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觉醒能力过目不忘?

赵简之并不知道孙思邈这装书的箱子,是特制的,比一般的木箱重很多。

同样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力气,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很多。

所以那实际上有一百六十斤重的箱子,在他上手后,只感觉三十来斤,搬起来谈不上吃力。

所以孙思邈在看了之后,才会心里觉得惊讶。

很快,赵简之自己找到了针灸篇第五卷医书,他开始翻阅起来。

大个子昆仑在一旁挠了挠脑袋,不明白赵简之人瘦瘦的,力气怎么这么大。

孙思邈将目光从赵简之身上收回,继续樁药。

赵简之坐在台阶上看针灸知识,看着看着就发觉了不对劲。

不是书不对劲。

是他自己不对劲。

他每看过一行字,一页字,或者是一幅注释讲解图,那些文字还有图,就像镌刻在他脑海里,怎么忘也忘不掉。

甚至能倒背如流,随手画写出来。

他越看越快,顷刻间,针灸第五卷被他看完。

“前辈,其它卷我能看吗?”

赵简之转头问孙思邈。

孙思邈正端着一个竹匾(竹编晒具,圆盘形状,浅沿)从屋子里走出,闻言看了眼赵简之,点了点头。

等到赵简之开始聚精会神的翻阅起针灸篇第一卷时,孙思邈再次看了眼赵简之,手指无意识的摊开竹匾上的草药。

很快,赵简之开始翻看针灸类第二卷。

就在这时,大门口传来脚步声,一名身穿金甲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中年男子锐利的目光在院子里一扫,发现赵简之,皱了皱眉。

他认出了赵简之,大步走到孙思邈跟前。

孙思邈看出中年男子的疑惑,低着头随意又简单的说了一句:“病人。”

中年男子打消疑虑和警惕,拱手道:“陛下请您进宫一趟。”

孙思邈正在颠竹匾,同时吹掉浮灰,闻言停下动作,像是在思考。

“老夫年迈,就不进宫了,你帮我把这几句话带给陛下。”

孙思邈己经猜到李世民要见他的目的,他转身走进屋子里,在一张纸上写了几句话,折叠起来交给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皱眉,最后捏着纸转身离开。

院子里赵简之继续看书,浑然忘我。

他没发现,一向沉默寡言的孙思邈,暗中看了他很多次。

“咕咕…”

极其强烈的饥饿感刺激着赵简之的脑神经,赵简之起身看了看日头,差不多到申时了。

总共八卷针灸篇,由孙思邈亲自书写备注并以病例讲解佐证的医书,己经被他看完。

在看完这八卷书后,赵简之不仅记住了书上的知识,同时也有了自己对于针灸的理解。

他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汲取了海量知识后,这些知识在他脑海里自动发生了质的转变。

“前辈,明天我能继续来您这里看医书吗?”

赵简之问。

他都厚着脸皮看完了针灸类,又无意间发现自己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索性脸皮再厚点,再学点其他类医术知识。

孙思邈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似乎明白赵简之要离开了,孙思邈又用目光示意旁边有扎好的几副药剂,和一张煎服说明纸。

赵简之走过来,感激的朝着孙思邈躬身一拜,然后拿着药离开了这座府邸。

……

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在看了孙思邈写的几句话后,脸色不停变幻。

他走到一盏宫灯前,将纸烧毁,然后背着手闭着眼想了很久很久。

……

长安街上。

赵简之从孙思邈那里离开后,便飞快来到集市上一个包子铺,买了几大包包子抱在怀里,一边狂啃,一边慢慢往家里方向走。

他实在是太饿了。

昨天晚上没吃饱,今天早上也没吃饱,因为实在不想让家里人觉得他是个怪物。

上午的时候己经吃了十几个包子填填肚子,哪知道下午在孙思邈那看了一个多时辰的医书,肚子首接饿的不行。

仿佛哪怕在他面前有一头烤全羊,他也能在转眼间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就这样,怀揣着用油纸裹着的总共二十个包子,还没到赵府,就己经被赵简之啃了个一干二净。

赵简之回到赵家时,一家人己经等他等急了。

尤其是王怀瑾这个舅舅。

王怀瑾皱着眉头,满脸疑惑看着回来的赵简之问道:“简之,你这一天到底去哪了?你到底在做什么?你知不知道我跟你母亲还有你叔父婶婶他们,有多担心你?”

张氏听了王怀瑾的话,微微转过头去。

她是唯一不怎么担心赵简之的人,因为她一向很积极乐观,同时这些天也发现了赵简之这个侄儿和以前有些不一样,很有自己的主见。

赵简之看着愁的整张脸都快皱起来的舅舅,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于是问道:“怎么了?”

王怀瑾见赵简之回避自己的问题,微微有些不悦,紧接着神色恢复如常,耐心说道:“我跟你母亲仔细商量过,还是决定回相州老家。

这座宅子,己经托牙行在卖,等卖出去了,我们便一起离开长安回相州。”

赵简之一怔,这大人们怎么想一出是一出,不是说好先不回相州,怎么现在又改了主意。

王怀瑾看了眼赵简之反应,以为赵简之是舍不得长安城里的朋友,他只想到这种可能性,便道:

“如果你舍不得你的那些朋友,以后可以用书信跟他们来往。”

赵简之摇头:“叔父,我不回相州,我家这宅子暂时也不要卖。”

王怀瑾一愣,很是不解。

“你…”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你父亲己经死了,你还留在长安做什么?

如今你和你母亲都没有生活来源,你又要守孝,不回相州留在这里做什么?

是,舅舅不可能看着你们母子落魄,可舅舅的产业在相州,家也在相州,要照顾你们,当然是在那里更方便些。”

不怪王怀瑾改了主意,只是因为他作为大人,一番深思熟虑后,始终觉得赵简之昨天说的那番很有骨气的话,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就是纯孩子气。

这个外甥如今才十五岁,没成家,也没功名在身,怎么振兴赵家,怎么打那些驱赶辱骂赵家人的脸?

赵简之知道回不回相州,王怀瑾这个舅舅不是关键,他转头看向自己母亲。

王氏现在的情形看起来又不怎么好,坐在凳子上,低垂着双眼,神色木然,脸上满是泪痕。

王清芝和赵紫蕊二女,一左一右在旁边站着,时刻关注着这个姑姑(伯母)的状态。

因为今天上午赵王两家人一起商量,烧毁了赵蕴古很多生前用的东西,包括衣服。

王氏难免触景生情,痛如刀绞。

赵简之来到王氏身前,这一次他比之前很坚定,对王氏说道:

“母亲,咱们就留在长安,孩儿能养活你,也能养活赵家。”

王氏闻言抬起憔悴的脸,看着他,用手指抚摸了一他的头,恢复了一丝清醒,气力有些虚弱的问道:

“简之,你跟娘说,这些天你到底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