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获曹操书信后,遂招来鲁肃、周瑜等人,问道:“曹操欲与吾等联手共击荆襄,事成平分其地,诸位意下如何?可答应否?”
鲁肃拱手而言:“主公,曹操此人谲诈多端,虽言平分,然其势大,恐事后背约。且孙刘联盟在先,毁约出师无名,于道义有亏。
但荆州之地,关乎我东吴兴衰,若能谋得,亦是良机。
依臣之见,答应曹操之事,需从长计议,先观其动静,再做定夺,切不可贸然行事。”
周瑜抱臂沉思片刻,拱手道:“主公,曹操势大,向来不容小觑。今邀我等共击荆襄,平分其地,看似有利可图,实则暗藏玄机。
若与曹贼联手,虽或能得荆州,然难免引狼入室,日后恐为其所制。
但荆州乃战略要地,我东吴觊觎己久,若就此错过,实是可惜。
依末将之见,可佯作应承,暗中筹备兵马,待曹刘相争两败俱伤之际,我等再出兵,坐收渔利,如此方为上策。”
张昭上前一步,躬身说道:“主公,曹操之议,臣以为可行。
如今曹操势强,与其为敌恐多生祸端。
此番联手攻取荆襄,我东吴可得实惠。
况且荆州富庶,若能分得,于我东吴国力大有裨益。
至于曹操是否背约,可于盟约中详加约束。
当下局势,与曹操合作实乃顺势而为,还望主公明断。”
其余众人亦纷纷点头称是,附和赞同与曹操联手之策。
鲁肃看向张昭,朗声道:“子布先生此言差矣!曹操生性多疑且野心勃勃,一纸盟约岂会真正束缚于他?昔日他与袁绍会盟,后又如何?不过背盟相攻。
今邀我等共取荆襄,实欲借我东吴之力削弱刘备,待事成之后,曹贼必起歹心,我东吴恐成俎上鱼肉。
再者,孙刘联盟维系至今,虽有龃龉,但唇亡齿寒之理不可不察。贸然毁盟与曹贼合作,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东吴?此乃失信之举,万不可行!”
周瑜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子布所言,确有几分道理。曹操相邀,看似天赐良机。然曹贼为人,我等皆知,不得不防。”
他顿了顿,接着道:“依我之见,可佯装答应曹操。表面上与其联手,暗中却另有打算。
待战事毕,断不可真与曹操平分荆州之地。
我东吴费了诸多心力,岂能让曹操轻易分一杯羹?如此,既能利用曹操之力削弱刘备,又可寻机独吞荆州,壮大我东吴基业。”
孙权略作思忖,当即便采纳了周瑜之策,吩咐道:“公瑾,便依你所言。你且在江陵设法牵制魏延与赵云。”
言罢,又转头对身旁侍从道:“速派人送书信与曹操,告知他,只管放心攻打襄阳便是。”
曹操得孙权回信,展阅后,目光扫向麾下众人,开口问道:“这江东孙权小子,信中所言,诸位以为,能否信之?其中可有破绽?”
程昱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孙权此信,似有诚意。
然孙权为人,一向狡黠多端,不可不防。
他虽言愿同主公共击荆襄,可难保其不会暗中算计。
如今孙刘联盟虽有间隙,但也绝非轻易可破。
孙权或许是想借主公之力,先削弱刘备,待刘备势弱,他便好从中取利。
依臣之见,对孙权之承诺,不可全信,我军当做好万全准备,既要防备刘备,亦不可对孙权掉以轻心。”
司马懿说道:“主公,孙权此信,不可轻信。
江东孙氏据有江东己久,根基稳固,孙权绝非泛泛之辈,岂会轻易与我等平分荆州?
他此番应诺,想必心怀鬼胎。
或欲待我军与刘备厮杀正酣,损耗兵力之时,再出手坐收渔利。
然我军欲取襄阳,又需借东吴之力牵制刘备别处兵马。
依懿之见,可佯装相信孙权,暗中却严密戒备其动向,同时加快攻打襄阳部署,速战速决,方为上策。”
刘晔向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若我军与东吴彼此猜忌,相互提防,这荆州之战怕是难有进展。
孙权心思难测,我等疑虑重重,如此一来,行事必缚手缚脚。
依臣看,此番攻荆州,必须得有后手准备。
即便与东吴联手,也当谋划周全,以防变数。
若东吴生异心,我军也能应对自如,不至于功亏一篑。”
司马懿躬身进言:“主公,依懿之见,可于寿春增屯兵马,令张辽统军在此,形成威慑之势。
同时,着新野徐晃全力攻打襄阳。一旦襄阳城破,东吴见此情形,必使周瑜进攻武陵与桂阳。
待刘备兵败,再命张辽自合肥出兵,届时东吴定会将兵马汇聚于合肥方向,如此荆州此处兵力势必削减,我军便可一鼓作气,尽取荆州之地。”
曹操闻罢,眼中精芒一闪,当机立断道:“仲达此计甚妙,正合吾意!”
旋即,他发布军令:“速调粮草辎重,着张辽速往寿春,增屯兵马,以成威慑。令徐晃全力攻打襄阳,不得有误!各路兵马,依计行事,务必准备周全,不得懈怠!”
帐下众将得令,齐声应诺,各自领命而去,一时间,营中兵马调动,粮草筹措,忙而有序。
庞统身处襄阳,闻知东吴与曹操异动,当即思谋应对。
他唤来诸将,道:“曹贼与东吴有所动作,我等须早做打算。传我将令,加固城防,多备滚石檑木、箭矢火药。令巡防士卒日夜严守,不可有丝毫懈怠。
再遣细作,密切探查曹贼与东吴兵马动向,一有消息,即刻来报。
同时,着人快马前往武陵、桂阳,告知魏将军、赵将军,小心东吴周瑜突袭。”
众将领命,各自依言而去。
吕蒙领军自豫章悄然出兵,突袭长沙。长沙守将糜芳未料此袭,仓促应战,局势危急,城防几近失守。
幸得赵云闻讯,星夜驰援,率部杀退吕蒙,解了长沙之围。
庐江这边,韩当紧紧盯着张辽,丝毫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