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军师祭酒郭奉孝

残月高悬,鄄城县衙之内依旧灯火通明。

陆琰蜷缩在军营一角,刚迷迷糊糊睡下没多久,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压低的呼喝声惊醒。

“奉孝,文若,你们怎么看?”

曹操略显沙哑的声音隐约传来。

陆琰竖起耳朵努力想要听清楚商谈的内容,他知道这是曹操在与他最重要的谋士荀彧和郭嘉等人议事。

“启禀主公,刚才探马来报,吕布匹夫己率主力前往濮阳,兖州城内仅留薛兰、李封二将镇守。此乃我军的天赐良机!”

一个略显年轻,却带着几分不羁与自信的声音响起。

“嗯,奉孝所言极是。吕布新得兖州,根基未稳,人心未附。我军此时回师,当以雷霆之势先夺濮阳,则兖州可定矣!”荀彧也附和道。

“好!就依奉孝、文若之言!传我军令,三军将士,即刻整备,目标濮阳!”曹操斩钉截铁的下令道。

“诺!”

营帐内的议论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盔甲兵器碰撞的金属摩擦声和将校们的呼喝声。

“又要开战了么?这次的对手,可是那大名鼎鼎的人中吕布啊!”

陆琰此时心中五味杂陈。

对于吕布这位三国时期武力值的天花板,陆琰是既期待又有些莫名的紧张。

他很想亲眼看看,那传说中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勇冠三军的飞将究竟是何等模样。

“也不知道演义里说的三英战吕布是不是真的,他真有那么厉害?”

陆琰心中胡思乱想着,手脚麻利地穿戴好自己那身并不合身的皮甲。

天色微明,曹操大军便己拔营启程,浩浩荡荡杀向濮阳。

陆琰依旧隶属于曹纯麾下,带着他那数十名陆氏亲兵,混杂在大军之中。

急行军的滋味可不好受,尤其对于陆琰这个骑术蹩脚的现代人来说。

马背颠簸,他只觉得五脏六腑都要移位了。

双腿内侧更是早己被磨得火辣辣的疼,全靠一股意志力强撑着。

“他娘的,这破马,怎么就跟我过不去呢!”

陆琰在心中咒骂着,双手死死抓住缰绳,身体却歪歪扭扭,活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童。

身后的陆虎看着自家公子这副模样,脸憋得通红想笑又不敢笑,几次想上前帮忙牵马都被陆琰摆手拒绝了。

“我陆启元,还能被一匹马给难住?”

他嘴上逞强,心里却叫苦不迭。

周围的曹军士卒,不时投来夹杂着戏谑的目光,有些相熟的甚至低声议论起来。

“快看那位陆家公子,骑马的姿势可真别致!”

“哈哈哈,莫不是昨夜在城中找了个小娘子,弄得腿软了?”

“小声点,人家好歹也是名门望族。”

这些议论声不大,却也清晰地传入陆琰耳中,让他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启元公子,小心!”陆虎突然一声惊呼。

陆琰正分神间,胯下战马不知为何受惊猛地向前一窜。

他重心一个不稳,惊呼一声便从马背上首挺挺地摔了下来,啃了一嘴的泥。

“噗哈哈哈!”

这一下周围的曹军士卒再也忍不住,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就连素来面沉如水的曹纯,嘴角也似乎抽动了一下。

陆琰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吐掉嘴里的泥沙,脸上火辣辣的疼。

“他娘的!这下丢人丢到姥姥家了!”他心中无奈地哀嚎着。

就在这时,一阵清朗的笑声突然传来:“呵呵,这位将军何故如此狼狈?”

陆琰循声望去,只见一名青年文士骑着一匹神骏的白马,正含笑看着自己。

那文士约莫二十五六的年纪,身着一袭青色儒衫,头戴纶巾,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微扬,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身形略显瘦削,却自有一股潇洒不羁的气质,在这肃杀的行军队伍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位是……”陆琰看着来人,心中一动。

“大胆!见了郭祭酒,还不行礼!”旁边一名曹纯的亲兵厉声喝道。

“郭祭酒?莫非是郭嘉郭奉孝?!”

陆琰闻言心中一惊,连忙拱手施礼道:“末将陆琰,参见郭祭酒。”

郭嘉摆了摆手,示意那亲兵不必多言。

他继续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着陆琰,随后笑道:“陆将军不必多礼。我见将军骑术似乎有些生疏,莫不是身体有恙?”

他的声音温和,听不出丝毫嘲讽之意,反而带着一丝关切。

周围那些嘲笑陆琰的曹军士卒,见郭嘉出面了,也都讪讪地闭上了嘴。

陆琰则老脸一红,尴尬地说道:“让郭祭酒见笑了。末将……末将确实不善骑术。”

“哦?我听闻将军乃是襄邑陆氏族人?”郭嘉眼神微闪,开口问道。

“正是。”陆琰答道,心中却有些疑惑,不知郭嘉为何会知道自己的出身。

襄邑陆氏在当地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士族,但在这曹营之中应该没什么名气才对。

郭嘉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他翻身下马走到陆琰面前,竟亲自拍了拍陆琰肩上的尘土,温声说道:“原来是陆氏贤弟。行军打仗,马有失蹄,人有失手,些许小事,何足挂齿。那些无礼之徒,贤弟不必放在心上。”

他又转身对着那些之前嘲笑陆琰的士兵,脸色一沉轻声呵斥道:“同袍有难,尔等不思援手,反而出言讥讽,成何体统!再有下次,休怪军法无情!”

那些士兵被郭嘉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这位郭祭酒,不仅相貌俊朗,为人更是谦和有礼,谈吐不凡,果然名不虚传。”

陆琰闻言心中感激,对郭嘉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他再次拱手谢道:“多谢郭祭酒替末将解围。”

郭嘉摆了摆手笑道:“举手之劳罢了。我观贤弟气度不凡,不似寻常武将,不知对眼下这兖州之局,有何高见?”

他这话问得突兀,陆琰则是闻言微微一愣,他根本没想到郭嘉竟然会询问自己一个无名小卒对当前局势的看法。

“这……在郭祭酒面前,末将岂敢妄言。”陆琰双手抱拳,谦逊地说道。

他可不敢在曹操帐下第一谋士面前班门弄斧,这岂不是自取其辱。

“贤弟何必过谦。”郭嘉面上依旧笑容可掬,“贤弟但说无妨,你我皆为曹公效力,若能集思广益,方能克敌制胜。”

他一双眸子清澈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

陆琰沉吟片刻,看着郭嘉那鼓励的眼神心中一动,想起了后世对这段历史的评价,便试探着说道:“末将以为,这吕布虽勇,却少谋略,且为人多疑,刚愎自用。其新得兖州,立足未稳,陈宫张邈等人虽助其反叛,却未必真心归附。我军此时攻打濮阳,若能善用奇兵,攻其不备,再辅以离间之计,使其内部生乱,则吕布必败无疑。”

陆琰说完,有些忐忑地看着郭嘉。这些都是些大方向的判断,具体到战术层面,他可是一窍不通。

郭嘉听完,眼中闪过一抹异彩,他仔仔细细地重新打量了陆琰一番,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一般。

过了半晌,郭嘉突然抚掌笑道:“哈哈哈,陆贤弟此言,深合我心!想不到贤弟不仅勇武,更有如此见识,郭嘉佩服!”

他语气真诚,不似作伪。

“祭酒谬赞了,末将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陆琰突然被夸,竟然心中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非也非也。”郭嘉摇着羽扇,眼神中带着一丝欣赏,“贤弟所言,句句切中要害。看来曹公军中,又多了一位可造之材啊。”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我与贤弟一见如故,若不嫌弃,你我兄弟相称如何?我痴长几岁,贤弟可称我一声奉孝兄。”

陆琰闻言大喜,这可是郭嘉啊!能和他拉上关系,对自己日后在曹营的处境定然大有裨益。

他连忙躬身行礼道:“启元何德何能,敢与奉孝先生称兄道弟。既蒙先生不弃,小弟陆琰,见过奉孝兄!”

“好!启元贤弟!”

郭嘉扶起陆琰,脸上笑容更显亲切。

“日后你我多亲近亲近,共为主公分忧。”

陆琰看着眼前的郭嘉,心中感慨万千。

“这位郭奉孝,果然如传闻中一般洒脱不羁,慧眼识人。他似乎看出了我的一些不同寻常之处,却并未深究,反而以礼相待,这份气度当真令人折服。”

郭嘉则在心中暗忖:“这陆启元,看似不修边幅骑术拙劣,方才一番言语却对天下大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此子绝非池中之物。襄邑陆氏,何时出了这等人物?看来日后要多加留意才是。”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莫名的默契在彼此之间悄然滋生。

远处的曹纯看着与郭嘉相谈甚欢的陆琰,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随即又松开,只是冷哼一声没有多言。

大军继续前行,只是这一次陆琰的心情却轻松了不少。

身边似乎多了一位可以倾谈之人,这乱世征途仿佛也不再那么孤寂难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