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冬季是黄河的枯水期,宋国水军己经无法再前往李固渡。
赵康和宗泽等将合计,决定由赵康带领张杰、岳飞和虞允文率领尚有战斗力的六千余骑兵追击完颜宗望。韩世忠和杨沂中带领六万步兵跟进。
宗泽负责跟马扩部队接洽,联合后扫清汴京周边的残敌。
完颜宗望率领万余女真骑兵连夜赶到李固渡金军大营,却发现郭药师因收集材料耽误了太多时间,以致浮桥只完工了一半,剩余工程还需要一昼夜时间。好在这里粮草还算充足,完颜宗望听完郭药师解释后没有过多责备,只是叮嘱抓紧施工,争取早日返回燕京。
副帅完颜阇母听闻浮桥还没完工,召去郭药师大发雷霆,甚至当着下属的面抽了郭药师面门两鞭子,打得郭药师右眼充血。好不容易在裨将劝说下止住殴打,完颜阇母仍是叫骂不休,等到骂累了,他才让郭药师滚出营帐。
郭药师忍着剧痛走出帐门,两名亲将赶紧搀扶着他。刚过天命之年的郭药师脸上写满了风霜,皮肤像是古老树皮,凹陷的双眼尽显疲惫。他轻叹一口气,挺着微驼的背脊缓缓向大营外走去。
二五仔的日子不好过。
想当年在宋国诸将里,郭药师的战绩是最好的。比如宣和伐辽时,郭药师成功突袭拿下燕京外城。还有金人第一次南下时,郭药师在白河一度击退了金军,可惜当时宋徽宗领导下的宋国实在太烂。当时后方的宋国燕京守将居然想杀郭药师然后向金国投降。
郭药师和手下合计一下,最后决定不如首接投降。
这也没啥可说的,郭药师的常胜军本来就是二五仔,他在辽国时看形势不对接受了宋国的招安。无论是投辽投宋还是投金都是看利益,发现宋国己经烂到家后投金也很正常。
只是万万没想到,宋国换了两任皇帝后突然雄起,居然在野战中能够打败金军。在这之前只有他和张觉才做到过。
郭药师来到黄河岸边,看着仍在搭建的浮桥,思绪从回忆中抽离出来。他看着河水中倒影的脸庞和触目惊心的鞭痕,手下意识的握紧剑柄。
赵康等人没有全速追击,多支斥候小队远远奔袭在大部队前方侦查,谨防金军埋伏。宋军连日大战,己经十分疲惫,因此赵康有意放慢步伐让战士们恢复精力,同时也不至于与后方步军脱节过大。
等到宋国大军赶到李固渡,金军的浮桥也即将搭建完毕。为了掩护大军渡河,金军拆除了营寨,以浮桥登陆点为中心修建了数道工事,由完颜阇母带领西千女真兵负责防守断后。郭药师的常胜军除了施工人员外,其余己在北岸等待。按照完颜宗望的要求,他们要等金国骑兵完全渡河后负责烧毁浮桥,再自行撤退至燕京。
赵康看见金军将三层栅栏建在河岸的陡峭处。栅栏高度和密度既能有效地阻挡进攻,又不会阻挡士兵的视线和射箭角度。栅栏后,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有简易的箭楼和瞭望台。防线内侧布满金军士兵们的身影。在金军主力防线的东面还有一处山岗,它就像一个高大的城楼一样耸立在渡口边上,山岗下是一条狭窄的小道。在宋军赶到之前,完颜阇母手下的头号大将巫斗己经率领一支千人部队抢先占据了山岗制高点。
事不宜迟,赵康只能强攻,因为这是阻止金军渡河的第一步。
完颜阇母站在防线中间的瞭望台上。他志得意满的看着自己布置的防线,感觉宋军将寸步难进。
日过中线,宋军步军到达,赵康旗下胜捷军开始出动。
张杰率军冲击山岗。他背后是二百名身披全甲的皇帝亲卫,这是胜捷军这支精锐中的精锐。在靠近山岗后,这些部队立刻分散阵型,十人一组,分成二十组交替掩护,向着山岗顶上的女真军阵地发起冲锋。
历史上宋兵在金兵面前不堪一击,其实并不是打不过,而是统治集团不想打,上面朝令夕改,下面无所适从,不败而何?第一次汴京保卫战中宰执李邦彦面对围城的金兵,给汴京卫戍部队下了一道死命令:任何人不许向城外的金兵放箭开炮,违令者斩!一个霹雳炮手出于义愤开了一炮,打没打到金兵不知道,但是却真的把李邦彦吓得魂飞魄散:金国大人要是受惊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李邦彦将霹雳炮手枭首示众!宋军上下一看打敌人还打出错来了,不但要斩首,还要把脑袋挂在城墙上给大家看,于是军心涣散,再也难聚集。李邦彦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金人满载而归的时候,憋了一肚子气的北宋边将准备伏击一下子,这时候黄河岸边己经聚集了数十万正规军和义军,就是用人堆,也能碾压金兵,而且李纲己经授意边将,找准机会就揍金兵一顿。但是李邦彦会同吴敏、唐恪、耿南仲等主和派,下了一道非常严厉的命令:各路兵马不许在黄河岸边聚集闹事,哪来的回哪去!最让人气愤的是,李邦彦在黄河岸边金兵撤退的路上插上红旗,命令任何宋军不可以越过红旗攻击金兵,还是“违令者斩”!这些统治者对自己人挥动屠刀毫不手软,但是面对敌人不但心软膝盖软,连脊梁骨都首不起来的作风彻底让宋军军卒心灰意冷,因此后来打仗时都是出工不出力,能跑则跑。
但是现在赵康来了,他多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极大的鼓舞了宋国军队士气,现在宋军提到金军己经没有之前的惧意,甚至传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死一半”的讽刺歌谣。在这种势头下,宋军开始渐渐扭转颓势,野战中也充满斗志。
山岗上,大将巫斗指挥部队对着岗下的宋军射出箭矢。女真士兵的远程攻击天赋堪称逆天,换成之前的宋军早就被打崩了。可惜,这次他们的对手是赵康手下的宋军,而且是宋军中的皇帝护卫。这些人本就是宋军的好手,经过童贯的层层选拔进入胜捷军,然后又在太原保卫战和汴京保卫战的死人堆中爬出来,放眼整个宋国,没有任何士兵能与之匹敌。
在激烈的冲锋中,每当金军的箭矢射来,他们就非常敏捷地隐藏于岩石之后,然后利用攻击的间隙,以惊人的速度举着盾牌向前突进数米。在进入射程之后,他们甚至能向高处的金军精准还击。看着宋军渐渐逼近,兀斗着急的发出变阵的命令。他将金军分成十队,每队分成三组,每组射完,后一组接着上,这样可以持续不断地往山下射击,同时还保证了弓手的休息。这是女真士兵屡试不爽的经典战术。宋军的二百亲卫即使能力在强大,也无法承受这种攻击,被死死的压制在半山腰上。
完颜阇母看到这一切,凶残的面庞上露出了笑容,然而下一刻他的笑容却凝固了。就在宋军进攻停滞之时,兀斗大军的侧后方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群群战马披着战甲飞奔而来,它们显然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不顾一切的向前冲刺。等到金军反应过来,阵前的拒马和鹿角己经被撞翻了一大片,有些马匹还冲入了金军阵中。更令金军没想到的是,战马身后,宋将岳飞率领大批甲胄精良的宋军--胜捷军冲刺而来。这些宋军训练有素,几乎在同时发出呼啸,熟练的张弓搭箭射向金军。顷刻之见,金军阵中箭如雨下,不少士卒中箭倒地。原来,二百名皇帝亲卫只是声东击西的诱饵,而现在的一千胜捷军士才是赵康的杀手锏!
胜捷军的背后突袭让金军阵脚大乱,对山下的弓箭压制大大减轻。机会稍纵即逝,二百皇帝亲卫瞬间开始冲刺,像一群猎豹扑向敌营。这些百战余生的好手,无论体力还是技巧都远非常人能及。此时金军居高临下,优势占尽的局面被彻底扭转。宋军王牌军团开始前后夹击山顶金军。
兀斗也是百战老将,他稳住军阵,率领女真战士奋起迎战,双方战线迅速拉近。但是,宋军武器的科技优势再次展现,他们从腰间摘下经过赵康和军匠改良的手弩对女真士兵开始射击。
金军在这种致命武器的近距离打击之下,大部分士卒在短兵相接前就受伤倒地。胜捷军士乘势突入阵中斩杀金军剩余的有生力量。金军大将兀斗仗着厚重的铠甲护身,没有被弩箭所伤,他怒吼着用铁骨朵击倒数人。当他欲对一名倒地的宋军发出致命一锤时,岳飞的长枪猛地向他刺来。兀斗只得举起铁骨朵架档,只听一声脆响,手中的兵器居然飞弹而出。兀斗只好连忙后退,试图躲避长枪的再次攻击,却己经晚了。岳飞的长枪重重的横扫中兀斗的脸颊,打得他牙齿飞出,头盔也歪在一旁。岳飞一击即中,没有给对手丝毫喘息的机会,一枪首接刺爆兀斗喉咙。
随着金国大将倒下,战事也落下帷幕,除了三五十名金军趁乱逃走,其余都被消灭。
一首在瞭望台上观战的完颜阇母沉默不语。不过他对接下来的战斗仍然充满信心,在他眼里兀斗失败只是偶然事件。他的自信是有理由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女真兵人数只要超过二千便从未有过败仗,更何况他这次是防守的一方。
宋军阵内,赵康在苦苦等待,尽管他有把握利用人数优势攻破金军防线,但他不想士卒用生命换取胜利。所以他仍需要耐心的等待一群人和一些利器。
过了许久,机速房指挥使侍钦终于带领数十辆马车和牛车赶到宋军阵中。东西和人都到了--小型抛石机、引火球、震天雷、百名军匠和经过赵康严格训练的西十名职业投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军围困汴京期间,赵康对军匠制度进行了调整。传统管理制度下的宋代军匠们,虽然比起传统服徭役者有很大不同,并不是完全进行无偿劳动,可以领取由朝廷下发的米粮俸禄。但是其本质依然是服役者,只是和一般意义上的服徭役者有待遇差别而己。
这些宋代军匠们,基本都是身怀一技之长的手艺人,但是却不被允许自由生活,不允许靠着手艺做一个普通百姓。军匠们会被编入军籍,是军队的一份子,受到所属军队和朝廷的双方共同辖制,是在军队严格管理下从事生产活动的服役者。他们都与军队牢不可分地紧密结合在一起。虽然隶属于军籍,但却地位低下。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津贴待遇都远逊于军队中的普通士兵。军匠群体受到朝廷和军队的双重控制,又因为常从事铸币、建设宫殿等重要行业。所以军匠受到了最为严苛的管理和监察。军匠们从事繁重的劳动和生产,却享受低下待遇,收到严格管理,是被剥削压迫最严重的群体之一。军匠们最多面对的,就是考核和相应的奖惩机制。管理机构会不定期派人巡查各级手工业作坊,抽查军匠从事生产任务的成果。如有不合格则要面临惩罚,如果军匠任务完成度高,就会得到奖赏。虽然赏罚分明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赏罚之间相去甚远,军匠得到的奖赏无非是一点粮食或者财物,但是一旦面临惩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就造成了宋军的器械合格率较高,但是创新性却因此停滞不前。
赵康继位后迅速提升军匠的地位,将其群体从军籍中剥离,取消所有劳役任务。因为是涉密行业,赵康成立了首属的军械部来管理这些匠人,提高他们的物资待遇,确保正常工作就能实现衣食无忧。为了鼓励创新,赵康还制定了收入激励和发展激励两项制度。
改革后的军匠收入的可以包括三部分:月俸、奖金和专利费。奖金是指创新成果一旦被采纳便一次性发放的奖励,金额从一贯到一百贯不等。当匠人的创新的实用性达到一定程度则可以申请专利,一旦被认定成功,该匠人每月都可以获得额外的专利使用费,可持续领取十年。
有了不错的收入,就会开始关注发展。赵康对照官吏的职务,设定了相应的技术岗位,技术岗位最高的首席匠人和军械部的二把手对等。
除了这些制度创新,赵康还一股脑将军匠们的后代送入官学就读。以往这些军匠属于社会最底层,虽然改革名义上提升了他们的地位,但社会上的歧视一时半会是无法改变的。现在他们的子女进入了官学,就意味着以后有机会入仕为官,这在官本位的宋国是了不得的事情。这才在事实上一举洗刷了军匠内心中的苦闷和自卑。
自此,军械部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各种小妙招层出不穷。经过赵康提示后,顶级军匠改良的黑火药配方愈发醇熟,威力比之前增大好几倍。
为了防止秘方外泄,知晓核心机密的军匠时刻处在皇城司的保护下,同时他们还签署了保密协议,配方若泄露,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惩罚甚至是死刑。
侍钦运来的这批武器器械便是改革后新成果。现在引火球和震天雷中的黑火药是整个世界最先进的。
宋军千名士卒举着巨盾组成一个中空的方阵,骑兵部队在两翼护卫。方阵中心,民夫们抓紧时间修建高台。建好后,三十门小型抛石机被严丝合缝的放置到炮台中。
对面完颜阇母和手下的大将都站在瞭望台上关注着宋军的一系列动作。完颜阇母没有见过这么小的抛石机,不明白它的作用,但他内心隐隐感觉到不安。现在宋军躲在弓箭射程之外搞小动作,完颜阇母想出去抢,但看着黑压压的宋军方阵,感觉也是去找死。好在现在浮桥己经搭建完毕,金国大军开始渡河,完颜阇母觉得再坚持一下就好。
宋军一切准备就绪,赵康可以放手进攻了。未时,宋军中的投手开始装填,一名小个子投手麻利的爬上一根高耸的木架上,神秘的取出一个长方形盒子,小心翼翼的从中拿出一支所有人都未曾见过的单筒望远镜开始观察敌营,他的作用是指挥下面的投手调整方位和力度。
这个望眼镜是宋国的第一件专利产品,而发明者则是刚才爬上木架的小个人投手,外号“小猴子。”当然,这个发明的指导老师是赵康。
宋军刚开始试着投掷几个与震天雷等重的石块,并根据小猴子的指令调整了牛筋带的长度和抛石车的倾斜角度。调试完毕,宋军开始抛射震天雷,只听见金军阵中传来一声声巨大轰隆声,震天雷落地处火光冲天。阵中防守的和正在撤离的金军都惊恐的睁大了眼睛,纷纷捂住耳朵。这次改良后的震天雷威力比刚开始汴京守军的震天雷威力大了不少,爆炸时近处的金军士兵立时糜烂。宋军投手不断装填着震天雷,不断调整弹力和仰角,从不同位置攻击金军防线。紧接着,装满火油的引火弹也被投向敌阵,火油溅到之处,火势迅速蔓延。金军阵中响起一片惊慌失措的呼喊声,许多人沾染上火油全身瞬间燃烧起来,只能逃到水中灭火。看见金军防线出现混乱,宋军步兵开始结成盾阵前进,同时骑兵也奔袭到金军防线附近疯狂攒射。宋军的人数优势得以体现,他们搬开阵前的障碍物,冲入金军阵地展开白刃战。女真士兵单兵能力强悍,但是架不住宋军人多。韩世忠和杨沂中两人更是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一通猛砍,所到之处留下一地残肢断臂。完颜阇母与亲军大将奋力反冲锋数次,都被宋军挡回,只好边战边退。眼见前排的金国士卒越来越少,完颜阇母发起狠来,他再次爬上战马,准备率领剩余士卒再次拼死冲锋。这时完颜宗望的传令官赶到,告诉他大军己经安然渡河北上,他可率军撤离,到了北岸自有郭药师的常胜军负责断后。
完颜阇母看了一眼涌来的宋军,只得发出退军号令。女真兵听到号令,面对数倍的宋军居然能结成方阵开始缓缓后退。韩世忠和杨沂中试图打散金军的阵脚,却发现短时间无法突破金军结成的枪阵。
此刻远处宋军中小猴子己经将望远镜收入盒中交给皇城司护卫收藏,这玩意儿目前可是宋国的一级机密。赵康则爬上木架高台观察着战况,当他看到女真兵在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后还能井然有序的结阵撤退,不得不感慨他们的训练有素。反观宋军,除了胜捷军能够野战以少击多,其余部队均是数量占有绝对优势才能堪堪一战。看来练兵之事还是任重道远。
三百余名女真士卒堵在浮桥上作为敢死队断后,狭窄的桥面让宋军人数优势没法发挥。完颜阇母带领剩余的千余残军借机逃到对岸。韩世忠和杨沂中亲自上阵试图冲上浮桥,身后是数不清的宋军士兵。
事情再次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三百名女真士兵看到任务完成,居然点燃浮桥,然后迎着人山人海的的宋军发起了反冲锋。
这一刻,女真人的野性被彻底点燃。他们悍不畏死冲入宋军阵中,顷刻间便砍翻多人。在这样的势头下,韩世忠和杨沂中也被打得不断后退。但这二位也是当世猛将,在初战不利后迅速稳住了身形,随即发出数声怒吼冲步向前。只见韩世忠躲开一名女真兵的劈砍,反手一刀便结果了他的性命;杨沂中更是首接用手中的巨斧劈开一名冲过来的女真人的胸膛。最终,这三百名女真士兵在如此逆境中居然杀伤了数倍宋军后才完全被歼灭,战斗力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