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笑声,震得西海八荒都在回响,敖广慌忙掏出贝壳摄像机,对着这奇景首播,
还不忘解说:“家人们快看!齐天大圣硬核告白!点赞过万龙宫特产!评论区猜猜,大圣下一站带林姑娘去哪!”
八戒举着九齿钉耙当自拍杆,非要和“情纹特效”合影,嘴里念叨着:“等俺回去,给高小姐也整一个!到时候她肯定感动得不行!”
连最淡定的沙僧,都默默掏出小瓶收集情纹碎片,毕竟这可是能卖钱的稀罕物。
而在混沌之渊深处,黑袍人望着水晶球里缠绕的红线,暗紫色的瞳孔泛起杀意:“就让你们的深情,成为打开封印的钥匙,等你们情到深处,便是我复苏之时。”
此时,宝钗却独坐蘅芜苑,对着铜镜反复颈间金锁。镜中倒影,忽而与悟空周身流转的金纹重叠,忽而化作黛玉耳际飘落的桃花。
金锁表面的篆文“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竟泛起微光,烫得她指尖一颤,自混沌之渊异动以来,这枚金锁便时常发烫,似有灵识般牵引着她。
更诡异的是,每当宝玉与黛玉靠近,金锁上的纹路,就会渗出细密水珠,在妆奁上晕开血色痕迹。
“姑娘,夜己深了。”莺儿捧着热茶推门而入,却见宝钗己换上玄色夜行衣,鬓边珍珠步摇换成了素银簪子。
案头摊开的《玉匣记》,被朱砂笔反复勾画,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海棠花瓣。
这部相传由女娲座下,文书官编纂的古籍,记载着三界秘闻与上古禁制,其中“锁心塔镇混沌残识”的章节旁,密密麻麻写满批注。
宝钗指尖划过:“塔中情裂镜,可映前尘,然窥伺者,必受业火焚心”的记载,
想起前日在技校,黛玉为悟空包扎情纹伤口时,自己金锁突然发出蜂鸣,震碎了手边的茶盏,
那声响与《玉匣记》中:“天命之器共鸣”的描述,如出一辙。
子时三刻,太虚幻境的雾霭如凝固的牛乳,宝钗避开巡夜的勾魂使,在九曲回廊尽头,发现半掩的朱漆门。
门上斑驳的’锁‘字,突然渗出金血,金锁残片自动飞出,嵌入门环凹槽。
刹那间,千道锁链从地底窜出,将她周身缠住,冰冷的触感中,宝钗听见无数怨魂低语:
“留下...解开...情劫...”其中一道女声尤为凄厉,细听竟是自己的声音。
踏入塔内,潮湿的霉味,混着檀香扑面而来。
第一层壁画,描绘着女娲补天的盛景,宝钗却注意到角落处,金莲花与绛珠草被黑影笼罩。
她伸手触碰画面,指尖传来灼痛,壁画突然翻转,露出背面密密麻麻的血字:“金莲代草受劫,三魂七魄散入轮回”。
墙角的青铜灯台,突然自燃,火苗里浮现出,贾府元宵夜宴的场景:
自己戴着金锁给贾母敬茶,宝玉却盯着黛玉咳血的帕子出神,而王夫人的眼神,像冰锥般刺在她后颈。
“原来不是巧合...”宝钗后退半步,撞翻一旁铜灯。
火苗摇曳间,她看见灯座上,刻着《终身误》的词句,字迹与金锁篆文如出一辙。
这部在太虚幻境警幻仙曲中,位列榜首的曲子,此刻在她耳畔化作泣血的吟唱: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的旋律里,她看见宝玉摔玉时,金锁共鸣震碎的琉璃片,在月光下折射出前世画面:
金莲花仙为护绛珠草,被混沌锁链贯穿时,洒落的莲瓣,正是化作了这些琉璃。
更可怕的是,当她弯腰捡拾碎片时,听见贾母在屏风后说:“宝丫头最是稳妥”,而这句话,竟与女娲封印金莲花的,精魄时的谶()语,“稳重守成,方成大劫”完全重合。
当她沿着盘旋楼梯向下时,每层壁画都在重演,她与宝玉、黛玉的今生纠葛:
大观园诗社斗诗,宝玉将“白玉堂前春解舞”的诗句,写在她的团扇上,转眼又为黛玉葬花的锦囊落泪;
宝玉摔玉时,金锁的共鸣震碎满地琉璃,而她弯腰捡拾碎片时,听见贾母在屏风后说“宝丫头最是稳妥”;
还有黛玉焚稿那夜,金锁异常发烫,她握着金锁站在潇湘馆外,看着火光映红宝玉苍白的脸...
宝钗来到塔底,密室的情裂镜布满蛛网,却在她靠近时自动震颤,金锁残片悬浮镜前,镜中映出三重画面:
上古战场中,金莲花仙为护绛珠草,被混沌锁链贯穿元神,最后一丝精魄注入金锁;
女娲将金莲花精魄封入金锁,嘱其在轮回中守护绛珠草,却留下谶语:“情丝若斩,金锁成劫”;
最后一幕,竟出现宝钗大婚当夜,通灵玉突然黯淡无光,金锁却溢出暗红血丝,渗入宝玉心口,
而她盖着红盖头,听见喜娘高喊“金玉良缘,天作之合”时,金锁内侧浮现出从未见过的篆文:“求不得苦”。
“这就是我的命?”宝钗抚上镜面,镜中自己的脸,与金莲花仙渐渐重合,无数记忆碎片涌入脑海:
她曾在太虚幻境的簿册前驻足,警幻仙姑那句:“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的叹息;
还有每次与宝玉相见,金锁都会浮现细密裂痕,恰似她永远无法填补的情伤。
更可怕的是,她看见自己前世,作为金莲花仙,曾亲手将绛珠草护在莲瓣下,却也因此让绛珠草背负了,“欠命还命”的因果。
突然,镜中伸出漆黑触手,缠住了宝钗脖颈,混沌之力化作黛玉的模样,冷笑道:
“你以为转世就能逃脱宿命?金莲花本应镇压混沌,却因情堕入轮回,如今该还债了!”
宝钗挣扎间,金锁迸发出万丈金光,金莲花仙虚影,手持莲台现世,与混沌化身激烈缠斗。
战斗余波中,宝钗看见更多画面:元春省亲时,自己戴着金锁侍立一旁,却听见太监们私下议论:“宝姑娘金锁克玉”;
螃蟹宴上她咏的,“眼前道路无经纬”,原是金莲花仙对混沌之主的诅咒;
就连蘅芜苑种满的香草,竟然都是上古时期,镇压魔气的灵植。
“绛珠草为还泪而来,你为护她而生。”金莲花仙的声音,混着锁链崩断声:“但真正的解脱,是放下执念...”
宝钗望着虚影消散前指向的塔顶,那里隐约透出女娲石的微光,当她再次举起金锁,篆文竟变成:“由心而生,随心而灭”。
此时塔外传来喧哗,她听见宝玉高喊:“宝姐姐不见了”,而黛玉的声音清冷:“她去寻自己的答案了。”
破晓时分,宝钗踏出锁心塔,天边朝霞如血。她摘下金锁抛向云端,残片化作万千金蝶西散。
远处传来宝玉焦急的呼唤,她却转身走向迷雾深处,这一世,她不再做守护他人的金莲花,而是要寻回属于自己的魂魄。
而在混沌之渊,黑袍人望着宝钗离去的方向,将手中金莲花残瓣、碾成齑粉:“有趣,棋局又多了变数...”
塔内情裂镜的碎片中,开始浮现新的画面:宝钗在贾府的每个深夜,独自对着金锁落泪;
她教香菱学诗时,笔下的诗句,不自觉带着金莲花的剑意;
还有某个月圆之夜,她对着铜镜,金锁突然映出,她白发苍苍的模样,却始终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