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空营焚旗乱军心

三国之魂穿赵云 北凉刀王 3598 字 2025-07-08 11:57

"报——司马懿大军己过鲁阳关,距宛城不足五日路程!"

斥候冲进大帐时,赵云正与姜维推演沙盘。听到军报,他手中代表蜀军的小旗微微一顿,随即稳稳插在宛城西北的博望坡位置。

"来得比预想快了三日。"姜维眉头紧锁,"我军围城月余,将士疲乏,若与司马懿生力军正面交锋......"

赵云忽然轻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封帛书递给姜维:"伯约,你看这是什么?"

姜维展开一看,竟是盖着魏军印信的空白公文,顿时瞪大眼睛:"这是......"

"上月截获的魏军信使所携。"赵云指尖轻点帛书上残缺的印痕,"我令工匠仿制了司马懿的将印,正好派上用场。"说罢转向帐外:"传赵广、王平!"

片刻后,西将齐聚。赵云取出一叠伪造的军令,沉声道:"赵广率两千轻骑换上魏军衣甲,持此令前往叶县,声称奉司马懿之命调运粮草。"

赵广接过军令细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着叶县守将即刻发粮五千石,由虎贲中郎将赵广押运,不得有误。"末尾还盖着仿制的司马懿印信。

"父亲,若叶县守将索要口令......"

"司马懿新至南阳,各部联络尚未完备。"赵云从案下取出一枚铜符,"这是从陈泰溃兵身上缴获的通行符,足以取信。"

待赵广领命而去,赵云又抽出一支令箭:"王平率三千弓弩手伏于博望坡古道,待司马懿大军经过时,专射其斥候与传令兵。"

"末将明白。"王平着令箭,"是要让司马懿变成聋子瞎子。"

"正是。"赵云又看向姜维,"伯约带五千精兵,多备旌旗鼓角,在宛城东北三十里的鹰山布疑阵。"

姜维心领神会:"大将军是要我扮作主力?"

"不。"赵云摇头,"你要让司马懿以为那是疑兵。"

姜维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这是要利用司马懿多疑的性格,让他把真正的疑兵当作"故意显露的疑兵",从而忽略真正的杀招。

三日后,叶县城外。

赵广的"魏军"押着上百辆粮车大摇大摆叫门。守将狐疑地查验铜符,又细看军令印信,终究不敢违抗"司马都督"的命令,乖乖交出三千石军粮。

同一时刻,博望坡的古道上,司马懿的大军正在行进。

"报——前方林中有飞鸟惊起!"斥候刚喊完,突然一支弩箭贯穿他的咽喉。紧接着箭如飞蝗,专挑传令兵与哨骑射击。司马懿急令结阵,却见两侧山崖上人影晃动,转眼又消失无踪。

"蜀军小股骚扰,不必理会。"司马懿捻须冷笑,"传令加速行军,今夜务必......"

话未说完,又一斥候踉跄奔来:"都督!东北鹰山发现蜀军主力,旌旗遮天,鼓声震地!"

司马懿登高远望,果然看见远处山麓尘土飞扬。他凝视片刻,突然嗤笑:"虚张声势。赵云若真有大军在此,岂会如此招摇?必是疑兵之计。"当即分兵五千前往查探,自率主力继续向宛城急进。

鹰山脚下,姜维通过千里镜看到魏军分兵,立即下令:"按计行事,撤!"

蜀军迅速收起旗帜,从预设小路撤离。待魏军赶到时,只看到满地扎营的痕迹和十几面故意遗弃的破旗。带队的魏将嗤之以鼻:"果然是疑兵。"急忙派人回报司马懿。

然而他们不知道,此刻叶县运出的"军粮"正被赵广暗中掺入巴豆粉。这些粮车沿着司马懿的补给线,顺利混入了魏军大营......

当夜,司马懿在宛城以北二十里扎营。正要召集众将议事,忽闻营外喧哗。

"怎么回事?"

亲兵慌张来报:"运粮队回来了,但士卒们用过晚膳后纷纷腹痛......"

司马懿疾步出帐,只见营地各处蹲满了腹泻的士兵。军医查验粮袋后大惊:"都督,粮中掺了巴豆!"

"好个赵云!"司马懿怒极反笑,突然警醒,"不好!快查今夜口令!"

话音未落,营外突然杀声震天。只见一队打着魏军旗号的人马首冲中军,当先白袍将领一枪挑翻营门守卫,正是赵云亲率精骑突袭!

"不要乱!"司马懿厉声喝止溃兵,"亲卫队结阵!弓弩手就位!"

混乱中,赵云长枪如龙,连破三道防线。眼看就要杀到中军帐,突然一支冷箭从侧方射来,正中赵云左臂。魏将牛金趁机率重步兵压上,枪阵如林逼退蜀骑。

"撤!"赵云果断下令。蜀军来得快去得也快,临走时还将火把抛向营帐。夜风助长火势,转眼烧毁小半个营区。

司马懿清点损失时脸色铁青——不仅折损数百人,更被焚毁大批攻城器械。最致命的是,赵云突袭时故意高喊"司马都督中计",导致各部将领互相猜疑,士气大跌。

"传令。"司马懿咬牙道,"全军戒备,没有我的手令,任何部队不得擅自调动!"

他望向漆黑的夜空,第一次感到这个年迈的赵云,比想象中更难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