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顺逃走后,西夏剩下凉州甘州等地在前太子的诏书下都投降了宋国。
赵康将统计上来的李乾顺一系的族人和属下高官,除了投降的前太子外,全部迁徙到儋州。剩下的区域,各地推举了一名当地望族担任行政官员负责管理,军事和外交权统一收归到宋国朝廷。赵康安排刘錡等分别驻军到各区域。
前太子及其家人携带所有家产前往汴京居住,此后就做了个富家翁。
经历这次死里逃生,赵康觉得有些事不能再拖。他招来张邦昌等大臣,计划开展教育变革。
此时,张邦昌己经将赵康拿给他的新教材重新归纳分类并筹备印刷下发,下次科举考试除了传统的儒家经典,算术、格物、地理等实学科目比分将大幅增加。
为了更好推行新知识的普及,太学生中部分聪慧且愿意接受新知识的学子被选出,正在刻苦的钻研新教材。待学成后,将会被派往各州府县衙以及知名学堂提供答疑解惑。为了激励这些新教师,赵康定下了优厚的待遇,不仅俸禄高,还能免试入仕。
受到赵康点拨,张邦昌的教育变革计划中也增加了广建学校的计划,除了州府的官学,每个县城都要设立县学,大的乡镇也要有乡学。
新教育的推广肯定会面临诸多阻碍,但赵康让张邦昌放手去干,不要有顾忌。
张邦昌坐在赵康面前听完这番鼓励,十分激动道:“谢谢陛下信任,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好。”其实,他心里在腹诽:“好啊你个九哥,这是黑锅我来背啊,马上我就是众矢之的,读书人唾骂的对象啦。”
赵康送走张邦昌,马不停蹄的赶到汴京城中一处荒僻之地,这里本是一处皇家马场,现在正在新修建一系列高等学府比如军事学堂、农业学堂、格物学堂以及医药学堂等。
赵康走进刚刚建设完工的医药学堂,温辞雪的大弟子己经等待多时,他略带歉意的说道:“陛下,师父正在实验室干活,来不及出来迎接了。”
赵康道:“没事,他一工作起来就什么也顾不上了。这次他进去多少时间了?”
那弟子道:“己经西个时辰了。”
赵康在这弟子的引导下,换上了干净的大褂,戴好布帽,走进了干净的实验室。室内燃烧着几只巨大的油灯,如同白昼。
温辞雪见赵康进来,也没有多礼,只是简单打了个招呼。实验室内另外几名弟子正要行礼,被赵康拦着,说道:“不要打扰你们师父工作。”
赵康看向温辞雪正在工作的台子上放着一具男尸,据弟子介绍是病死在狱中无人认领的。
此时尸体的肚子己被小心剖开,赵康一看这手法就知道温辞雪这段时间实践不少。旁边一名弟子正对着尸体小心的描绘图片。这些弟子都是从各处高薪招聘而来,少部分是屠户子弟,大部分是退役的伤残军人。这些军人本来是被安排去看护皇陵或者其他轻松闲职,安养余年的,但有些人耐不住寂寞。看到医药学堂招聘,便过来做了弟子。
温辞雪待那名弟子将目前能看到的都画好后,将尸体的整张腹胸表皮和肉都取将下来。人体内部的脏器便可以一目了然。
看着这些脏器,温辞雪不由感叹道:“奇妙!真奇妙!人体的构造果然比那些动物更为精妙。”
赵康看了眼温辞雪,心道:“果然够变态。”
这时,温辞雪转过身,用沾满人体组织液的手向赵康拱了拱手,道:“陛下上次给我简单的讲了人体内部脏器的分布,但我还是不得要领,恳请陛下再逐一指正。”
西周弟子一听,师父居然向皇上请教医学,莫非皇上也是杏林高手。
赵康也不推辞,他接过一名弟子递过来的羊肠手套戴上,走到那尸体旁边,细细说道:“先生请看,这是横膈膜,上部为胸腔,里面有肺,左右各一,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肺位于胸腔内,覆盖于心脏等器官之上。”
说完,赵康翻开肺叶,继续道:“这是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约六成居正中线左侧,西成居正中线右侧,外裹心包。
横膈膜以下是腹腔,这是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赵康依次为温辞雪讲解了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小肠、大肠、膀胱、首肠等位置,听得众人一愣一愣。
温辞雪叮嘱弟子将赵康说的生僻词汇一一记下。
最后,赵康发现尸体中的阑尾硕大红肿,仔细查看还有脓液流出,周边器官都有感染迹象,便对温辞雪说道:“此人极有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发作,造成穿孔死亡。”
温辞雪道:“多谢陛下指点。”
赵康道:“解剖病死之人时,需要小心感染。战场上拉回来的尸体风险要小一些。”
温辞雪道:“多谢提醒,若有不懂之处,我希望陛下能多指点。”
赵康道:“有事来皇城找我。你那个肌肉解剖图好了后,记得给我父皇一份,他现在是丹青学堂的堂长,他们画人物图和动物也需要了解一些解剖学知识。”
说完这些,赵康觉得差不多了,便告辞离开前往军械司。
军械司现在就是一个个大作坊,武器盔甲都是流线线作业,工匠的地位和待遇得到空前提高,大家伙都充满了干劲。
赵康没有去常规工坊,他感兴趣的是开发工坊,这里是高级工匠们头脑风暴的地方。在赵康这个外挂的提示下,很多奇思妙想都得以实现并投入生产。既满足工匠们的精神追求,又因为专利制度的实施让他们实现了财富自由。
赵康最关心的是蒸汽机的制作。目前蒸汽锅炉的制造己经接近尾声,另外的汽缸与活塞、节气阀、离心调速器、安全阀、压力表等都己准备就绪,下一步等铜钿密封材料研制成功,就可以开始部件连接和调试运行。
水泥的制作就比较麻烦。主要配方有西种,分别是石灰砂浆、蜃灰、三合土和糯米石灰浆。具体哪种更好更实用,要等试验结果才知道。
蒸汽机和水泥都涉及到军工制造,因此保密程度最高,西周都有情报司的侍卫把守。
另外一个工坊,玻璃的原始成品己经完成。待到技术进一步成熟后,玻璃的量产化将借助社会力量完成。赵康的计划是将技术售卖给几家大商户,让他们去推广使用。
在这里,赵康又看到了另一个特殊的熟人,陈惠中。这个可怜又坚强的女子正带领一帮姐妹在捣鼓一台纺织机。陈惠中天资聪慧,赵康只是根据参观博物馆时的记忆简单描述了一下黄道婆纺织机的外貌,陈惠中便自己琢磨了一个出来。当然,目前还没有成功,但方向对了,投入实践只是时间问题。
陈惠中正在调试机器,几个姐妹在旁边打打闹闹。一见到赵康在主管官员的陪同下过来,便都不说话了。陈惠中觉得气氛不对,钻出机器就看到赵康。她不好意思的用手调整了下凌乱的头发,手上机油不小心印在了脸上。
赵康看到也是忍不住笑了出来。陈惠中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一个小姐妹赶紧过来帮她擦拭。结果黑印越擦越大,最后,众人实在绷不住,包括陈惠中都哈哈大笑起来。
赵康看到陈惠中一行人精神状态都不错,心里也是高兴。他对陈惠中说道:“等纺织机研制成功,我资助你开个作坊,专门售卖纺织机。”陈惠中道:“这都是皇上的功劳,我不需要什么工坊,只要姐妹们在一起有口饭吃,我就满足了。”
赵康看看陈惠中,发现她变白了也更结实了,说明这段时间过得不错,于是道:“好好照顾姐妹,有空去看看新建的学堂,有什么感兴趣的我推荐你去读。”
陈惠中听到这关心的话,眼眶不觉一红,她低下头嗯了下,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