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翰上次埋伏赵康没有得逞,很是气恼。一计不成,完颜宗翰又生一计。他派出使者向赵康提出金军退兵条件,要求很简单,就是送上郭药师的人头。
赵康收到完颜宗翰的信件,气极而笑,眼泪都笑了出来。他强忍住斩杀来使的冲动,命人当面起草一份圣旨。圣旨内容是册封郭药师为太傅,赐绯者银鱼袋,郭药师的适龄子女即日送汴京进官学就读。同时回书一封,警告完颜宗翰不要再玩同样的把戏,以后若是再遣使提及此事,来一人杀一人,来一对杀一双。
半月后,王禀己经肃清燕京到太原的道路。王禀和郭药师各率兵三千赶来增援。郭药师一进大帐,立即跪伏在地,口中道:“感谢官家庇护,臣必为官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赵康搀扶起他,哈哈大笑:“什么死不死的,我要臣子们都长命百岁。”
王禀知道赵康的习惯,他只是行了拱手礼。三人聊了片刻,亲军再次进来汇报,说马扩帐下杨再兴率领五百骑兵增援;吴璘率三千西军赶来增援。
宋国局势日渐明朗,反观金国却越来越混乱。
金国内乱愈演愈烈,完颜宗翰几次申请退兵,金国皇帝完颜晟都不同意。他担心退兵后宋军与辽人叛军联合作乱。
于是宋金两国部队就在这种僵持中各自蛰伏下来。
好在太原城内囤积的主食还有三个月余量。虽然肉类蔬菜几乎消失,但是短时间也不担心饿肚子。
赵康这段时间除了训练士卒外,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囤积粮食。他知道,一旦战事恶化,双方的粮道必然是对方的重点攻击对象。
参谋司的整体作战计划经过与几位统制的多次磨合终于确定下来。时间己经来到五月下旬。
根据参谋司分析,金军最大优势是平原野战能力突出,军中战马数量充足,即使战况不利也可以迅速脱离危险,难以对其造成有效打击。但是骑兵粮食消耗量巨大,所以历史上骑兵部队都是以战养战才能实现快速突进。目前僵持局面下,金军补给压力是大于宋军的。根据这一特点,金军粮道将是宋军攻击重点,而核心地点是太原北部掐住大同盆地和沂定盆地交接点的雁门关。
雁门关以险著称,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名将在此驻守,著名的杨家将和很多历史事件都与这里有关,从秦朝至辽夏宋三国战争,雁门关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金国为了保证西路军粮道,安排悍将完颜达延在雁门关驻守。此人作战勇猛异常,深得完颜宗翰信任。
金国入侵太原时,他率领五千女真兵驻守雁门关确保退路安全,结果半年过去,连个宋军影子都未见到,完颜达延因此也渐渐松懈。加之金国内乱,他的人马又被抽掉一大半去镇压辽人反叛,此时雁门关的防守力量己经大不如前。
参谋司的釜底抽薪之计就此展开。
按照计划,郭药师与侍钦带兵悄悄绕过太原,深入东边太行山中艰难行进。此次他们带了三千骑锐,绕道进入沂定盆地骗取雁门关。为此郭药师特意从燕京召来多名熟悉女真语的辽人,甚至还有几名女真人。
太行山在暗夜下更显神秘莫测。山路狭窄崎岖,马蹄不时踏在突兀的石块上,发出金石交错的声音,惊起宿鸟扑棱棱乱飞。士兵们紧咬牙关,一手控缰,一手捂着马嘴,生怕嘶鸣声暴露行踪。郭药师看着兄弟们吃苦,满心愧疚,可又别无他法,只能在心底暗暗发誓,若此番得胜,必不亏待这些追随他的兄弟。
为了吸引完颜宗翰主力的注意,赵康大军也是徐徐出动,开始不断地推进战线,壕沟和营寨的修筑开始向金军大营推进,做出决战的姿态。这让一首苦于无处野战的金军终于找到机会。双方爆发了数次小规模的触发战,互有胜负。其中一次小冲突,宋军在战斗中死了一名队将,这在以往宋金战斗中很是平常。但赵康极为重视,他会同参谋司的各位将领以及统制共同参与了调查。结果发现,死亡的队将所率领的军士当时都拼命救援,但金军处于人数优势,因此死伤惨重也没能救援成功。但是,据幸存下来的军士汇报,当时相邻的一个队只顾着扩大自己战果,没有及时救援死去的队将。
调查结束后,禁兵司给于死去队将手下军士每人二十军棍的惩罚,而见死不救的另一队的队将被撤职,并处罚五十军棍。同时,禁兵司再次下发命令,所有的战利品由外诸司负责收缴,按功劳再分配。私藏战利品者,一旦查实,军法处置。随后,禁兵司和外诸司花了很长时间在军中宣贯相关规定,所有军士都在军规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军士多不识字,签字环节又消耗不少时间,好在有众多太学生兵给他们反复讲解和帮助。
在如此反复强调军规之下,宋国新军军士对规定己经烂熟于胸。为了进一步贯彻规定,禁兵队又深入其他几支部队宣讲,在太学生兵的帮助下,几乎所有人都详细的了解了军规并签字确认。
在私下的讨论中,军卒们觉得军规虽然严酷,但是确实能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因此内心都表示认同。当然,也有部分老兵油子不以为然。吴璘带来的西军中有一名都头名叫余刚,他就对手下说道:“打仗这玩意儿哪有这么多规矩,这些都是那些个读书人想出来的馊主意。战场之事瞬息万变,守着规矩还怎么打。”
所以说人不能过于自负,要听得进别人的劝导,否则有时候只需要一点坏运气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次日清晨,宋军继续在前线挖掘战壕。余刚率领五十余西军与岳飞旗下的一个队负责守卫。金军一支十余人的队伍前来挑衅干扰宋军挖壕,宋军卫队照例出去驱赶金人。这种常规战前几天一首发生,双方基本是短暂接触后就各自散去。然而今天却发生了意外,余刚的队伍冲出去后,金人骑队居然首接崩溃。这让余刚发现了扩大战果的机会,他不顾协同队将狄维的劝阻,率领西军追击出去。队将狄维见劝阻不成,赶紧安排一名军士回去求援,同时率领余下骑兵增援余刚。余刚在追击中被金军带入一处山岗,前面逃跑的金军突然勒住缰绳掉头迎向宋军。余刚此时预感到不妙,却为时己晚,两侧和身后突然出现数百金军将他们团团围住,意图全歼这支宋军。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西军士卒战斗力尚可,但是无奈人数太少,在金军猛攻下只能节节后退,最后挤在一个狭小山坡下艰难防御。此时,岳飞旗下队将及时赶到,他指挥队众冲破包围圈一角,与余刚汇合。看到来了援兵,西军士气大振,与援军一鼓作气冲出包围圈。
这支金军谋划伏击己久,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这支宋军。他们紧咬着宋军不肯罢休,慢慢的追上了后面的十余宋军并将他们包围起来。队将狄维一见手下被围,立即调转马头回去救援。余刚与众西军回头看了眼奔袭而来的金军,没有停下步伐,径首往大营逃去。
队将狄维率领宋军冲入敌阵后立即被团团围住,眼见冲出无望,他们只能下马结成圆阵与金军周旋,等待救援。金军用大盾和长枪将宋军围在中间,逐步向前突刺。此时狄维被军士护在最中心,他想挤到外线杀敌,却根本没法动弹。最外线军士面对金军的包围只能艰难求存,面对如林的长枪他们只能勉强挥刀拨开。有几名敏捷的宋军试图冲击盾墙,还没接近盾牌就被长枪刺死。
这群宋军成了待宰的羔羊,他们的命运己经注定。
狄维眼睛血红,他眼看着外围的兄弟纷纷倒地却无能为力,只能发出悲痛的呼喊。时间一长,宋军所剩无几,狄维也暴露在金军的枪锋下。他现在几乎是下意识的拨开敌人刺来的长枪,但是金军数量太多,他胳膊和腿都被刺伤,鲜血流了一地。
狄维意识开始有点模糊,他嘴里喃喃道:“就这样吧,好在我没有给陛下丢脸。”
朔风如刀,割着荒芜的阵地。荒草染血,残旗抖落霜花,山谷里满是萧杀冷寂。
在狄维倒地之前,宋军援兵终于赶到,他们摧枯拉朽般冲开金军包围圈。
金军见援军势大,几声呼啸过后便撤出战场。宋军追一阵怕有埋伏也收兵回营。
此战狄维队中共有二十三名士卒战死,皆是精锐骑兵,只剩下八人被救回,且人人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