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暗潮汹涌

尔晴大闹一场后,魏璎珞与傅恒之间的感情被迫按下了暂停键。魏璎珞深知,在这深宫中,儿女情长只能暂放一旁,否则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可她没想到,尔晴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变本加厉地策划着针对她的阴谋。

尔晴找到内务府的李玉,暗中塞给他一包金银,娇声道:“李总管,您可得帮帮妹妹。那魏璎珞实在可恶,三番五次勾引傅恒侍卫,妹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您要是能帮我教训教训她,妹妹日后必有重谢。”

李玉看着手中沉甸甸的金银,眯起眼睛笑道:“姑姑放心,那魏璎珞本就与我有过节,这次我定叫她知道厉害。”

没过几日,魏璎珞便接到内务府的通知,要她去承担一项极为艰巨的绣制任务——为皇上新制的龙袍绣上十二章纹。这十二章纹图案复杂、针法讲究,且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是杀头之罪。魏璎珞心中明白,这定是李玉受尔晴指使故意为难她,但她不能退缩,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

回到绣坊,魏璎珞便开始日夜钻研针法、挑选丝线。魏璎宁看着妹妹疲惫的模样,心疼不己:“珞珞,这任务如此艰难,又不知是不是陷阱,你可要小心啊。”

魏璎珞强笑着安慰姐姐:“姐姐放心,我会小心的。这宫中想要我倒下的人不少,我若连这都扛不住,以后还怎么立足。”

然而,困难远比她想象的更多。在绣制过程中,她的绣针总是莫名其妙地折断,丝线也常常出现打结、断裂的情况。魏璎珞心中清楚,这又是有人在暗中使坏。她没有声张,而是默默更换工具,更加小心地继续绣制。

与此同时,尔晴在宫中西处散布谣言,说魏璎珞不自量力,接下龙袍绣制任务却根本无法完成,到时候定会连累整个绣坊。这些谣言让绣坊里人心惶惶,其他绣女看魏璎珞的眼神也充满了担忧和不满。

面对重重压力,魏璎珞咬紧牙关,凭借着精湛的绣艺和顽强的毅力,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龙袍上十二章纹的绣制。当她将完工的龙袍呈给内务府查验时,李玉和尔晴都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魏璎珞竟真的成功了。

李玉虽心中不甘,但也挑不出毛病,只能勉强验收通过。魏璎珞看着他们吃瘪的样子,心中暗喜,可她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的暗潮只会更加汹涌……

魏璎珞成功完成龙袍绣制任务后,名声在宫中愈发响亮。但这也让她成为了更多人的眼中钉。就在她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时,新的危机又悄然降临。

不知从何处传出消息,说魏璎珞在绣制龙袍时曾有不敬之举,私下议论皇上的喜好。这消息很快传到了乾隆皇帝的耳中。龙颜大怒的乾隆当即下令,要彻查此事,若情况属实,定不轻饶。

魏璎珞得知消息后,如遭雷击,她明白这又是一场有预谋的陷害。可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一时间心急如焚。

就在她孤立无援之时,富察皇后向她伸出了援手。富察皇后深知魏璎珞的为人,坚信她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她亲自面见乾隆,为魏璎珞求情:“皇上,魏璎珞在宫中一首尽心尽力,从未有过不轨之心。此次之事,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还望皇上明察。”

乾隆看着富察皇后,神色稍缓:“皇后,此事关乎皇家颜面,朕不能轻易放过。若她真的无辜,朕自会还她清白;若她有罪,朕也绝不姑息。”

富察皇后微微颔首:“皇上圣明。臣妾愿与皇上一同彻查此事,定要找出幕后黑手,还魏璎珞一个公道。”

在富察皇后的坚持下,乾隆同意彻查。皇后安排心腹太监和宫女西处打听消息,寻找证据。经过一番仔细的调查,终于发现,这一切都是尔晴联合一个与魏璎珞有过节的小太监所为。他们为了陷害魏璎珞,编造了谎言并西处传播。

真相大白后,乾隆勃然大怒,下令严惩尔晴和那个小太监。尔晴被重责二十大板,降为粗使宫女;小太监则被赶出了宫。

魏璎珞得知是富察皇后救了自己,心中感激涕零。她来到长春宫,跪在皇后面前:“娘娘大恩,奴婢无以为报。日后定当更加尽心尽力,为娘娘效力。”

富察皇后微笑着扶起她:“起来吧,本宫相信你是无辜的。在这宫中,你要学会保护自己,切莫再让那些小人有机可乘。”

经此一事,魏璎珞对富察皇后更加感恩戴德,也更加明白,在这充满险恶的宫中,有一位贵人相助是多么重要。同时,她也暗暗发誓,要更加小心谨慎,绝不再让自己陷入这样的险境。

第十六章:姐妹情深

经历了一连串的风波后,魏璎珞和魏璎宁姐妹俩的感情愈发深厚。她们深知在这宫中,唯有彼此是最坚实的依靠。

一日,魏璎宁突然染上了风寒,在这宫中,一旦生病便极为麻烦,不仅缺医少药,而且稍有不慎还会被人趁机陷害。魏璎珞心急如焚,她先是向皇后禀明情况,皇后念在她姐妹俩一首尽心尽力的份上,特批了一些珍贵的药材。

魏璎珞亲自煎药,日夜守在姐姐床边,悉心照料。她用手帕沾了温水,轻轻擦拭着姐姐滚烫的额头,眼中满是担忧:“姐姐,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妹妹不能没有你。”

魏璎宁微微睁开眼睛,看着妹妹憔悴的模样,心中感动不己:“珞珞,姐姐没事,别担心。你为姐姐操劳,可别累坏了自己。”

然而,魏璎宁的病情并未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魏璎珞西处打听治病的良方,甚至偷偷出宫,去民间寻找有名的郎中。她带着郎中开的药方,小心翼翼地回到宫中,按照方子为姐姐熬药。

在魏璎珞的悉心照料下,魏璎宁的病情终于有了起色,逐渐好转起来。当魏璎宁能起身下床时,姐妹俩相拥而泣。

魏璎宁拉着妹妹的手说:“珞珞,这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姐姐这条命可就没了。”

魏璎珞笑着说:“姐姐说什么呢,您是我在这世上最亲的人,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您出事。只要姐姐好好的,妹妹做什么都值得。”

经过这次生病,魏璎宁更加珍惜与妹妹在一起的时光,她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不能再让妹妹为自己操心。而魏璎珞,也从这次经历中深刻体会到,在这宫中,亲情是多么的珍贵,她一定要守护好姐姐,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姐妹情。

与此同时,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也因为这次姐妹间的深厚情谊而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尊重,一些曾经对她们有敌意的宫女太监,也渐渐改变了看法,对她们多了几分敬佩。

随着天气转暖,宫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旨在增进后宫嫔妃与皇室宗亲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展现宫中才女们的风采。富察皇后作为后宫之主,自然要精心筹备此事。她特意安排魏璎珞和魏璎宁参与诗会的布置工作,从场地的装饰到茶点的准备,姐妹俩都尽心尽力。

诗会当日,宫中的嫔妃们身着华服,纷纷来到花园中的诗会现场。花园里布置得美轮美奂,花团锦簇,亭台楼阁间挂满了彩灯,宛如仙境。

诗会开始,众人先是欣赏了一些宫廷乐师演奏的优美乐曲,随后便进入了吟诗环节。嫔妃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才情,吟出一首首优美的诗词。

就在大家沉浸在诗词的美妙之中时,突然,一位常在站起来,挑衅地看着富察皇后身边的魏璎珞说道:“听闻魏姑娘不仅绣艺精湛,还颇通文墨,今日诗会,不如也来展示展示?”

众人的目光顿时都集中在了魏璎珞身上。魏璎珞微微一愣,但很快便镇定下来。她知道,这是有人故意刁难,若不应战,定会被人嘲笑胆小怯懦;若应战,稍有不慎便会出丑。

富察皇后看着魏璎珞,微微点头,眼神中满是鼓励。魏璎珞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场地中央,思索片刻后,吟道:“宫闱深深锁春秋,繁花点点意难休。莫叹红颜多薄命,才情自在心中留。”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诗词意境深远,众人听后都不禁纷纷点头称赞。就连一向挑剔的贵妃也忍不住说道:“没想到这魏姑娘还真有几分才情。”

然而,那位刁难她的常在却并不甘心,又说道:“一首诗而己,说不定是碰巧。魏姑娘,敢不敢以这园中牡丹为题,再吟一首?”

魏璎珞嘴角微微上扬,自信地说道:“有何不敢。” 稍作停顿后,她又吟道:“牡丹娇艳绽园中,国色天香韵不同。笑看风云多变幻,独守高洁傲苍穹。”

此诗一出,全场皆惊,众人纷纷鼓掌叫好。富察皇后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位常在见状,只好灰溜溜地坐下,不再言语。

通过这次诗会,魏璎珞在宫中的名声更加响亮,也让更多人见识到了她的多才多艺。但她明白,这在为她带来荣耀的同时,也会招来更多的嫉妒和敌意,未来在宫中的路,依然充满挑战……

第十八章:神秘访客

诗会过后,魏璎珞在宫中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暗流仍在涌动。一日深夜,魏璎珞正在熟睡,突然被一阵轻微的叩窗声惊醒。她警觉地起身,透过窗户缝隙望去,只见一个黑影在窗外一闪而过。

魏璎珞心中一惊,赶忙披上衣服,悄悄打开门,追了出去。在一条幽静的小巷中,她终于追上了那个黑影。借着微弱的月光,她看清了来人竟是一位神秘的老妇人。

老妇人看着她,目光深邃:“姑娘,莫要惊慌,我并无恶意。我此番前来,是有要事相告。”

魏璎珞警惕地问道:“你是谁?有何事要告诉我?”

老妇人缓缓说道:“我乃宫中的一位隐者,知晓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姑娘,你可知,你和你姐姐的身世,并非你们所认为的那般简单。”

魏璎珞心中一震:“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和姐姐的身世有什么问题?”

老妇人接着说:“你们的母亲,当年在宫中也曾是风云人物。她与先皇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渊源,只是后来不知为何,突然离宫,隐姓埋名。但她的存在,始终是某些人的心头大患。如今,那些人察觉到了你们的存在,恐怕不会轻易放过你们。”

魏璎珞听得目瞪口呆:“您说的是真的?可我母亲从未跟我们提起过这些。那我们该怎么办?”

老妇人叹了口气:“姑娘,我能告知你的也只有这些。接下来,你们要更加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轻信他人。或许,在适当的时候,去寻找你母亲当年在宫中的旧物,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说完,老妇人便转身离去,消失在夜色中。魏璎珞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思绪万千。她不知道老妇人的话是真是假,但她明白,若这是真的,那她和姐姐在宫中的处境将更加危险。

回到房间后,魏璎珞一夜未眠。她反复思索着老妇人的话,心中暗暗决定,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自己和姐姐的身世,同时也要更加小心地守护好自己和姐姐,不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