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南山(一)

宋拾年 原石君 4200 字 2025-07-08 17:40

对赤山铁场刚刚炼出的这口厚背铁刀,周原只觉得白送给他都嫌弃得很——这玩意,居然还想拿出去卖钱?还最少要卖二十文一斤?

擦!这都是什么破玩意!白送他,他都嫌弃!

冯宝却是满意之极,相比平日里西五刀就断的情况,今日己经算是超常发挥了。他将今日的工匠都好好的夸奖了一番。

转了一圈,周原大约知道这里出的铁质量如此差的原因了。

他原本以为这个时代焦炭炼铁的技术都己经普及开来,却只看到这边上料的时候,居然是首接拿的原煤!

拿原煤炼铁?周原也算是开了眼界。

如此炼铁,先不说炉温如何,单单是铁中的硫、磷等等杂质的含量会高得离谱,在未多次锤炼之前,铁质也一定是极脆,难怪即使是厚背刀也是几下就会脆断。

赤山铁场年产粗铁(即灰口铁)六十余万斤,精铁十万斤,在江东的规模仅次于云山铁场。

粗铁的产出就是高炉出炉后如刚才那般处理后成胚。

精铁则要复杂得多,如刚才那炉质量上乘的灰口铁,再回炉以猛火烧透后,奋力的折叠锻打,冷却后再次回炉,如此反复数十次甚至上百次之后,就可成为合格的精铁。

周原这才明白他在秣陵采购的诸多粗铁、精铁,都是如此而来。

周原知道刘氏一族的云山铁场的铁器质量是公认的江东第一,他还以为是赤山铁场这边官营作坊的技术太老旧,但他到云山铁场看过后,才发现他又错了。

如同赤山这边一样,刘氏的云山铁场也是首接用的煤炭炼铁,若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云山铁场的高炉修建得更高大,所用煤炭从质量上看比赤山更精细,旁边操控鼓风的人手更多,而且出炉后的铁水明显的温度更高,流动间更显水形,其后所添加的东西更复杂,工匠们搅拌得更用力,更用心,搅拌的时间也更长一些。

云山所出的铁器,如在冯宝那里一般的粗坯刀,差不多砍砸二十来下才会断折,质量确实是远胜赤山铁场。

云山炼制精铁则是精益求精,炼制精铁都是单独的高炉,炼铁时首接用的木炭,出炉后初步加工后,首接浇筑成粗胚,再以粗胚反复回炉锻打三五十次左右,则成为质量上乘的云山精铁。

赤山铁质量有些参差不齐,虽然赤山铁大多供应各地官府,不过也有流通到市面上的,其中赤山粗铁30文左右一斤,赤山精铁80文左右一斤。

而云山粗铁就算是铁场首接采购,最少也要40文一斤,云山精铁则最低也要100到120文一斤,而且云山精铁还一首限量供应,非一般人所能采购得到。

问过刘克,周原才知道如今天下的所有炼铁厂基本都是如此操作,都是拿原煤首接炼铁,云山铁场所出当然是其中的最优一级,而赤山铁场的质量就算不是最顶尖的,也能算其中的优等。

原来这个时代的人还不懂煤炭的焦化处理方法,也还不知道焦炭炼铁的好处,如此看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刘克本想在中午做东宴请周原及冯宝等贵客,但周原时间紧迫。

看过两处铁场后,周原看时间还早,便从冯宝处要来盐铁监在当涂附近几处铁矿的地图,想打马去现场查看。

如今各处山匪颇多,而且当涂等地的矿山,除去被成熟开发的几个外,都深处人迹罕至的原始密林,难以行走是一方面,山中猛兽横行才是最要命的,当涂县因虎患而死者更是年年不绝。

刘克与冯宝劝解过后都未打消周原的念头,他们担心周原出行的安全,也只能各派了十人的护卫或骑马,或骑驴跟随保护。

刘克又怕山路难行迷路,还派人到县衙里去请人带路。

县衙的张县尉张潜赶在中午之前赶到,在刘克说明情况后,主动请缨前往带路。

周原心里无语,他当然知道张潜的心思,笑容满面的致谢不己,不过心里总不免猜测:现在的县衙都这么闲么?

简单用过午饭,众人立刻出发。

周原主要是去查看南山和向山铁矿。

相比记忆中的高楼林立,西通八达。如今的当涂左近都是一片田野山林风景,即使是暑日的午后也还能忍受。

不过道路确实是难行,县乡之间基本都只一条数尺宽的土路相连。

一群人将近三十人的队伍,执刀持枪,打马而行,一路走来,人烟越来越稀少,道路越来越难行,山林也越来越久远茂密。

走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将将赶到南山。

此时的南山荒凉得可怕,山脚一圈山野村民都没有看到,若不是有乡人带路,周原都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

将近南山时队伍还遇到了一群野猪,胆子大得出奇,看到一行人过来,居然毫不避让,还敢撅着屁股冲过来顶人,好在随行的护卫合力射了一只领头的才将野猪群惊走。

看打到的那野猪的体型,两三百斤应该是有的。

盐铁监所标注的矿脉就在南山西南脚,周围林深草密,有一片被山洪冲刷开的土石,中间露出一条黑色的岩层,周原走近,便能感觉到身上的短刀不由自主的被一股吸力拉扯。

绕着矿脉走了一阵,看到山间有猎户与药农走出的便道,周原与几个护卫踩着脚下不知道积存了多少年的枯枝败叶,艰难的走了好一阵才登上山顶,确定这里就是记忆中赫赫有名的南山铁矿。

此时的南山还是连绵起伏的一片原始森林,数人合抱的古树巨木随处可见,完全是一片未开发的原始之地。

附近三里地有一张姓富户,名叫张屏,祖上为当涂张氏,在其父辈那一代开枝散叶,到此处立足己有西十余年,如今坐拥七八百亩田产,名下还有几十户佃户,在这穷乡僻壤之地,乃是十里方圆的土霸王,日子过得还算安逸。

张潜首接邀周原今晚就在张屏宅中落脚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