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攻城拔寨

十一月,寒风凛冽,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一切准备就绪。随着赵康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秦凤路进发。

一路上,军队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抵达秦凤路边境后,宋军迅速安营扎寨。

这时,刘錡大军因贪功冒进遭遇惨败的消息传来。

在这之前的一个月,虽然过程艰难,但刘錡大军还是顺利的收复了失地,并从永兴军路向西夏方向进攻。

他们盯上了西夏的绥州城这座西夏东部的重要屏障。 绥州城一役,宋军以血的代价换来了胜利。硝烟未散,战场上的血腥味还弥漫在空气中,刘锜却己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目标 — 盐州城。

盐州城是西夏重要的财政来源地。一旦失去盐州城,西夏的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其军事行动也会因缺乏资金支持而陷入困境。刘锜了解盐州城的重要性,也明白这座城必然防守严密。他站在军帐中,对着一幅详尽的盐州城周边地图,久久凝视。地图上,盐州城被沙漠环绕,水源稀少,仅有几条溪流蜿蜒而过,这些溪流便是城中军民的生命线。刘锜的手指沿着溪流的线条缓缓移动。

经过精密的部署加上军械司研制的毒药,宋军在盐州的水源处释放了大量的致命毒剂。

盐州城中的西夏守军很快发现了水源被污染的情况。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偶然的,但当他们派人去取水时,发现河流中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他们意识到,自己被宋军算计了。

恐慌在城中迅速蔓延,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要求官府给出解决办法。守军将领们也乱了阵脚,他们一方面组织士兵寻找新的水源,另一方面加强城防,以防宋军攻城。但在这沙漠之中,寻找新的水源谈何容易。

宋军见时机己到,发起攻击。

城中的西夏守军在水源被断、被西面包围的情况下,士气低落,抵抗越来越无力。他们的水源被毒,士兵们又渴又累,战斗力大打折扣。

最终,在宋军的强大攻势下,西夏守军终于抵挡不住,无奈投降。

五路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又接连攻克数座小城。

兵锋首指灵州城。这是西夏国都的最后一道屏障。

刘锜带领大军抵达灵州城后,看到的是戒备森严的景象。

关系到首府的安全,西夏守军早己加强防备,护城河被加宽加深,城墙上西夏士兵严阵以待。

宋军也没有多做休整,两日后便开始为攻城做准备工作。

经过数日的填埋和拆除,在付出几百名宋军的生命代价后,城外的护城河和羊马墙被清除一空。

此后,宋军也不急着攻城。刘锜只是让士兵们日夜在城外擂鼓呐喊,制造攻城假象。西夏守军因此日夜不得安宁。

几日后,城中守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刘锜眼见时机己经成熟。他下令总攻。

宋国士兵架起飞梯,强行攻城。先锋姚支立手持长刀,第一个冲向飞梯。士兵们紧跟其后,扛着飞梯,向着城墙冲去。

城墙上,西夏士兵张弓搭箭,对着爬飞梯的宋军士兵一阵猛射。利箭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破长空,射向宋军。

吴家军从城门正面强攻。他们推着攻城锤,一步一步地向着城门逼近。攻城锤每一次撞击城门,都发出沉闷的声响,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城门上的西夏士兵不断地向城下投掷石块、滚木,试图阻止他们。石块、滚木如雨点般落下,砸在宋军士兵的身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宋军士兵紧紧地推着攻城锤,一步也没有后退。

先锋姚支立己经爬到了飞梯的顶端,他一跃而起,跳上了城墙。他挥舞着长刀,左砍右杀,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他的身边,是一群同样勇猛的宋军士兵。他们与西夏士兵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吴家军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城门。城门在攻城锤的撞击下,出现了一道道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