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曹植为扬州兵马进驻庐江之事,辗转传至童乐耳中。
童乐正于营帐中与诸将议事,闻此消息,面色微变。
麾下一员将领赶忙出列,拱手进言:“将军,曹魏兵马既入庐江,恐不日将与东吴合兵来援。我军若不速战速决,待其联军杀到,两面受敌,形势堪忧,恐难抵挡。依末将之见,当趁其联军未合,即刻全力攻打江夏,一举破城,方为上策。”
另一将领亦附和道:“将军,此议可行。我军连日攻城,己令敌军疲惫,此时若倾巢而出,以雷霆之势进击,或能在曹吴联军赶到之前,拿下江夏。否则,待彼合兵,兵力大增,我军处境将极为艰难。”
童乐眉头紧锁,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诸君所言,虽有道理,然亦不可鲁莽行事。江夏城池坚固,东吴守军拼死抵抗,我军连日攻城,亦有损耗。若贸然全力进攻,万一未能破城,而曹吴联军又至,我军将陷入绝境。”
又有一将说道:“将军,时不我待。若错失此机,待联军形成合围之势,我军想全身而退,恐非易事。”
童乐目光扫过众人,神色凝重道:“容我再思。我军不可盲目冲动,亦不能坐以待毙。一面加紧攻城,佯作全力进攻之势,迷惑敌军;一面遣细作密切关注曹吴联军动向,待探明虚实,再做决断,切不可因一时心急,而误了大事。”
童乐心意既定,当即唤来数名精干探马,神色凝重吩咐道:“速往庐江方向,探听曹孙联军虚实。需将其兵力部署、行军动向、粮草辎重所在,乃至将领调度,事无巨细,一一探明,不得有误。若稍有差池,军法处置!”
众探马齐声应诺,飞身上马,扬尘而去。
童乐深知,曹孙联军动向关乎战局成败,一刻也不敢懈怠。一面令军中加紧佯攻江夏,以迷惑东吴守军;一面焦急等待探马消息。
营中诸将,皆翘首以盼。
不多时,便有探马快马回报:“将军,曹孙联军正于庐江整合兵马,似在商讨作战方略,尚未启程。”
童乐闻之,微微点头,又问:“可探得具体兵力几何?领军将领何人?”
探马回禀:“兵力尚在详查,领军将领暂知有东吴陆逊与曹魏将领夏侯楙。”
童乐挥手令探马再探,心中暗自思忖,联军未动,正是时机。
遂一面严令攻城部队持续施压,一面静候探马更确切消息,以便谋划应对之策,力求在曹孙联军赶来前,占据先机。
夏侯楙闻知陆逊与童乐对阵,屡战屡败,前番竟还遭童乐斩去一臂,心中顿生鄙夷。
他撇嘴冷笑,对左右道:“世人皆传陆逊之名,何等响亮,不想竟是如此草包之辈。与那童乐对阵,竟一胜难求,还丢了一臂,真乃笑煞我也。想那陆逊,徒有虚名,何足惧哉!”
左右之人,见夏侯楙如此轻蔑,皆唯唯诺诺。
夏侯楙自恃身份,又添几分不屑,继续道:“我观陆逊,不过浪得虚名而己。若我领军,定叫那童乐有来无回,岂会似他这般窝囊。”
言罢,昂首挺胸,满脸的骄狂之色,似己将童乐视作囊中之物,却不知轻敌之态尽显,为日后战事,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