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原贤二暴毙的余波仍在侵华日军高层震荡,但墨离鹰的视线己牢牢钉在上海这片亟待重塑的土地上。“龙盾”计划如同投入熔炉的巨锚,在吴淞口的烈焰、闸北的轰鸣、浦东的尘土和租界的肃杀中,迅速成型其坚硬的骨架。
然而,力量的增长,也引来了更深沉的觊觎与反扑的阴影。
上海,吴淞口要塞地下核心——“磐石”能源中枢。
幽蓝的冷聚变核心稳定嗡鸣,澎湃的能量流沿着粗壮的管道奔涌,点亮了原本昏暗如墓穴的庞大地下空间。陈锋(铁匠)满脸油汗,指挥着“磐石建设兵团”的工兵们操作着巨大的液压设备,将最后一块厚重的合金装甲板嵌入预定位置。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和焊接的弧光此起彼伏。
“成了!”陈锋抹了把汗,声音带着金属般的铿锵,“主装甲层闭合!能源输出稳定度99.8%!教授,看你的了!”
教授方明(教授)站在布满光缆和仪表的控制台前,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跳动。“‘织网’节点1号,与能源核心耦合完成…量子加密信道稳定建立!带宽…老天,这简首是无限!”他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龙睛’系统算力提升300%!‘思维矩阵’的战略推演模块可以同时模拟三个战区的攻防了!”
巨大的全息沙盘上,整个上海的光点变得更加明亮清晰,数据流如瀑布般刷新。吴淞口新构筑的岸防阵地被重点标注:整合了缴获舰炮和“火雨”火箭炮改装岸基型号的炮群、依托地形构建的交叉火力暗堡、以及正在铺设导轨的岸基反舰导弹发射井雏形。一座钢铁刺猬,正在长江口崛起。
闸北,“龙盾”第一兵工厂。
蒸汽与机油的味道混合着金属的灼热气息。巨大的车间内,不再是零敲碎打的小作坊景象。在“思维矩阵”的精确调度下,整合后的生产线如同一条苏醒的钢铁巨龙。夜枭老周(夜枭)拄着拐杖,如同一位老迈的监军,看着经过标准化改造的冲压机发出沉闷的巨响,将一块块钢材瞬间压制成MP40的枪身。
“第5000支!合格率98.7%!”一名监工兴奋地大喊。
老周脸上皱纹舒展,但眼神依旧锐利。“还不够!墨先生要的是十万兵!弹药线呢?”
“日产7.92mm毛瑟弹15万发,手榴弹2000枚,60mm迫击炮弹500发!正在调试82mm迫击炮生产线!”另一名工程师大声汇报。
产能的飞跃,是“龙盾”计划最坚实的血肉。这些源源不断下线的武器,正迅速武装着整编后的十万“护国队”,将他们从帮派武装蜕变为一支拥有制式火力的准正规军。
浦东新区,黎明。
寒风掠过初具雏形的简易码头和平整过的土地。数万难民在护国队员的组织下,如同勤劳的工蚁,搬运着建材,搭建着更多能抵御风寒的安置棚屋。林曼卿(红党特科)裹着厚实的棉大衣,脸颊被冻得微红,眼神却明亮而坚定。她正与几位被“沪自委”新政吸引回来的爱国工程师低声交谈,手指在简陋的规划图上比划着预留工业区的布局。
“这里,未来是精密机床和航空部件…那边,靠近码头,适合造船和重工…”她的声音清晰有力,描绘着废墟之上的蓝图。远处,几艘悬挂“沪自委”旗帜的运输船正缓缓靠岸,卸下宝贵的粮食和药品。希望,如同冬日里倔强的野草,在冻土中顽强萌发。
租界,“内务安全部”审讯室。
气氛冰冷刺骨。林曼卿换上了笔挺的制服,坐在单向玻璃后。玻璃另一侧,是几个面如死灰的原租界洋行买办和帮会头目,他们串联重庆方面、试图搅乱市场、散布恐慌的证据被“龙睛”系统捕捉得一清二楚。
“勾结外敌,破坏‘龙盾’,妄图让上海重陷混乱…死罪。”林曼卿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不带一丝感情。她的目光扫过记录员递上的文件,上面是这些人的累累罪行和在生死簿上对应的位置。“按‘沪自委’战时特别法令,立即执行!”
几声沉闷的枪响在隔音良好的行刑室响起。林曼卿站起身,对身旁的行动队长道:“把名单和罪证整理好,归档,上报墨先生。告诉所有人,‘龙盾’之下,没有法外之地。”雷霆手段,震慑了所有心怀鬼胎的残余势力,为“龙盾”计划扫清了内部最大的障碍。
“九幽”核心指挥室。
灵猫小七(灵猫)的身影几乎与幽暗的指挥台融为一体。他的面前,是经过“思维矩阵”深度分析后呈现的华北态势图。代表板垣征西郎的光点被锁定在北平铁狮子胡同司令部深处,周围密密麻麻的红点代表着层层护卫。代表梅津美治郎的光点则在奉天关东军司令部频繁移动。
“‘蜂巢’侦查蜂传回最新建筑结构扫描…板垣的卧室和指挥室有独立的防空洞,入口有三道合金闸门,由独立的柴油发电机供电。”“谛听”阵列捕捉到板垣深夜与东京大本营的加密通话片段,“…‘阎王’非人力可敌…请求调遣‘影’部队…”
“‘影’部队?”小七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是一个新的、未知的威胁。他迅速将情报标记,通过新建成的“织网”量子加密信道,瞬间传递到墨离鹰的战术目镜上。
外滩,“沪自委”总部顶层。
墨离鹰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晨曦中的黄浦江。江面上,“沪自委”的巡逻艇劈波斩浪,对岸浦东的灯火比昨日又密集了一些。吴淞口方向,巨大的探照灯光柱刺破晨雾,扫视着江海交界。
战术目镜上,小七传来的情报和“思维矩阵”的分析结论同步显现:
华北敌情更新:
板垣征西郎:龟缩于北平司令部核心堡垒,防卫等级提升至最高(预估兵力:宪兵大队+特高课精锐+未知“影”部队)。情绪状态:高度恐惧,决策迟疑。
>新威胁:“影”部队:番号不明,疑似日军秘密培养/招募的特殊作战单位,专精反渗透、反斩首。情报缺失。
华中派遣军:重组加速,新任司令官情报暂缺。东京可能派遣皇室成员(闲院宫载仁亲王?)督战。
战略推演(“思维矩阵”):日军大规模反扑概率87%,时间窗口:1-2个月。首要目标:摧毁吴淞口要塞,切断上海海上命脉。
几乎在分析结论弹出的同时,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墨离鹰脑海中响起:
紧急战略任务发布:固若金汤!
目标:在日军大规模反扑前,将上海“龙盾”防御体系核心节点(吴淞口要塞、军工生产链、指挥中枢)防御等级提升至“不可撼动”标准。
时限:45天。
奖励:
“龙卫”现代化合成步兵军团(5000人): 来自平行时空的精锐轻步兵力量。编制:
步兵营 x 4(装备:QBZ-191自动步枪、QJS-161班用机枪、PF-98火箭筒、单兵数字化通讯/夜视系统)
火力支援连 x 1(装备:PP93式60mm远程迫击炮、红箭-12反坦克导弹)
装甲突击排 x 1(装备:ZTQ-15式轻型坦克 x 4)
特种作战排 x 1(装备:“暗影”外骨骼作战系统 x 20套,强化潜行、负重、火力)
伴随防空排 x 1(装备:FN-6便携防空导弹)
后勤保障营 x 1(含野战维修、医疗、补给单位)
“风隼”察打一体无人机生产线(小型)x 1:可量产续航300公里、载弹量50kg级无人机,与“蜂巢”系统兼容。
系统空间扩容:额外2000立方米(当前总计15000立方米)。
奖励说明:“龙卫”军团将以“跨时空志愿军”名义,于24小时内分批传送至浦东预留军事区,自带基础装备及一周补给。指挥官记忆植入:绝对忠诚于墨离鹰及“沪自委”事业。
墨离鹰的瞳孔骤然收缩。五千名装备跨越时代八十年的精锐士兵!还有坦克、无人机生产线!这不再是简单的支援,而是一支足以改变局部战场规则的战略力量!
他猛地转身,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刃,响彻指挥中心:
“命令!”
所有核心成员瞬间肃立。
“吴淞口要塞进入一级战备!陈锋(铁匠),‘磐石’防御系统最大功率测试提前!所有岸防火力单元实弹待命!我要一只鸟飞过吴淞口,都要知道它是公是母!”
“夜枭(老周),军工产能极限提速!优先保障弹药和反坦克武器!‘思维矩阵’给我榨出最后一点效率!新的‘生产线’(指风隼无人机)选址浦东预留工业区,立刻准备场地和基础工人!”
“林曼卿,浦东军事区即刻清场!划出绝对禁区!理由:新式武器试验场。任何窥探者,按间谍罪论处!同时,加强全市物资管控,储备战备粮!”
“教授(方明),‘织网’覆盖范围延伸至南京、武汉方向!动用所有‘侦查蜂’,我要华中派遣军重组进度的每一份电报!‘影’部队…给我挖出他们的底细!”
“灵猫(小七),‘阎王’行动暂缓! 全力监控华中日军动向,特别是海军舰艇集结迹象!‘蜂巢’攻击蜂群进入待命状态,优先部署吴淞口及长江航道!”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全息沙盘上上海那日益坚固的轮廓。
“‘龙卫’…将是插在‘龙盾’之上的最锋利的矛,也是最坚实的骨!”墨离鹰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上海,将真正成为一座让敌人撞得头破血流的钢铁堡垒!而‘阎王’的笔…”
他手指无意识地划过腰间的生死簿,冰冷的封皮传来一丝灼热。
“不会停下。”
浦东预留军事区。
一片被严密警戒线隔离的荒滩。24小时后,正午。
毫无征兆地,空气开始扭曲,光线如同透过高温热浪般波动。紧接着,一片片迷彩色的身影、涂装着数码丛林迷彩的钢铁巨兽(ZTQ-15轻型坦克)、以及各种造型精悍的保障车辆,如同从另一个世界被“打印”出来一般,由虚幻迅速凝为实体!
五千名身着21世纪制式荒漠迷彩、装备精良、眼神锐利如鹰的士兵,在一位面容刚毅、肩章特殊的军官带领下,迅速整队集结。他们动作迅捷、沉默无声,带着一股跨越时空的铁血煞气。士兵们臂章上,是一条盘绕长城、口衔利剑的东方龙——“龙卫”!
为首的军官大步走到早己等候在此的墨离鹰面前,一个标准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军礼:
“报告指挥官!‘龙卫’军团全员5000人,携装备及一周补给,奉命抵达!指挥官李战,听候您的命令!”
墨离鹰看着这支凭空出现的、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劲旅,感受着那股扑面而来的、足以碾碎旧时代军队的压迫感,缓缓回了一个利落的军礼。
“欢迎来到1939,欢迎加入…‘龙盾’!”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布防吴淞口,熟悉战场,准备…迎接风暴!”
龙盾铸骨,神兵天降!上海这座刚刚挣脱枷锁的城市,在墨离鹰的手中,正以超越时代的速度,将自己武装成一座令整个东亚为之战栗的战争堡垒。而“龙卫”军团的到来,如同在燃烧的熔炉中投入了一块冰冷的玄铁,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碰撞,将更加残酷,也更加辉煌。生死簿上的名字,与长江口外可能出现的敌舰,共同构成了1939年冬天最沉重的阴云与最炽热的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