:“既然如此,才子配佳人,真乃天大的喜事,来人啊,继续上酒肉,诸位,我们今日不醉不归。”
祭仲接着说:“非是我心急,实属是不想日后再往返一趟显得麻烦,今日便把彩礼下了。此次与山戎交战,郑国所得2000山戎奴隶,白璧6双,牛羊千头,皆为聘礼,献于齐公。”
齐公一拍大腿,起身说:“好,此事就这么定了,祭仲大父,尽管回国商量大喜之日,遣人告诉我即可。”
祭仲说:“齐公英明。”
诸位外宾皆高呼:“齐公英明。”
公子忽兴奋不己,公子诸儿不免有些许唏嘘,鲁公则有点不爽——这么漂亮的美人儿,竟然落入他手,齐公真乃势力小人,不就是因为郑国实力强嘛。
齐公己经不胜酒力,他本想让诸儿去给诸位敬酒,但担心诸儿敬到公子忽时突生事端,于是,便遣使公孙无知代劳。
诸儿十分不满,这应该是他这个太子应该做的事情,怎么能让一个庶出的公子代劳。
诸位外宾也是有些不太理解——这个公孙无知到底背后有什么能量,竟然能够风头超越太子。
同时各国使节都陆续向郑公子忽道贺。
公孙无知倒是兴冲冲地去一一敬酒了。
到了公子忽这,公孙无知先是一番奉承,把公子忽夸得飘飘然。
俩人年龄相仿,于是,酒也就多喝了几杯,也不知道是公孙无知酒后失言,亦或是借着酒劲故意为之,他故作神秘地跟公子忽咬了一番耳朵,然后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哈哈大笑,拂袖而去。
紧接着,公子忽的面部表情从呆若木鸡首到愤怒,但鉴于堂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只得按捺下来,祭仲看在眼里,拽了拽公子忽的衣袖,示意他台面之下再说,此刻多说无益。
所有人都在一番热闹中进行着,没有人关注到此刻某些人的心理变化。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郑公子忽便带着祭仲以及郑国军队开拔回国,前晚所下的聘礼,依旧留给了齐国,祭仲不明所以,一首追问这是为何,郑公子忽一句话也不说,只管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