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卧龙凤雏皆入玄德怀抱

张飞问众官吏:“你等县令何在?”

有同僚答曰:“庞县令自到任至今,约有百日。

县中事务,他概不理会,每日只知饮酒,从早至晚皆醉醺醺的。

今日宿醉未醒,尚卧于床榻之上呢。”

张飞闻之,怒不可遏,欲往县衙拿住庞统。

孙乾忙道:“翼德稍安勿躁,这庞士元乃才智出众之人,不可轻视。

且先至县衙问个明白,若其行事确实无理,再治罪不迟。”

张飞依言,来到县衙,于正厅落座,传令将县令带来相见。

不多时,庞统衣冠不整,带着醉意晃晃悠悠走出。

张飞见状,心头火起,质问庞统:“我大哥让你做这县宰,你怎敢将县中事务荒废?”

庞统醉眼朦胧,笑道:“将军且说,我荒废了何事?”

张飞道:“你到任都一百多天了,整日醉醺醺的,政事岂会不废?”

庞统浑不在意,说道:“这不过百里小县,些许公务,有何难断?将军稍等,待我处置完便是。”

说罢,拿着酒葫芦唤来公吏,将这百余日积压的公务尽数取来处理。

官吏们赶忙抱着案卷上堂,告状的、被告之人,皆跪于阶下。

庞统一边饮酒,一边着手批断,口中宣判发落,耳中听着讼词,是非曲首,判得明明白白。

处理事务有条有理,丝毫不差。

围观百姓见状,无不心服口服,对庞统钦佩有加。

张飞在一旁瞧得目瞪口呆,心下暗忖:“这厮还真有几分本事,虽说狂傲了些,可这理政能耐着实厉害。”

不出半日,庞统便将这积压百余日之事,尽皆断完。

言罢,将手中之笔掷于地上,而后对张飞道:“将军,你所言荒废之事,如今何在?

似曹操、孙权这等人物,在我眼中,亦不过如观掌上纹路一般。

这区区百里小县,又岂值得我挂怀?”

张飞这下算是被庞统彻底折服,赶忙离席说道:“先生有此大才,翼德实在失礼,多有得罪。

此事我必一五一十向兄长禀明,竭力举荐先生。”

这时,庞统拿出鲁肃所写荐书。

张飞见了,问道:“先生缘何不在先前就将这荐书呈与我大哥?”

庞统道:“彼时若拿出,恐皇叔以为我仅凭他人举荐,方谋得差事。”

张飞看向孙乾道:“多亏听了公之言,不然险些错失大贤!”

言罢,张飞急忙辞别庞统,赶回荆州面见刘备。

张飞将庞统之才具详细说与刘备,刘备听罢,大惊道:“哎呀,怠慢大贤,此乃我之过错呀!”

张飞又把鲁肃写给庞统的举荐书信呈给刘备,刘备接过,拆开观瞧。

信中写道:“庞士元绝非仅能治理百里小县之材,若使他担任治中、别驾之类重任,方能一展其非凡才略。

倘若仅以貌取人,恐怕有负其学识,最终令其为他人所用,实在可惜呀。”

刘备看完,不禁连连嗟叹。

在此时,门吏入内禀报,称孔明先生归来。

刘备赶忙前去迎接。

二人见礼己毕,诸葛亮问刘备:“士元近况如何?”

刘备道:“近来他在治理耒阳县,却好酒误事。”

孔明听闻,笑道:“士元绝非只堪治理百里小县之人,其胸中才学,较我强过十倍。

我曾写举荐信予士元,他可曾呈与主公过目?”

刘备答:“今日翼德从耒阳县返回,我才晓得鲁子敬给庞士元写了举荐信,的确未曾见到先生所写那封。”

诸葛亮道:“这般大贤之人,若只任小职,常常借酒装糊涂,对世事心生倦怠。”

刘备自知怠慢了庞统,遂道:“若不是翼德归来告知,我险些错失一位大贤啊!”

刘备赶忙差张飞再往耒阳县,务必将庞统请至荆州。

待张飞与庞统返回荆州,刘备赶忙下阶请罪,对着庞统道:“多有怠慢先生,还望先生海涵。”

庞统急忙扶住刘备,又取出孔明所写举荐书呈与刘备。

刘备拆开观之,只见上面写道:“凤雏到日,宜即重用。”

刘备大喜,道:“昔日司马德操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如今我刘玄德二者皆得,这复兴汉室大业,终是有望了!”

当下,刘备便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使其与诸葛亮一同参赞方略,操演教练军事,听候调遣征伐。

许昌城内,有人向曹操禀报道:“启禀丞相,刘备如今得了诸葛亮、庞统为谋士,正在荆州招兵买马,囤积粮草,还与东吴结为联盟,怕是早晚要兴兵北伐。”

曹操闻此,遂召集众谋士,商议南征事宜。

荀攸听闻曹操有意南征,进言道:“如今我军刚遭赤壁大败,此时南征,恐非良策。

莫若用离间之计,挑起东吴与刘备之矛盾。

待其生变,我军可先取孙权,再图刘备。”

曹操道:“话虽如此,然我忧虑南征之际,西凉马腾趁机偷袭许都。

先前赤壁之时,军中便有西凉入寇传言,如今看来,不可不防啊。”

荀攸道:“以在下愚见,可降诏加封马腾为征南将军,令其征讨孙权,借此由头将他诱至京师,而后除之。

如此,我军南征时,西凉隐患便得以消除。”

曹操闻罢,觉此计甚妙,当日便差人携诏书前往西凉,传召马腾。

马腾接诏后,与长子马超商议道:“自吾与董承受衣带诏,同刘备约定共讨曹贼。

奈何董承不幸遇害,刘玄德亦屡战不利。

如今我等僻处西凉,无力助玄德。

近日听闻玄德己得荆州,吾觉是该与之相互呼应。

可此刻曹操却下诏召我前往许昌,不知是何用意?”

马超沉思片刻,说道:“曹操以天子诏令传召父亲,若不去许昌,曹操定会以抗命之名责难于我等,届时我等必成叛臣。

父亲何不顺水推舟,奉诏前往京师,于京师之中见机行事,或能为刘玄德谋取些许益处。”

马腾侄子马岱却觉此举不妥,赶忙劝谏马腾:“曹操向来居心险恶,叔父若去许都,只怕会遭他毒手。”

马超却道:“若那曹贼胆敢加害父亲,孩儿愿尽起西凉兵马,杀进许昌,为天下除去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