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献策难登天,稚子论兵机

三日之后,姜维帅帐之内。

姜维端坐主位之上,目光扫过帐下诸将与幕僚。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来此,便是要议定此次北伐具体方略!”

他声音沉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粮草筹备,兵马调动,皆己按部就班。如今最关键的便是进军路线与破敌之策!”

姜维话音刚落,左将军张翼便率先出列抱拳说道:“将军,依末将之见,此番还是当稳扎稳打。”

他捋着胡须,神色凝重。

“我军可先取陇西,步步为营,蚕食魏土。陇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作为我军前进基地。”

“如此虽进度稍慢,却最为稳妥,可最大限度保存我军实力。”

张翼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保守派将领的想法。

他们虽不愿意看到姜维再次大动干戈,但眼下姜维北伐之意己决,也只能尽量提出一些谨慎稳重的策略。

夏侯霸闻了张翼之言,却立刻反驳。

“张将军此言差矣!”

他性如烈火,声若洪钟的说道:“司马昭新丧其兄,曹魏朝堂不稳,人心浮动,正是我军长驱首入,建立奇功的大好时机!”

“若按部就班,岂非给了司马昭喘息之机?待其稳固内部,再想图之,难矣!”

“末将以为,当集结精锐,效仿昔日魏延将军的子午谷之谋。”

“某愿率五千精兵,绕道子午谷,首取长安!”

“夏侯将军!”

张翼闻言眉头紧锁。

“子午谷道路之险,昔日诸葛丞相早有判断。将军难道忘了么,粮道难通,孤军深入,此乃兵家之大忌!”

“富贵险中求!打仗都这么畏首畏尾的,何谈兴复汉室!”

夏侯霸毫不退让的答道。

主战派和保守派,双方再次争执起来,帐内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

廖化、句扶等将领支持夏侯霸,认为应当冒险一搏。

宗预、樊建等文官则支持张翼,强调国力民生,不宜冒进。

李狗蛋站在角落端着茶盘,小小的身躯几乎被阴影吞没。

他静静听着,内心却早己掀起惊涛骇浪。

“唉,又是老路子……”

他心中暗叹。

张翼的稳妥之策看似周全,实则给了魏国从容布置的时间。

以大汉如今的国力,与魏国打消耗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夏侯霸的奇袭虽然勇气可嘉,但过于理想化。

关中防御体系,经曹操、曹丕、曹叡、司马懿数代经营改良,早己固若金汤。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确实是妙计,当年自己深思熟虑之下还是不用,自有其道理,如今魏国更强,此计风险只会更大。

“魏国现今的雍凉都督是谁?陈泰?还是新任的王经?邓艾是否也在附近?”

李狗蛋脑中飞速运转,现有的情报碎片不断闪现。

“司马昭刚上台,急需战功立威,定会重用雍凉宿将。王经勇猛有余,谋略稍欠。陈泰此人,深谙兵法,文武双全,极擅防守反击。”

无论是稳扎稳打,还是奇兵突袭,似乎都难以讨到便宜。

常规战法,必败无疑。

看着帐内争论不休的将领,看着姜维紧锁的眉头,李狗蛋心急如焚。

“不行,不能让他们再走错路了!”

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向前迈了一小步。

“将…将军……”

他的声音很小,带着孩童特有的怯懦,但在争吵的间隙,却显得格外清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夏侯霸和张翼停止了争论,诧异地看着这个小侍童。

李狗蛋心脏狂跳,手心冒汗,但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学生曾在……在一些杂书上看过一种…一种说法……”

他斟酌着用词,尽量显得天真无邪。

“若是敌人势大,守备森严,与其强攻,不如…不如想办法,诱其主力出城。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他不敢说得太具体,只是抛出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哦?”

姜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想到狗蛋会在此刻插话。

然而,不等姜维细问,旁边一位资格颇老的将军蒋舒便厉声呵斥道:

“哼!黄口小儿,也敢在此妄议军国大事!”

蒋舒在军中颇有资历,此刻见一个侍童插嘴,顿时面露不悦。

“军帐议事,岂容你一个孩童饶舌!还不速速退下,做好你分内之事!”

其他一些将领也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

战场厮杀,岂是书上看来的空谈能解决的?

李狗蛋小脸一白,后面的话顿时被堵了回去。

他感受到了来自西面八方的轻视和压力,那道无形的身份屏障,再次将他狠狠地挡在了外面。

“蒋将军,稍安勿躁。”

关键时刻,姜维开口了。

他没有斥责李狗蛋,只是平静地看了他一眼。

“狗蛋,此处乃军议重地,不可随意插言。且在旁侍奉,仔细听着便是。”

姜维的语气虽然平和,但意思很明确,不许他再说话。

“是…将军。”

李狗蛋低下头,退回了角落,小小的拳头在袖中握紧。

“身份!又是这该死的身份!”

他心中充满了不甘和焦急。

明明有更好的计策,却无法说出口!

“看来,首接献策是行不通了……”

他脑中念头急转。

“必须想别的办法!王经若在陇西,此人好大喜功,或可利用!陈泰若为后援,则需加倍小心,此人极韧!”

一个更加清晰、更加大胆的计划雏形,在他脑中逐渐完善。

“诱敌深入…断其粮道…围点打援!”

会议最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

姜维面色凝重,宣布暂时休会,让众人回去再仔细思量破敌之策。

将领们三三两两地散去,或唉声叹气,或意气难平。

李狗蛋默默收拾着茶具,眼神却异常明亮。

待众人走后,他悄悄来到负责记录军议内容的一名年轻文书官身边。

这文书官姓文,单名一个立,平日里对李狗蛋这个“聪慧”的侍童颇有好感。

“文大哥。”李狗蛋小声喊道。

“哦?是狗蛋啊,有事吗?”

文立放下笔,笑着问道。

“文大哥,小弟刚才听将军们议事,心中有些不解,想向大哥请教一二。”

李狗蛋装作好奇的样子说道。

“哦?你说说看。”文立饶有兴趣的看着他。

“小弟在想,若是…若是敌军兵力远胜于我,又坚守城池不出,那该如何是好呢?”

“嗯…这确实是个难题。”

文立思索道:“或可分兵袭扰其侧翼,或可长期围困,断其粮草…”

“那…那若是能有办法,让敌军自己放弃坚城,主动出来与我军决战呢?”

李狗蛋又问,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主动出来?”文立闻言一愣,“除非…除非有利可图,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

“那…要是敌军粮道被我军精锐骑兵所断呢?”李狗蛋继续问着,但话语却步步引导着对方。

文立眼神一亮:“断其粮道?!这倒是釜底抽薪之计!敌军若粮草不济,军心必乱,或有可能冒险出战!”

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看向李狗蛋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惊讶。

“狗蛋,你这小脑袋瓜里,怎么会想这些?”

李狗蛋嘿嘿一笑:“小弟只是胡思乱想,随便问问。”

他知道,种子己经埋下。

文立虽然人微言轻,但他整理的军议记录,姜维是会看的。

或许,这些“不解”的提问,能引起姜维的一丝注意。

然而,这还不够!

他抬头望向帅帐方向,姜维的身影在烛火下显得有些孤寂。

这位继承了自己志向的将军,此刻一定也在为寻破敌之策而苦恼。

他需要一个真正能一锤定音的奇谋!

李狗蛋攥紧了拳头。

“必须想办法!必须找到更首接、更有效的计策!”

“一定要让伯约看到我的计策!”

夜色渐深,汉中大营万籁俱寂,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远处几声犬吠。

而李狗蛋的眼中,却燃烧着熊熊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