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入周庄这西五个月里,她的身体恢复得相当的快,不但脸上恢复了圆润,个头比之当初还长高了一小截,在平安院同龄的学子中,所有学业考核都名列前茅,各项体能及军阵操训都相当优秀,所有教导过她的教习、教官都对她赞不绝口。
周原在平安院中的教习时间不算长,他在周庄的时候,每日里也只能安排出一节课程,不过他记得每次教习,这赵克柔都从未缺席,也知道这丫头确实才思敏捷,不过他也有些惊讶这丫头拿这问题来问他。
既然注定了结局,荆轲刺秦的意义何在?
看着堂下一些被赵克柔的问题引得迷茫的眼神,周原开口道:“如克柔所言,在秦的绝对强势面前,燕国确实是无力挣扎,而荆轲刺秦其实是绝境之下的一着险棋,
而这步刺秦的险棋,也无非三种结果:
其一:逼迫秦王在秦宫立下不得攻燕的盟约,
其二:刺秦成功,
其三,刺秦失败。
我们当然知道,当初荆轲刺秦确实是失败,而秦王震怒之下,当即起兵攻燕,五年乃灭,”
而如果荆轲当初在秦宫逼迫秦王立下不得攻燕的盟约,我想也应该起不了大的作用,毕竟秦实力强横,其灭六国的决心,也决非一份单薄的盟约所能约束,即使起了作用,可能也只是让燕的灭亡,往后稍稍延迟些罢了。这一点,乃是受他本人的见识所限,我们后人也不能过于苛责。
而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也确实可能会引来秦国的强烈报复,也可能燕国的灭亡还要更快。
纵观历史,我们知道当时历史的大势是在秦这一边,以秦之强势,其后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秦王更是登基为帝,自封始皇帝,成为千古一帝,
但你们也不要忘了,秦在始皇死后,数年时间庞大帝国就土崩瓦解,二世而亡,我们这里不谈论秦亡之后的乱世,单单从始皇亡、秦国崩的结局推断,荆轲刺秦,也确实是燕国无路可走的绝境之下,还能冒险一试的一步险棋!
而且以秦之制,秦王在世时,全国之军权、政权皆系与一身,其一旦在秦宫被荆轲刺杀得手,必将引起秦国政局的极大动荡,而此时的秦王年仅三十出头,长子扶苏也才十岁不到,
自古以来,主少国疑都是社稷混乱之源,即便以秦七代明君的历史推测,扶苏或许会是一代雄主,但他要成长起来,也是需要时间,也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
而且秦王若被刺杀,此事必将震惊天下,被秦压制的其余六国也将能重拾对抗的信心,其后的历史走向,也许会大大的改变。
燕太子丹或许正是看到这点,才会有刺秦的谋划,而荆轲虽然在刺秦一事上功败垂成,但他也是看到自己一旦成功,确实有挽救燕国的可能,即便刺秦成功的机会渺茫,即便即使刺秦成功,燕国存续的希望也不太高,但身处绝境之中,若是看到前面有一道希望之光,即便是只有一丝渺茫的希望,也不应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