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过自已的领地,周原心情大好。
他也着实有高兴的理由——无论是谁,若是得了这么大一份的家产,当然应该开怀大笑!
前世的他虽因工作性质的原因,对钱财没有太多的感觉,但也有过考虑自已余生的安排,却没想到自已现在平白的被这么一份大礼砸中,还能直接开启混吃等死的人生最高境界,当真是睡觉都会笑醒。
杨邦武向来有早起的习惯,这会儿已经在庄子周围察看了一圈,周原便拉他一起用饭。
富家公子的早餐当然不是普通人家能比,不过也没有周原想象中的豪华。
小米粥、麻油拌时蔬、酥饼、白水鸡蛋,因要招待杨邦武,厨房还特意准备了烟熏牛肉和米酒。
周原都尝了尝,除去酱料及盐味外,大约也只剩下食材本身的味道,毕竟这年头也是条件有限。
米酒是庄上自酿,以周原的经验,最高也只有十多度的模样,在周原感觉有些甜得过头,不过杨邦武倒是喝得满意,周原问过他才知道,这时代的酒应该都是这个度数左右。也难怪世人都号称百杯、千杯不醉的。
杨邦武人生数十年里走南闯北,就算这几年在青溪县衙门里安顿下来,不过他性格豪爽,江湖上朋友也多,论见识在当世当真算得上少有的广阔,而且他平日里接触的多是三教九流之辈,所经历的更是周原这等贵公子所不知道的复杂,以前的周公子或许还对这些暗中嗤之以鼻,但现在却是听得入神。
周原陪在杨邦武旁边,偶尔浅浅的抿一口,只连连给杨邦武斟酒,间或还一记恰到好处的马屁轻轻送上,让杨邦武越说越起劲,越说越觉得这小子让他顺眼、对他脾胃,唾沫横飞,神采飞扬之间,只觉得爽快之极。
一席酒差不多喝了一个时辰,直到渡口处警戒的护院回来禀报,说对岸依稀有十几个骑马的汉子在打望,似乎不怀好意。
周原当然知道那伙山贼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不过也没料到能来得这么快。
周原哈哈大笑,只让护院加强戒备,让管家先将庄上的佃户和府上的众人都集中到庄上的晒谷场来。
杨邦武还有些意犹未尽,他的本意是将周原送到庄上后就抽身而走,不过今天这顿酒喝得爽快,看周原也顺眼得多,而且这小子刚才把他夸得心花怒放,这会儿倒有些不好意思提出辞行抹嘴就走,心想不管怎么说总得帮周原把眼前这关撑过去再说不是?便开口说先去看看庄上护院的情况。
周原当然能猜到他的想法,他也不会说破,只笑着让他先去指点指点,自已先去准备准备。
换了一身精干的短打,到晒谷场时,周原见到杨邦武正拿着把弓箭对陈宜道:“这弓可不行,太软,伤不了人,只能射个鸟兔……”
见陈宜未再将甲穿上,周原也是开口笑他:
怎么不穿那甲了?那多威风啊!
陈宜对他一呲牙:重死了!热死了!要穿你去穿去!鬼穿那玩意儿!
周原哈哈大笑,转头对杨邦武道:“这玩意儿本来就是打猎用用的,杨叔箭术可好?”
杨邦武谦虚的笑道:“也就勉强还能过得去。”脸上却是有些自得的傲然。
周原点头道:“那必定是极好的,周安!”周原招手叫过书童,吩咐道:“你去将书房墙上的那把弓取来,箭羽也一并取来。”
又对杨邦武道:“杨叔能用弓那是再好不过。从今天起,庄子上怕是就不会太平,河对面已经有人过来了?确定是白虎寨他们那一伙?”
杨邦武点头道:“我刚和你府上周管家等人去看过,的确是朱雷的那群。二十来个,好些人还都骑着马,怕是不会轻易就走。”
周原嘿嘿笑道:“那就等他们来,在这里,还能由得他们嚣张不成?”
等周安将弓箭取来,入手细看下,只见弓身遍刷青漆,以他的眼力只能大略看出此弓该是以极品牛角及上佳良木反曲而成,整弓曲张有度,沉重而有力,虽存放七八年而未有丝毫变形,做工更是处处透着精良。
周原让王威将弓弦上好,小心的试了试——只感觉这弓好强劲的弓力!
他奋尽全力之下只拉得了小半,看来两膀子没有两三百斤的力气,休想使唤得开。
周原将弓箭双手奉与杨邦武,笑着道:“家父在世时,曾得十三叔赠得此良弓,后再由家父传与小子。可惜小子不是那块料,将如此利器埋没,今日赠与杨叔,可谓良弓遇将才,杨叔万不可推脱。”
杨邦武见到此弓模样,就有些惊奇,待将弓接到手中,细看弓胎铭文处,果然见得其上的‘威烈’等字,惊声道:
“果真是‘威烈弓’!”
杨邦武心下更是震动不已。
压下心中激荡,杨邦武试拉了两把,又取了一支普通的箭枝对着旁边十余步处的木桩凝神屏息全力张弓试射一箭。
强劲的弓力反弹下,羽箭如闪电般贯木而入,箭尾羽翼蓬然中如白雪暴散,‘咄’然的入木之声传来,直震得人心神惊颤。
周原与陈宜走近看时,见那箭羽入木达半尺之深,都暗暗咂舌,对杨邦武更是佩服不已。
按着有些使力过度的臂膀,杨邦武摇头道:“此弓于我,仍旧是埋没了。老实说我也最多连射得三箭便会力竭,”
周原嘿嘿笑道:“那比在我们手里强多了,我是连拉开都勉强得很,我们庄上也没人使唤得了,与杨叔甚是合意。”
杨邦武严肃的道:“这把弓太贵重了!我实在是受之有愧,何况它的真正来历,别说是你,就算是你父亲及你十三叔恐怕也是不清楚的……”
见周原一脸等着自已解惑的表情,杨邦武也笑着解释道:
“我在西北边军多年,曾与府州的折氏子弟打过一些交道,府州折氏历来为我大宋藩屏,自是英雄辈出,但这数十年间,折氏最敬服者便是章氏两公,二十多年前折氏为章秦公(即章楶)七十大寿,送上‘威远弓’为贺礼,秦公故去后,为贺章申公(即章惇)七十大寿,又特意制作了这把‘威烈弓’为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