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杨彪府上的密室中,几位元老重臣正围坐一桌。烛火摇曳间,每个人的脸色都阴晴不定。
"堂堂三公九卿,竟被两个黄毛丫头玩弄于股掌之间!"袁隗拍案而起,茶盏震得叮当作响。
周毖捻着胡须冷笑:"老夫查过了,那长孙无垢自称是长孙晟之女,可这长孙晟根本查无此人!"
"至于那个婠婠..."杨彪压低声音,"据说是魔门妖女,会妖法!"
三人对视一眼,同时露出阴险的笑容。
次日早朝,杨彪率先发难:
"陛下,老臣查阅典籍,发现历代皇后皆有'亲蚕礼'之制。如今春蚕将熟,不知二位娘娘..."
他故意拖长声调。这"亲蚕礼"需皇后亲手养蚕缫丝,最是繁琐累人。按礼制,要连续三十日不得间断。
刘辩还未开口,长孙无垢己盈盈下拜:"臣妾愿行此礼。"
婠婠却突然娇笑:"姐姐且慢~"她转向杨彪,"杨大人,本宫记得《周礼》记载,亲蚕礼需用'金盆玉剪'对吧?"
杨彪一愣:"确实如此..."
"那正好~"婠婠拍了拍手,一队宫女捧着鎏金蚕盆进来,"本宫昨夜刚命少府用赤霄剑的边角料打了十二套~"
杨彪脸色顿时煞白——用天子佩剑的余料做养蚕工具,这简首是...
袁隗不甘示弱,上奏道:
"按祖制,皇后每月需召命妇入宫训导。如今双后并立,不知..."
这是要逼二人当众比拼治宫手段。
长孙无垢从容应答:"臣妾己拟定名单,三品以上命妇由臣妾接待,西品以下劳烦妹妹。"
婠婠补充道:"对了,本宫特意请了岐黄部的华神医,要给各位夫人把把脉~"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袁隗,"尤其是袁大人家那位'体弱多病'的如夫人..."
袁隗顿时汗如雨下——他那宠妾的"病",可是因为...堕胎太多。
朝堂之上,周毖捋着花白胡须,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缓步出列,声音刻意拖长:"陛下,下月祭天大典,按《周礼》需皇后主持'献茧礼'……"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珠帘后的两位皇后,"可祭坛仅容一人站立,不知——"
殿内霎时鸦雀无声。杨彪、袁隗等人暗自冷笑——这是阳谋!若刘辩强行让双后同祭,便是违逆祖制;若择其一,便是当众打另一位皇后的脸。
就在长孙无垢欲开口解围时,婠婠突然轻呼一声:"哎呀!"她纤手一翻,从广袖中抽出一卷泛着金光的竹简:"妾身昨夜梦见九天玄女,说今年当行'双凤献瑞'之礼呢~"
竹简展开的刹那,殿内骤起清风。只见简上"天降祥瑞,双后同祭"八个古篆字迹如龙蛇游走,末尾赫然盖着传国玉玺的朱印——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印文竟与刘辩腰间赤霄剑的铭文交相辉映。
周毖踉跄后退——这印纹分明与宫中存档的玺谱一模一样。
刘辩以袖掩面,强忍笑意。他昨夜亲眼看着婠婠干了三件事:
仿制竹简:用阴葵派秘药浸泡,使简册泛出陈年光泽;
篆刻古字:借阿青的越女剑法,以剑气雕出深达三分的笔触;
盗印玉玺:赵敏贡献了漠北特制"火漆",遇热即现龙纹。
"爱卿还有疑问?"刘辩指向竹简上栩栩如生的玄女画像,"连九天玄女都认可双后并立,莫非卿家比神仙更懂天道?"
杨彪突然发现竹简边缘刻着细小的北斗七星——这正是光复元年钦天监记载的"帝星伴双凤"天象!他顿时汗如雨下:"老臣……恭贺陛下得此祥瑞!"
袁隗更惨。他正想质疑玉玺真伪,却见婠婠指尖轻弹,一缕天魔真气渡入竹简。霎时间,简上玄女画像竟翩然起舞,唱起《诗经·关雎》——这正是刘辩大婚时的礼乐。
三日后,《光复新礼》颁布:
祭坛改建:拆除旧坛,新建"日月双坛",以应"阴阳调和";
流程创新:长孙无垢献茧于日坛,婠婠献舞于月坛;
祥瑞制度化:每年由双后共荐"天兆",写入《皇历》。
当夜,长孙无垢替婠婠揉着发酸的手腕:"妹妹这伪造功夫,连妾身的魔相宗'纵横术'都自愧不如。"
婠婠嬉笑着塞给她一盒药膏:"姐姐试试这个——涂在奏折上,字迹会变成'准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