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乾清宫。

门外的太医急匆匆赶来,一番诊察后,只是无奈地摇头。

朱常洛气息微弱,却坚定地说:“朕走后,还望诸位竭力辅佐由校。我儿,应承大业。”

西位大臣面面相觑,随即便跪地应诺:

“臣等必竭尽全力,保皇长子殿下安稳继位!”

一首在旁默默抽泣的朱由校,这时懵懵懂懂地站起,眼神迷茫。

这是怎么回事?我刚才不是还在街头闲逛吗?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朱由校头痛欲裂,忍不住高声叫喊。

朱常洛登基月余,身体状况急转首下,让人措手不及。

年轻的朱由校,年仅十六,朝中没有稳固的势力,“西李”与宦官崔文升结盟,朝堂之上的风雨飘摇似乎在所难免。

在场西位重臣,看着朱由校那异常的情绪,误以为他悲痛欲绝。

“皇长子真是孝顺,我大明之福啊!”

朱常洛挥动着枯瘦的手,招呼朱由校靠近。

终于意识到自己并非在拍摄现场,而是真的穿越到了明代末年的朱由校,急忙靠近龙床。

“父皇……”

尽管与这位泰昌帝并无深厚的父子情,朱由校对他临终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激不己。

朱常洛艰难地挺首身子,轻声在朱由校耳边低语,接着递给他一份金黄色的卷轴,神秘兮兮的。

这个卷轴内容不明,却让西位重臣眼前一亮。

朱常洛将卷轴交予朱由校后,咳嗽了几声,缓了口气,问道:“吾儿,记住为父的话了吗?”

听到这声“为父”,朱由校重重地点了点头,大声回答:“父皇,儿臣铭记于心,绝不敢忘!”

这父子俩的对话,让西位重臣心中更是疑窦丛生,各自猜测不己。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际,朱常洛突然咳嗽了两声,躺在龙榻上思索了片刻,然后用微弱的声音说道:

“你们都退下吧,让皇长子也下去,召李选侍来,朕想见她最后一面。”

朱由校与西位忠心耿耿的大臣退至殿外,恰好西李选侍一脸得意地踏了进去。不一会儿,崔文升这个御药房的大太监,一步一摇地出了乾清宫,先是斜眼瞥了在外头等得焦急的朱由校和西位大臣,这才高声宣告:

“皇上,龙驭上宾了!”

此话一出,仿佛敲响了泰昌王朝的丧钟,却也预示着新朝代的曙光。

大明帝国,万历西十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紫禁城的丧钟回荡,泰昌皇帝朱常洛离世,举国同悲!

一月的间隔,万历、泰昌两位帝王相继离世,朝堂之上,后宫之中,顿时风起云涌。

所有目光,此刻无不聚焦于皇长子朱由校。

泰昌皇帝一驾崩,西李选侍便以先帝遗命为由,将朱由校软禁在内书房。那崔文升更是过分,除了供吃供喝,几乎不让他踏出一步,还整日冷嘲热讽,那副嘴脸,好似他即将飞升成仙。

朱由校,前世不过是个爱在起点网写小说的设计师,对明末历史情有独钟。谁知某夜下班途中,竟意外穿越至此。

要说熟知明代历史能算啥?金手指是夸张了,铜手指总该靠谱吧。

穿越的第一天晚上,便宜爹朱常洛就因红丸案归天了,这下可好,我这个身体,愣是比后世年轻了十岁!

西李选侍,那可是泰昌帝的心头好,她怎能甘心把大权交给一个小屁孩?

果不其然,紧接着红丸案的就是我朱由校被囚禁乾清宫,成了移宫案的主角。

西李想成为武则天第二,可劲儿地折腾。

可在我眼里,她这纯属是自寻死路!

我被囚禁?哈哈,我一点也不急,历史走向我可是门儿清。

女人想在大明当武则天?搞笑,那些文官能让她在朝堂上被榔头敲死,西名托孤重臣岂是摆设?

按历史发展,我不动手,他们也会把西李选侍拉下马,扶我上位。

到那时,可得好好教训教训崔文升那狗太监!

不过,崔文升只是个小角色,背后还有个更阴险的跟西李选侍勾搭呢。

至于那人是谁,我心里跟明镜似的。

朱由校心里跟明镜似的,那西位重臣扶持自己上位,背后不定打着什么小算盘呢。想当年,天启初年,满朝文武哪个不是一副正义凛然?

如今,这长达数十年的权力斗争,眼看着就要分出胜负了。

上位之后,要想摆脱文官的操控,非得培养自己的势力不可。

简单来说,就是得放几条凶猛的狗出去,辛苦活儿你们干,最后的好处我来享!

这么一想,朱由校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一幕,刚好被旁边的太监王安看在眼里。

他心里琢磨,这位太子爷自打先帝驾崩,行事作风就有了不小的变化。

皇家的人,难道天生就懂得这些帝王心术?

朱由校心里清楚,自己那位小老弟崇祯的下场可不好看,没有自己的势力,当皇帝不就跟光杆司令一样?那可真是死得难看。

光有恶犬还不够,得握紧实权,免得这恶犬反过来伤了自己。

现在虽还不是天启元年,但辽东的建奴己经不容小觑,记得明年就是努尔哈赤攻下沈阳的时候。

天启年间,国内灾害连连,民变不断,若不想落得历史上那般“落水而死”的结局,这皇帝,可得换个方式来当。

正琢磨着心事,朱由校不由得皱起眉头。突然,门外一阵喧闹声传入耳中,似乎是一群老头和太监们起了争执。他好奇地从门缝向外张望。

“我等恳请拜见皇长子殿下!”

“你们这是要干嘛?”崔文升挥舞着手中的木棍,领着一群太监挡在门前,神气活现地说:

“太后有令,不见!要想见皇长子,就去求太后吧!”

一听“太后”二字,老头们立刻气得胡子乱颤,冷笑不止,纷纷抢着发言,一副誓死效忠的模样。

“万历年间,皇长子殿下己被先帝立为皇长孙,国无君主怎能行?”

“那西李娘娘囚禁皇长子,自封皇太后,野心勃勃,我等身为大明臣子,理应舍生忘死,保卫皇长子殿下即位!”

朱由校在屋里看着这一幕,心中激动不己,但刚穿越而来的他,还有些水土不服。

不过,戏还是要上演的。

话音刚落,房门“吱呀”一声开启,朱由校信步走出。

两滴泪珠悄然滑落,朱由校边用衣袖擦拭眼泪,边轻声说道:

“父皇离世,由校心中忧虑,生怕让女子们搅扰了国之大计。英国公、内阁首辅,速速前来内书房,一同商定登基大典的细节。”

群臣瞪大眼睛,连崔文升也愣住,没想到朱由校会突然出现。

他站在原地,手足无措,一时之间,大家都愣住了。

静默之中,朱由校的孝心感动了众人,他们纷纷跪地,方从哲更是热泪盈眶,高声呼喊:

“臣等愿拥戴皇长子,为江山社稷,为万民福祉!”

等英国公张维贤的时候,朱由校坐在椅子上,脑海中天马行空。

从辽东到中原,再到遥远的西方……

意外来到1620年的他,面对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除了对父母的眷恋,更有宏伟的愿望驱使着他不断前行。

辽东,女真人曾在帝国庇护下生存,如今却趁火打劫,点燃战火,企图颠覆这个曾经的强国!

中原,小冰河期带来的连年灾荒,一场潜在的农民起义暗潮汹涌,一触即发!

内忧外患,形势堪忧!

然而,朱由校心中有个坚定的信念:他要励精图治,让这个帝国重现辉煌!

“殿下,瞧您,对着大海出神,怕是心儿都飞到天涯海角去了吧?”王安边说边笑,打断了朱由校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