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章 小风波

李世民走进院子,只见杨妃脸色发白的正站在院子里,两个侍女正一左一右搀扶着,小兕子则开着小车在花丛里横冲首撞往外开,把花草都撞得东倒西歪。城阳在后座上吓得哇哇大哭。

李世民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心中的怒火腾地燃烧起来,他猛地大喝一声:“小兕子,给朕停下!”这声怒喝如雷霆般在庭院中炸响。小兕子听到父皇的声音,浑身一震,下意识地踩下刹车,车子缓缓停下。她回头看了看仍在哭泣的城阳,又怯生生地望向满脸怒容的父皇,眼神中满是慌乱与不安。

长孙皇后快步上前,一把将小兕子从车上抱了下来。平日里温柔和善的她,此刻板着脸,语气中满是责备:“你看看你,闹成什么样子!把皇宫搅得鸡犬不宁,还冲撞了杨妃娘娘。”小兕子低着头,两只小手不安地揪着衣角,小声嘟囔:“系几就系想看看扯扯油多快,一下就开到花花里出不乃哪。”那带着奶音的话语,虽听不太清,但那股天真劲儿却让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

李世民看着被破坏的院子,又心疼地看了看自己的杨妃,心中满是不悦。他既恼怒小兕子的调皮捣蛋,又心疼杨妃受到惊吓。可当他的目光落在小兕子那副无辜的模样上,看着她低垂的脑袋和微微颤抖的肩膀,心中的怒火竟怎么也燃烧不起来。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对杨妃说:“爱妃莫要受惊,小兕子调皮,朕定会好好管教。”杨妃连忙福身,声音轻柔:“陛下勿怪,小公主年幼,不懂事罢了。”她微微欠身,神色间虽还有些惊魂未定,但仍保持着温婉的仪态。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李世民让人把小兕子的车子抬出来,先送到太极宫。小兕子看着心爱的车子被抬走,嘴巴一撇,眼眶泛红,满心的不情愿。但看到父皇严肃的神情,又想起自己闯的祸,终究是不敢再闹,只能乖乖地站在原地。

长孙皇后心思细腻,立刻吩咐夏竹:“去拿一面镜子过来。”夏竹领命,匆匆跑开。

随后,李世民叮嘱太监张阿南:“张阿南!吩咐下去今日之事不可乱传。”张阿南连忙应道:“是,大家!老奴这就去办。”看着张阿南带着下人们出去训话,李世民对身边的其他皇室成员说道:“都回去做你们自己的事情去吧,不要像今天兕子这样胡闹。都下去吧。”李承乾看了一眼长孙皇后,见母亲微微点头示意,便躬身说道:“父皇,儿臣告退。”其余人等也纷纷应声退下。

长孙皇后又对长乐公主说道:“丽质!你带妹妹们先回去休息吧,天色不早了,告诉春梅和青岚,把兕子和城阳看护好,两个孩子可能有些惊吓。有事情就让她们随时汇报给我。”长乐公主乖巧地回道:“娘亲!我会安排好妹妹们的。”又转身看向李世民,恭敬道:“父皇!女儿就先带两位妹妹回去了。”说罢,她又对杨妃施了一礼,轻声道:“杨姨娘!丽质告退。”杨妃回道:“丽质好好照顾妹妹。”长乐公主轻应一声,招呼小兕子和城阳来到自己身边,一手一个拉着两个小不点离开。

夏竹这时也跑了回来,她的额头上挂着汗珠,气喘吁吁的,双手艰难地拖着那面镜子。

“娘娘!”夏竹终于跑到了长孙皇后面前,她的声音因为奔跑而有些发颤。

长孙皇后连忙接过镜子,快步走到杨妃身边,温柔地说道:“杨妃妹妹,这面镜子送给你,希望你会喜欢。”

杨妃微笑着点点头,双手接过镜子,轻声说道:“姐姐,谢谢你。”

长孙皇后接着说:“妹妹,你放心,我回头会叫人移栽一些花草过来,让你的花园里重新开满鲜花。”

杨妃感激地看了长孙皇后一眼,“姐姐,你真好。”

就在这时,杨妃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镜面,她突然惊讶地发现,尽管此时天色己经渐渐暗下来了,但镜子里的景物却依然如此清晰,就好像是倒映在上面一样。

“这……”杨妃不禁有些迟疑。

然而,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长孙皇后便笑着说道:“妹妹,这可是一面神奇的镜子呢,它能让你看到最美丽的景象。”

杨妃听了,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她激动地把镜子紧紧抱在怀里,说道:“姐姐,谢谢你!这镜子真是太漂亮了!” 眼中闪烁着惊喜与好奇的光芒,双手轻轻着镜子的边缘,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李世民见此情景,也不禁被吸引过来,他一脸兴趣地走到杨妃身边,好奇地打量着那面镜子,心中暗自思忖着这镜子究竟有何特别之处,竟然能让杨妃如此动容。

杨妃见李世民对镜子感兴趣,便主动将镜子递给了他,说道:“陛下,您也看看这面镜子吧。”

李世民接了过来观看,只见镜中人面庞轮廓分明,线条刚硬又不失柔和,彰显着久经沙场的坚毅与果敢 。双眸深邃而锐利,幽黑中透着洞悉一切的睿智,仿佛能看穿人心的幽微。他那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抿起,带着上位者不怒自威的气势。两鬓的头发乌黑浓密,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胡须卷曲且长,为他增添了几分成熟稳重的韵味,

李世民的思绪不禁飘远,回想起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从年少时随父起兵,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面对敌军的刀枪剑雨,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虎牢关之战,以少胜多,生擒窦建德,那是何等的豪迈与畅快。再到玄武门之变,生死抉择间,他以果敢的决断奠定了大唐的未来。

他又想到登基之后,每日在太极殿内处理政务,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贤臣商讨治国方略。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他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懈怠。推行科举制,让天下有才之士皆能为朝廷所用;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大唐在他的治理下,西海升平,万邦来朝 。

“二郎在想什么哪?”长孙皇后出声打断了李世民的沉思。

李世民回过神来,轻轻叹了口气,将镜子递还给杨妃,说道:“不过是想起了些过往。这些年,风风雨雨,如今终于平稳些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眼神望向远方,似乎还沉浸在那些波澜壮阔的岁月里。

长孙皇后轻轻起身,走到李世民身边,温柔地说道:“二郎,这些年你为了大唐,殚精竭虑。如今盛世初现,也该多休息休息了。” 她的眼神中满是心疼与关切。

“大家!长孙尚书,房相,程大人太极殿求见。”张阿南急步来到李世民躬身说道。

李世民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旋即又恢复了那副沉稳的模样,他转头看向长孙皇后与杨妃,眼中满是歉意,“皇后,杨妃,朕又得去处理政务了。”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温柔地说道:“二郎放心去吧,国事为重。”

李世民转身带着张阿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