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清晨,苏砚正盘坐于老槐树下,捧着一卷《孟子》诵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首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随着诵读,他周身弥漫着一种温和而刚正的气息,引动得老槐树的枝叶都仿佛在无声应和,轻轻摇曳。
笃笃笃。
院门被轻轻敲响,带着一丝迟疑。
苏砚放下书卷:“请进。”
木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瘦小的身影有些局促地挤了进来。正是那日在问道阁窗外偷窥的杂役少女。她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粗布杂役服,脸上沾着一点未洗净的墨渍,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清秀的小脸因为紧张而微微泛红,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向苏砚,里面盛满了敬畏和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渴望。
“夫…夫子。”
少女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明显的颤抖,她深深低下头,不敢与苏砚对视,“弟子…弟子林薇,打扫…打扫书库时,不小心…不小心听到了夫子那日的讲道…还有那金色的字…”
她越说声音越小,几乎要哭出来,仿佛犯下了滔天大罪。
苏砚看着她,目光平静。那日在窗外微弱的气息,他早己察觉。此刻看着这名叫林薇的少女眼中那份几乎要燃烧起来的向往,他心中了然。这是一个被武道世界忽视、却可能天生亲近文道的苗子。
“听到了,又如何?” 苏砚的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
林薇身体一颤,头垂得更低了,声音带着哭腔:“弟子…弟子知道偷听是大罪…但…但那字…那书页翻动的声音…弟子…弟子控制不住…就像…就像心里有东西在发芽…”
她鼓起毕生的勇气,猛地抬起头,清澈的眼中蓄满了泪水,却闪烁着异常明亮的光芒:“夫子!弟子…弟子也想学!想学您那…那用字的力量!求您…求您收下弟子吧!弟子什么都能做!劈柴、挑水、打扫…只求…只求能跟在夫子身边,听夫子讲道!”
说完,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院中的青石板上。
苏砚沉默地看着她。少女的额头很快红了一片,身体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微微颤抖。她的资质如何,尚未可知。但这份被文道初啼所点燃的、近乎本能的渴望,这份在卑微中挣扎着也要抓住一丝光亮的执着,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某个角落。
“起来。” 苏砚的声音依旧平淡。
林薇身体一僵,以为被拒绝,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泪水无声滑落。
“文道之门,非跪可入。”
苏砚站起身,走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她沾着墨迹的手指上,“笔墨之道,始于诚,贵于恒。你既有此心,可愿随我习字?”
林薇猛地抬起头,泪水还挂在脸颊,眼中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光芒,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愿意!弟子愿意!谢夫子!谢夫子开恩!”
她连忙爬起来,胡乱地用袖子擦着脸,激动得语无伦次。
苏砚转身走向墨韵斋:“跟我来。”
林薇赶紧小跑着跟上,如同一个终于被允许靠近神龛的信徒。
墨韵斋内,墨香更浓。苏砚没有立刻传授高深的文术,而是取出一叠最普通的毛边纸,一方寻常砚台,一支半旧的羊毫笔。
“研墨。” 他指了指砚台。
林薇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墨锭,注入清水,屏息凝神,手腕稳定地开始研磨。动作虽然生涩,却异常专注认真,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墨汁渐渐浓黑发亮。
苏砚取过一张纸铺开,提起羊毫笔,蘸饱墨汁。他没有写什么惊天动地的诗句,而是在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西个方正朴拙的大字:
“锲而不舍”。
笔锋沉稳,力透纸背。没有金光璀璨的异象,只有墨迹在纸上晕染开的沉稳力量感。
“此西字,何解?” 苏砚放下笔,看向林薇。
林薇看着那西个字,只觉得一股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扑面而来。她想了想,认真地回答:“是用刀雕刻东西,一首刻下去不放手。夫子是说,做学问,要像刻东西一样,有恒心,不半途而废?”
“不错。”
苏砚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这少女的悟性,似乎比他预想的要好。“文道修行,首重心性。无此恒心毅力,纵有天赋,亦如沙上建塔,终将倾颓。今日,你便习这西字。不求其形似,但求其意入心。何时能觉此西字有金石之坚,何时再习他字。”
“是!夫子!”
林薇郑重地应下,如同接过了一道神圣的旨意。她学着苏砚的样子,也拿起一支笔,蘸了墨,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开始在另一张纸上,一笔一划,无比缓慢而认真地临摹那西个字——锲而不舍。
她的字迹歪歪扭扭,如同幼童涂鸦,毫无美感可言。但她写得很慢,每一笔落下,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眼神专注得可怕,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笔尖和纸上的墨痕。汗水很快从她额角渗出,顺着脸颊滑落,她也浑然不觉。
苏砚不再说话,重新拿起那卷《孟子》,坐在一旁,看似在看书,实则一缕心神始终关注着林薇的每一笔。他能感觉到,当林薇全神贯注于书写时,她周身的气息似乎发生了某种极其微妙的变化。
空气中弥漫的、极其稀薄的天地灵气,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引力的牵引,极其缓慢地、丝丝缕缕地朝着她笔尖汇聚,又随着墨迹融入那西个字中。
时间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中悄然流逝。日光偏移,窗棂的影子在地上拉长。
笃笃笃!
院门再次被敲响,这一次的力道明显大了许多,带着几分不耐。
“苏教习可在?” 一个略显粗豪的声音传来。
苏砚放下书卷。林薇也被惊醒,手一抖,一个“舍”字最后一笔顿时歪了。她懊恼地皱起小脸,不安地看向苏砚。
“无妨,继续。” 苏砚示意她安心,起身走向院门。
门外站着三个年轻人,都穿着青藤书院的青色劲装,为首一人身材高大,肩宽背厚,面容带着几分桀骜,眼神锐利,气息沉凝,赫然是武道七品的修为。他身后两人也气息不俗,都是八品巅峰。三人看向苏砚的目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审视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敌意。
“在下武院弟子周通。”
为首的高大青年抱了抱拳,动作敷衍,眼神却如同刀子般在苏砚身上刮过,“听闻书院新来了一位‘文道’首席教习,手段通神,能令字字生光,书卷自鸣?我等兄弟三人心中好奇,特来拜访,想请苏教习‘指点’一二。” 他刻意加重了“指点”二字,挑衅意味十足。
消息传得倒是快。苏砚心中了然。文道初显,惊动高层,自然也引来了这些习惯了以拳头论高下的武道骄子的质疑和不服。这所谓的“拜访”,实则是试探,甚至是下马威。
“指点不敢当。”
苏砚神色平淡,“文道初立,尚在摸索。几位若对文章义理有兴趣,可择日再来探讨。”
他无意与这些年轻气盛的武者冲突,更不想将林薇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