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将刘琦请进船中叙谈。
简雍自外入于船内,向刘备禀道:“主公,前方江面之上,诸多战船一字排开,乘风疾驶而来。”
刘备与刘琦闻之,皆大惊失色。
刘琦说道:“江夏之兵马,吾皆携之至此,前方战船,断非出自江夏,莫不是东吴之军?”
刘琦心急如焚,慌然道:“此当如何是好?”
刘备与刘琦望向那列船只,便见一艘船头立着一名男子,其手持羽扇,头戴纶巾。
那人,正是诸葛孔明先生。
孔明身后,还站着孙乾。
待孔明所乘之船,与刘备等人所在之船会合之时。
刘备赶忙将孔明迎至船上,开口问道:“孔明,汝缘何在此处?”
孔明说道:“吾抵达江夏后,便先令云长领军于汉津上岸。吾心忖曹操定会追逼主公,料想主公不会自江陵前来。”
孔明接着说道:“如此情形下,主公势必会从汉津依傍着江岸而行,故而亮才让公子先领军前来接应。而我便前往夏口,发动夏口所有兵马,赶来相助。”
刘备听闻,不禁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赞叹有加。
而诸葛亮为人谦逊,毫无自傲之态,给人一种平易近人之感。
诸葛亮随刘备步入船舱,听刘备讲述起从樊城败逃的经过,那过程惊险万分。
待诸葛亮听闻赵云单枪匹马救阿斗,且还有赵云一位师弟,与赵云一道于曹军阵中拼杀,甚至连受伤的糜夫人也被救了出来。
诸葛亮不禁心生好奇:子龙竟还有个师弟?怎的我从未听他说起过?
能与赵云一同身负重任,在敌军阵营里往返拼杀,还能平安归来。
由此可见,这赵云的师弟绝非寻常之辈,定是那一等一的猛将。
张飞此时插言道:“哎,军师呐,还有哩!方才那曹贼领军追来,子龙与静之两箭震慑住曹军,那童静之更是厉害非常,险些就把那李典斩落马下。
要不是张郃赶忙来救,估摸现在李典早成了枪下冤魂咯。”
说着,张飞搓了搓手,言道:“待局势安定下来,俺定要与那童静之切磋一二,想来定是个难得的好对手。”
关羽立于刘备身后,不动声色地轻抚着美髯,下巴微微扬起。
他虽未言语,可那心思与张飞并无二致,亦是有些技痒难耐。
诸葛亮见赵云不在船中,遂问道:“主公,不知子龙去往何处了?”
刘备答道:“哦,子龙与静之难得碰面,此刻正在船尾叙旧呢。”
几人闲谈了一阵,便转而说起正事,商议该如何抵御曹操。
刘备向诸葛亮发问:“军师,如今这情形,我等该如何谋划部署,以抵御那曹贼啊?”
诸葛亮依旧神色镇定,从容说道:“主公无需忧虑。
那夏口城可凭借险要地势坚守,且城中钱粮富足,足以长期固守。
而刘琦公子可带兵返回江夏,整顿兵马器械,如此夏口与江夏成犄角之势,便可抵御曹操。
倘若都聚于江夏,届时恐势单力薄,难以成事。”
刘琦开口说道:“军师所言甚是在理,不过某尚有一想法,想请叔父前往江夏,先行整顿兵马,待诸事完备,再奔赴夏口,亦为时不晚。”
刘备听闻刘琦此说,点头同意道:“贤侄所言在理,理应如此。”
刘备即令关羽率五千兵马奔赴夏口,而他自己则携孔明等人,随着刘琦一同往江夏而去。
在去往江夏的路途之中,童乐算是结识了刘备的创业班底,诸如孔明、张飞、关羽、孙乾、简雍等人。
尤其是孔明,总让童乐觉着其智谋深邃,仿若无底之渊。
孔明对童乐这年轻后生亦是颇感兴趣,时不时便与童乐聊上几句。
交谈间,孔明发觉这赵云的师弟,虽乍看有些憨首木讷,然话语之中,却不时能吐出鞭辟入里之词。
由此可见,此人胸藏大智,只是不轻易外露,实乃大智若愚之辈啊。
孔明向童乐发问:“静之,你觉得我等主公可挡得住曹操?”
童乐微微一笑,对着孔明拱手行礼,说道:“有军师在此运筹帷幄,皇叔自当挡得住曹操。”
孔明听闻,不禁被逗得一笑,手中羽扇轻摇几下,说道:“静之,无需打趣,但说真心话便是。”
童乐思索片刻,说道:“挡一时尚可,然绝非长久之计。若仅于江夏与夏口抵御,待曹操根基稳固、大势既定,届时又当如何抵挡?怕是根本抵挡不住啊。”
诸葛亮并未觉此言有何特别新奇之处,遂示意童乐:“但说无妨,继续讲来。”
童乐不禁“啊”了一声,说道:“诸葛先生,您所问之事,我己然回答完毕啦。”
诸葛亮微微一怔,旋即又被逗得笑了起来,说道:“那我再问你一事,若主公欲发展壮大,进而抗衡曹操,可有什么良策?”
童乐挠了挠头,模样憨态可掬,说道:“诸葛先生,在下不过一介粗人,哪晓得什么良策。想来先生智谋超群,腹中早有定计,何苦拿我打趣呢。”
诸葛亮便不再追问。
他心里明白,童乐此刻尚未归附刘备,心中有所顾虑也属正常。
对此,诸葛亮深以为然,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
船只行至江夏靠岸后,刘琦赶忙为刘备一行人妥善安排了住处,又特地设宴,热情款待众人。
宴席上,宾主尽欢。
夜间,赵云与童乐同榻而卧,皆无睡意。
赵云静静聆听童乐讲述这过去十余年,他与师父童渊的生活点滴。
不知不觉间,赵云眼角己潸然落下两行清泪。
童渊一生收有西个弟子,到头来,能在床前侍奉尽孝的,唯有童乐。
赵云心中满是愧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己却未能在师傅跟前尽孝,这着实令赵云痛心难安。
童乐见状忙说道:“师兄切莫愧疚。
师兄一心匡扶汉室,行的是大义之事,存的是大忠之心,或许此等作为,便是对师父最大的孝道了。”
赵云感慨道:“小师弟,你当真是个体己人。师父有你在旁陪伴,想来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