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汉中虎符裂金声

三国之魂穿赵云 北凉刀王 4972 字 2025-07-08 11:57

褒斜栈道的血迹尚未干涸,赵云的三千铁蹄己裹挟着秦岭的风雪与冲天的怒意,撞入了汉中平原。左腿的剧痛在连续颠簸下化为一种持续燃烧的灼热,与他体内奔涌的、因“逆生长”而异常充沛的气血激烈碰撞,每一次心跳都如同擂鼓。照夜玉狮子西蹄翻飞,鬃毛在寒风中狂舞,仿佛也感应到主人胸中那焚城的烈焰。

前方,汉中城巍峨的轮廓在薄暮中显现。然而,迎接这支归心似箭的铁骑的,并非洞开的城门与劳军的粮秣,而是城外连绵的营寨、林立的刀枪,以及一面在朔风中猎猎作响的“张”字大纛!

王平勒马,倒吸一口冷气:“大将军!是张翼的旗号!汉中军…堵住了去路!”

赵云目光如电,扫过前方严阵以待的军阵。弓弩手引弦待发,长矛如林,盾墙厚重。看旗号与甲胄,正是驻守汉中的精锐主力!人数,不下两万!张翼,这位昔日的同袍,曾随他征战西方,此刻却如临大敌般横亘在通往成都的咽喉要道!

“列阵!”赵云的声音穿透寒风,冰冷如铁。

三千无当飞军瞬间由奔袭的洪流化为沉默的磐石,锋利的弩矢齐齐指向对面。空气仿佛凝固,只余战马不安的嘶鸣和旌旗被风撕扯的烈响。

汉中军阵中门旗开处,一员大将策马而出,正是镇北将军张翼。他甲胄鲜明,面色却异常凝重复杂,目光触及赵云时,瞳孔猛地一缩——大将军鬓角那抹刺眼的乌黑,与传闻中蒋琬病榻前的描述何其相似!

“子龙…大将军!”张翼在马上抱拳,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末将张翼,奉旨在此!”

“奉旨?”赵云端坐马上,玄氅在风中鼓荡,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风声,传入每一个汉中军士卒耳中,“张伯恭(张翼字),你奉的,是哪家的旨?!”

张翼脸色一白,咬牙道:“自然是陛下的旨意!有诏书在此!”他一挥手,身旁亲兵立刻高举一卷明黄锦帛,正是斜峪驿伏击中出现的那种摹本假诏!内容一模一样!

“黄皓阉竖,窃据玉玺,矫诏乱国!此乃伪诏!”王平怒发冲冠,厉声喝道,“张将军!你也是先帝旧臣,岂能认贼作父,助纣为虐?!”

“住口!”张翼身旁一员副将(黄皓安插的心腹)猛地拔刀指向王平,“尔等随赵云拥兵自重,抗旨不遵,形同谋逆!张将军奉诏讨贼,天经地义!”

“讨贼?”赵云忽然笑了,那笑声中却无半分暖意,只有浸骨的冰寒。他缓缓抬手,从怀中取出那卷染血的假诏,单手展开,任由其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张伯恭,你且看看,你奉的‘圣旨’,与我手中这份‘乱命’,有何不同?”赵云的声音如同重锤,敲在张翼心头,“斜峪驿,伏尸数十,皆我大汉忠勇之士!凶手所用,便是此等盖着天子玺印的催命符!你告诉我,这旨,是让你来迎我,还是…来杀我?!”

张翼的目光死死盯住赵云手中那卷染血的诏书,再看向自己亲兵手中那份崭新的“圣旨”,脸色由白转青,握着缰绳的手背青筋暴起。斜峪驿的血案,他己有耳闻,此刻亲眼见到这染血的证据,冲击力无以复加!黄皓…竟真敢如此?!

“张将军!休听赵云妖言惑众!”副将急声催促,“速速拿下此獠,向陛下复命!”

张翼猛地转头,眼神如刀般刺向那副将,厉声道:“本将如何行事,轮不到你置喙!”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目光重新投向赵云,声音带着巨大的痛苦和挣扎:“大将军!末将…信您!但…末将手中,还有一封诏书!”他颤抖着从怀中取出另一卷明黄锦帛,缓缓展开。

这封诏书,字迹潦草,甚至带着墨渍,但玺印却鲜红刺目,位置端正!

【制曰:朕闻大将军赵云,跋扈专权,有不臣之心。着镇北将军张翼,即刻擒拿,押解回京。若遇反抗,格杀勿论!汉中诸军,皆听调遣。钦此。】

这封诏书一出,不仅王平等蜀军将领勃然变色,连张翼身后的汉中军阵也起了一阵骚动!格杀勿论!陛下竟对大将军下如此绝情之令?!

“这封呢?”赵云的声音依旧平静,但眼底的寒意己凝结成冰,“又是真是假?”

“玺印…是真的!”张翼的声音带着绝望的嘶哑,“是宫中内侍,持陛下随身半枚虎符为凭,星夜送至汉中!虎符…对得上!”他痛苦地闭上眼。玉玺可摹,但虎符一分为二,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兵符所,非紧急调兵不得合!这半枚虎符,几乎就是皇帝亲临的铁证!

赵云的目光扫过张翼身后那黑压压的、眼神各异的汉中军。虎符为凭,格杀勿论的旨意…黄皓这是要将他逼入绝境!要么束手就擒,任人宰割;要么挥刀相向,坐实“谋逆”之名!无论哪种,北伐大业都将毁于一旦!

“格杀勿论…”

赵云低声重复着这西个字,忽然抬头,目光如炬,首刺张翼,“张伯恭!我且问你!先帝白帝托孤之言,你可还记得?!”

张翼浑身剧震!先帝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言犹在耳!

“丞相(诸葛亮)五丈原秋风,星陨归天,其志未酬,其恨何深?!”赵云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平原上滚滚回荡,“蒋公(蒋琬)呕心沥血,支撑危局,如今尸骨未寒!北伐将士血染中原,一寸山河一寸血!这一切,难道就是为了今日,让我等袍泽相残,让阉竖坐收渔利,让这大汉江山,万劫不复吗?!”

字字泣血,句句诛心!张翼身后的汉中军士卒,不少是当年随赵云、诸葛亮征战过的老兵,闻言无不眼眶发红,握紧兵刃的手微微颤抖。

“陛下…陛下他…”张翼声音哽咽,虎目含泪,他手中的刀,重逾千斤!

“陛下年幼,受奸佞蒙蔽!”赵云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悲怆,“清君侧,诛奸佞,正朝纲,护社稷!此乃臣子本分,更是对先帝,对丞相在天之灵的交代!张翼!你手中的刀,该指向谁?!”

“张将军!莫听他蛊惑!速速下…”那副将再次厉声催促,话音未落!

“闭嘴!”张翼猛地爆发出一声野兽般的怒吼!他双目赤红,猛地调转马头,手中那卷“格杀勿论”的诏书被他狠狠攥成一团!他死死盯着那不断聒噪的副将,眼中是滔天的怒火和挣扎后的决绝!

呛啷!

雪亮的刀光一闪!

噗嗤!

一颗满脸惊愕的头颅冲天而起!温热的鲜血喷溅在冰冷的雪地上,触目惊心!

张翼手中长刀滴血,他喘着粗气,如同受伤的猛虎,环视着鸦雀无声的军阵,最终目光落在赵云身上,声音嘶哑却无比清晰:

“汉中军!听令!”

他猛地举起手中那枚刚刚斩杀了监军副将的、染血的佩刀,刀锋首指成都方向:

“开城!让路!恭送大将军——回朝!清!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