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宋拾年 原石君 4214 字 2025-07-08 17:40

苏酥与王蝶儿跟在周原身边,都有些疑惑不解。

她们久居周庄,也知道周庄密情司的存在,知道密情司乃是在军营旁边的一座小院,占地不过一亩大小,平日里除了鸽声聒噪外,并没有多余的动静。

不过看周原的模样,似乎这里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存在。

两边相距不远,路上周原也没有时间解释。

到密情司之后,周原独自进去挂着绝密的小屋,拿到密情司小组解密出的快信看过,确认是江宁刚刚传出的密信,也确认传来的消息无误,他对密情司小组的诸人勉力一番。

看到等在外面的苏酥与王蝶儿都是一脸不解,周原笑着拉她们到一边解释:所谓从江宁的快信,其实是以周庄第一批从江宁放飞回来的信鸽随身携带的简信,不过这简信乃是用周庄独有的密语写成,这封简信所传递的内容只是极平常普通的事,没有什么要紧的,但这次传信成功的意义绝对非凡。

第一次的信鸽成功放飞,第一次的密信成功传递,意味着只要熟悉了这套密信体系,以后从江宁到周庄,信息的传递,不再需要用快马花费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

只要是在白天,是在晴天,只要有信鸽,那江宁与周庄的信息传递,只需要将内容加密,然后用一只小小的信鸽,花费小半个时辰就能到达!

当然,江宁与周庄之间只有百来里的距离,效果还不明显,但若是能将信鸽运用到东海,运用到陈前山岛,那绝对是颠覆级的!

如今的情况,即使是风平浪静的现在,从周庄传信到陈前山,以周庄的条件,即使最快的速度,坐快船顺流首下首接出海,一封信要送到陈前山,没有三天半到西天,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而从陈前山传信到周庄,速度更是慢到发指:从陈前山岛出发,到入海口开始就是一路逆流而上,全程九天时间就是最急速!

这样的速度,当真有急事,怕是菜都凉了。

如果换成信鸽?

那就能将这时间缩短到一天!无论哪边,只要天气合适,都只需要一天时间。

甚至理想状况下,一边清晨放飞信鸽,另一边午时收到,然后立刻回信,到天黑之间,就能将回信送到。

这样的速度,在这样的年代不是颠覆,那什么才是颠覆?

而且,消息的来往统统以周庄独有的密语书写,除了专职的密情司人员外,其他人拿到,哪怕将头皮都抓破,也看不出来其中写的什么,其安全性也是相当稳妥。

所以也难怪周原知道信鸽传信的成功,这么上心了。

苏酥与王蝶儿都略知信鸽传信的便捷,对这点倒没有什么难解的,不过看周原对庄上的密语如此自信,都有些好奇他自信在何处。

苏酥也是喜欢时不时的周原抬下杠,看他如此自得,也是忍不住的眨眼挑逗他:“这世上的聪明人不知道多少,我们周庄能想出来的,别人也不一定想不出来吧?”

周原哈哈大笑,她们二人都是自己最信任的人,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既然左右也是无事,便拉着她们见识一番。

如同当初给曹雄等人演示的一般,周原让苏酥与王蝶儿分别待在两个房间,再给每边分配一名密情司小组成员,接着由苏酥写出需要传递的消息,交由她这边的密情司小组的成员加密,然后将加密的信息交给苏酥过目,看是否能看出任何信息。

苏酥当然看不出任何问题,她拿出去的是她昨日一天闲得无聊时,从平安院听两个小丫头拌嘴的碎言,那些话语本就零碎到了极点,结果加密之后传过来的是什么?

是一大片的数字字符!即使她可能猜到这些字符之间可能会有某种关联,但即便是她,也看不懂分毫。

很快,被苏酥检查过后的密信被送到王蝶儿处,王蝶儿当然也看不出任何东西,随后便交给她这边的密情司成员。

不久,被加密之后的密信就被破译出来,放在王蝶儿的面前,但却让王蝶儿一看这下满头晕:这都是什么呀!怎么好像是小孩子吵架一样的东西?

苏酥此时也走了过来,看到王蝶儿面前的那页信纸,有些不敢相信,又找周原将自己所写的原件拿过来一一对比,结果除了笔迹不同之外,其余的竟然一字不差!

两女这才明白周庄的密语当真是不一般的。

当然,飞鸽传书虽然快捷无比,但受天气的影响也是极大,还有被猎人、猛禽猎杀的风险,而且受信鸽体能的限制,能传递的信息都是不会太长,传递的速度与成功率,与信鸽的品质、数量也有极大的关系。

周庄的信鸽培育,其种鸽乃是选的江东一带最优质的品种,鸽子的养训,也是从驯养信鸽的世家张氏高价招募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其品质还是有相当的保证。

不过周庄的信鸽从开始培育到现在为止,不过才三个多月的时间,如今连第一代种鸽在内,所有的鸽子总计也才六十只不到,其中能短距放飞的,也只有不到十余只,离能真正成体系的使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在曹雄等人的推测中,周庄的信鸽要能满足周庄——江宁——陈前山,这三处地方的无碍使用,每处鸽舍的数量不能低于一百只,而且每半月到一月时间,就需要将成熟的信鸽携带至其余两处,其间困难先不去谈,单单是要维持这个系统,每年在信鸽这个项目上,所消耗的银两也不在少数。

“当真是处处都需要银子啊!”

看到周庄单单为来年三地信鸽就划出的一千两银的预算,王蝶儿也是替周原感慨。

周原笑着点点头,这些事,本来就是需要拿银子堆出来的,其他不说,为了西个老师傅做事用心,单单是给他们每年的薪酬开支,也是接近百两,加之周原还有意培养更多、更有周庄归属感的新人,也要花费大笔的银钱,才能让信鸽体系稳定的扩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