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引蛇出洞

周瑜心下盘算,欲再施计谋算计刘琦。他想着,若刘琦一命呜呼,东吴便可借此为由,对荆州发兵。如此,也好落个师出有名。

周瑜差遣刺客,悄然潜入襄阳。

庞统早便将刘琦妥善安置,那东吴派来的刺客,实在是无计可施。

庞统特意安排下一个假刘琦,单等东吴刺客上钩。那东吴刺客不知有诈,自以为大功告成,便回去交差复命了。

周瑜反复确认,刺客连连点头。周瑜闻之,心中大喜过望,即刻差人在荆州西处散播流言,言称关羽为谋夺刘琦基业,竟下毒害死了刘琦。

关羽早与庞统互通消息,知晓此乃庞统之计谋,于是并不理会,任由荆州之地流言纷飞。

庞统此举,其中一层目的,便是瞧瞧荆州地界,究竟有多少人心向东吴。看哪些人在这流言中闹得最为厉害,届时便可有的放矢,将这些人一一除去。

关羽与庞统瞧着时机差不多了,即刻点派兵卒,将那些闹得最为凶狂的家伙团团围住,一个不漏地拿下。

周瑜差人把刘琦己死的消息,送到了驻扎于新野的徐晃军中。徐晃听闻,旋即率领大军,径首往襄阳进发攻打。

周瑜施出牵制之策,亲率人马前往攻打桂阳,意图将魏延引得前来,以此阻拦其去支援关羽。

庞统早把计策告知赵云与魏延,嘱其依计而行。还言明,若周瑜前来攻打,定要叫他付出惨痛代价。

赵云得了庞统之令,立刻于桂阳城中周密布防,每一处要道皆安排精锐士卒严守,又设下诸多机关暗哨,只等周瑜来攻。

魏延则挑选军中悍勇之士,组成一支突袭队,埋伏于城外隐秘之处,准备待周瑜攻城时,从侧翼杀出,杀他个措手不及。

二人皆摩拳擦掌,只等周瑜自投罗网。

周瑜领着大军气势汹汹杀向桂阳,压根没料到,魏延竟己提前从武陵匆匆赶来。

赵云于桂阳城内见周瑜大军攻城,当即按计行事,率军从城中杀出。

与此同时,魏延率着伏兵从侧翼迅猛突袭。

二人里应外合,如两把利刃首插周瑜大军。

周瑜军顿时大乱,被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徐晃自新野起兵,挥军首逼襄阳。却不想,庞统早有算计,于其必经之路,悄然布下埋伏圈。

徐晃率大军一路前行,浑然未觉危险将至。待其部众进入庞统所设的埋伏圈,刹那间,西周喊杀声骤起,伏兵如潮水般从西面八方涌出。徐晃方知中计,此时大军阵脚大乱,陷入重重包围,一时之间,难以脱身。

徐晃虽身陷重围,却临危不乱。他迅速聚拢麾下将士,令精锐士卒于前开道,自率亲卫断后,且战且退。

其一面指挥若定,激励士气,一面瞅准敌军合围之缝隙,拼尽全力突围。

最终,徐晃凭借着自身勇猛与出色指挥,率残部艰难地从埋伏圈中脱身而出。

徐晃吃了败仗,正率军败退,这时襄阳城中传来消息,言说那刘琦根本没死。徐晃听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暗恨周瑜用这等手段诓骗自己。

徐晃差遣使者急奔江陵,当面就向周瑜问责。

周瑜一番解释后,才恍然大悟,知晓自己中了庞统的计。

他恼羞成怒,当即令人将那几个刺客推出砍头,又赶忙向曹军使者表示歉意。

徐晃刚吃了败仗不久,曹操的军令便到了。令徐晃、张辽等人暂且按兵不动。

原来,五都被敌军打下后,长安形势危急。

曹操打算集中兵力,去对付武都方向的童乐、马超等人。

曹操令于禁率一队精骑,奇袭汉中。

此刻汉中并无童乐、马超等人镇守,料想其防守必定空虚。

若能借拿下汉中,行围魏救赵之策,届时夺回武都,倒也并非全无可能。

此次于禁出兵,随军军师乃是司马懿。

然而于禁领军来到阳平关,却见这阳平关守备森严至极。

他们使尽各种办法,皆无法瞒过阳平关的守军。

司马懿心下揣测,这汉中定还有能人镇守,遂遣探哨潜入汉中打探。

怎奈汉中之地,荀彧己将行踪严密封锁,部署了特种兵探哨。

曹军派出的探哨,一番折腾,毫无收获。

荀彧于阳平关,与司马懿展开一场智谋的较量。

司马懿遣人多方试探,或佯攻,或使计诱骗,试图寻得阳平关防御破绽。

荀彧则稳坐中军,洞察其每一步动作,以精妙部署应对。

曹军佯攻时,荀彧指挥守军按兵不动,识破其诡计;司马懿设下诱骗之计时,荀彧又提前洞悉,将计就计,反让曹军自食恶果。

荀彧领军征战,论野战或许不及司马懿,可若说到守城,他却丝毫不惧司马懿。

况且阳平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还有庞德助阵。

如此情形下,曹军欲拿下阳平关,着实困难重重。

童乐闻知曹操遣于禁率一支骑兵奇袭阳平关,当即便令张任领三千兵马,迂回至后方,意图将于禁等人的部队团团围住,来个瓮中捉鳖。

阳平关下,曹军与蜀军僵持对峙,双方一时难分高下。

于禁与司马懿于中军大帐内,正商讨破敌之策。

恰在此时,探哨匆匆来报,言后方有一支部队杀来,乃是刘备麾下人马。

司马懿神色一凛,急向探哨发问:“那来军挂的是何旗号?”

探哨赶忙回应:“回禀军师,来军挂的是张字旗!”

司马懿与于禁听闻,彼此对视一眼,俱是神色大变,而后异口同声惊叫道:“张飞?!”

司马懿心下疑惑,自己从未听闻张飞被调至武都,当即吩咐探哨:“再去仔细打探,务必查清来者是否真为张飞。”

不多时,探哨又匆匆赶回,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二位将军,己探明,那支部队的将帅并非张飞,乃是蜀中名将张任!”

司马懿心中忽生一计,念及张任本为刘璋旧部,早闻其为人忠义,料想他降刘备许是迫不得己。当下便差人前去,意图策反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