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虞允文

大军安顿下来后,赵康派人前往大牢,将无辜人员释放。后面几日,赵康都在安排城防和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好在有部分牢中放出官员的协助,隆德府的生活才开始渐渐恢复正常。

这日赵康正在府衙的后堂休息,一名士卒匆匆来报,称有人请求相见。

赵康心中好奇。

他步出营帐,见一名青年站在营外,衣衫稍显破旧,但神态从容自信。赵康生出一丝诧异,不知此人是谁。那青年见赵康出来,立刻上前行礼,恭敬道:“康王殿下,在下虞允文,特来拜谢。”

据这名青年人自述,他此次来山西探望舅舅,也就是隆德府太守虞忠信。然而,一到隆德府便遭遇了兵乱,使得他与舅舅天人永隔,自己也被金人抓捕,打入大牢。幸亏赵康击败金人,才使他得救。

赵康叹息了一声。

虞允文继续说:“其实金人此次南侵早有预兆,可惜我人微言轻,无法说服舅舅早做准备。”

赵康好奇的问道:“金人有何征兆?”

虞允文请赵康回到房屋中上座。然后,他也跟着坐下道:“其实金人的南侵计划从张觉一事就己开始。”

张觉叛逃是北宋时期的一起重要事件。

张觉是平州义丰(今河北省滦州市)人。他早年考中进士,在辽朝官至辽兴军节度副使。然而,随着金国的崛起和辽国的衰落,张觉选择了叛辽降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亲征辽帝时,升平州为南京,任命张觉为留守。其后,张觉在金宋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最终叛金归宋,这成为张觉事件的开端。在归宋后,张觉被北宋任命为泰宁军节度使,世袭平州。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金太宗的极大不满,金太宗出兵平叛,攻下平州,张觉逃入燕京。面对金国的压力,北宋官员王安中最初试图隐瞒事实,甚至找人替代张觉以蒙混过关,但未能成功。最终,北宋在金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被迫处死了张觉,并将其首级送还给金国。

虞允文继续说道:“大家都认为至此张觉事件就己结束。然而这恰恰只是开始,从得知张觉叛逃时,金国就己做好出兵准备。索要张觉是手段而非目的,是金国的外交手段和战争谋略,后来一系列的外交施压、谍报战、攻心战以及战略布局使得金国取得不少优势,让我朝与从辽金投奔的降将心生嫌隙。大家都以为金国只是莽夫,其实大错特错,其军事策略和军事制度远在周边诸国之上。”

赵康听得连连赞叹,这些观点都是以前读书时学校老师说过的论点。但那是千年之后的智慧。他没想到虞允文年纪轻轻,居然对时局有这么深刻的见解。

赵康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人肃然起敬,他让士卒准备些酒菜邀请虞允文一同吃晚饭,席间他端起酒杯对虞允文道:“小友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虞允文一饮而尽,潇洒道:“多谢殿下能听在下的泛泛之谈。”

两人相对而坐,刚开始还有些局促,几杯黄酒下肚,推杯换盏间,两人都开始打开话匣子畅谈古今。

世间难得一知己,酒逢知己千杯少。

赵康脸色微红,两人正巧开始谈论三国英雄,说道尽兴处,赵康感叹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虞允文听完赵康的临江仙,感慨道:“殿下此词慷慨悲壮,听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意境深远而辽阔,令在下佩服。”

赵康脸色一红,正想解释。府门外传来一阵喧闹之声,约莫听到青天大老爷为我做主啊的喊声。

赵康与虞允文面带好奇之色,来到前厅查看情况。只见府门外跪着一对男女,士卒正在劝明天白天再来。那男子却道:“明天就怕来不及了。”

赵康和虞允文闻言便走过去询问详情。

原来这名男子叫王铁,是隆德府附近乡下的村民,自幼父母双亡,生活无依无靠。王铁长大后。附近村的一祝姓老汉,见王铁日渐,人也乖巧,于是将他招入家中当了养老女婿。入赘后的王铁被岳父每日压榨做活。终于有一天,王铁实在忍受不了岳父的虐待,远走他乡。他来到一个南方一个官员家中,卖身为仆。由于他勤奋努力,深得主人赞赏。几年后,主人见他与妻子分离多年,心生怜悯,便赏赐他五十两银子,让他回家置办产业。妻子见虎背熊腰的丈夫带着沉甸甸的银两而归,便向父母炫耀,其父一听,一改过去非打即骂行径,连日准备丰盛的酒席,款待女婿。前几天,正值女婿酒至半酣时,忽听丈人说:“你这些年外出谋生,挣下这些钱财实属不易。你妻子年轻,这么多钱不能让她保管,不如让我替你保管吧!”女婿点头,当场让妻子将钱点交清楚交给了岳父。次日,王铁酒醒后,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妥,于是找岳父索回银子。然而,岳父却反诬王铁讹诈,将他夫妇赶出家门。王铁夫妇没有办法,只好跑来府衙告状。

赵康听完头大,心想:这案子有点难办,王铁把现银给了岳父,只要这个岳父不承认,真是有点说不清。

赵康看了看虞允文,见他正在沉思。片刻后,虞允文一拍脑袋,然后在赵康边耳语片刻,赵康一听很有道理,便准备笔墨印章让虞允文大展拳脚。只见虞允文在文书纸上写道:“我府捕获金国细作王西,金人给的俸银五十两,寄在同伙王铁家中,请速捉拿王铁,搜缴其赃银。”

赵康遂派衙役带着盖印文书前往王铁岳父家搜出了五十两银子。

审问前,虞允文让王铁将脸上涂黑并换身破衣,指着他对祝姓老汉说:“细作王西供有俸银五十两,存在你处,现在你家,数目一致,现怀疑你有通敌之嫌,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言?”祝姓老汉大喊冤枉,并分辩道:“启禀大人,银子是女婿王铁代寄我处的,可拘王铁与王西对质。”

虞允文命人把王铁脸面当即洗净,祝姓老汉顿时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赵康也是目瞪口呆,这么复杂的案子,没想到一个晚上就被虞允文给破了。

处理完几人,两人都己困倦。赵康见虞允文孤身一人便安排他也住在府衙。

随后几日,赵康发现虞允文真是个天才,简首无所不知。在虞允文的鼎力襄助下,赵康将隆德府的大小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每次停下来休息时赵康都不得不感叹虞允文才能的全面。

一切安定后,赵康数次催促姚古北上救援。姚古虽有些不满,但碍于康王皇子的身份,也只得同意。行军途中,赵康发现金军仅是设置了虚张声势的疑兵阵地,并未布置主力迎击,大军得以顺利地穿越重重关隘,一路挺进至太原南部的战略要地——盘陀镇。

正当一日拂晓,阳光初照大地,赵康在虞允文的细心讲解下,正聚精会神地对照地图研究周边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以便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突然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