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 章 变脸王

吴国太闻孙权此言,愈发恼怒,指着孙权质问道:“吾且问你,尚香生产之际,你为何遣周瑜、陆逊兵临豫章?她乃你亲妹,你怎就如此铁石心肠?”

孙权长跪不起,抬头首视吴国太,眼中满是无奈与坚定,道:“母亲,孩儿此举,实皆为东吴大业着想。尚香虽为孩儿亲妹,然她既己嫁与童乐,便身属蜀汉。如今局势,孙刘之间,明争暗斗不断,豫章郡战略要地,关乎东吴存亡。”

吴国太怒目圆睁,打断孙权话语:“难道亲妹与外孙之安危,竟抵不过区区豫章郡?你于心何忍!”

孙权叩首于地,沉痛道:“母亲,孩儿亦非无情之人,尚香与外孙,孩儿岂会不挂怀?但身为东吴之主,肩负万千臣民之重责,不能仅顾私情。”

孙权缓缓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远方,继续道:“若因尚香一人,而弃豫章于不顾,日后蜀汉以此为据点,步步紧逼,东吴危矣。孩儿所思,乃整个东吴之未来,不能因儿女情长,置江东父老于水火。”

吴国太听孙权所言,虽心中仍有怨愤,却也知孙权所言并非无理。

长叹一声,坐于榻上,神色黯然:“你既有此考量,为娘又能如何?只是苦了尚香与那刚出生的孩儿。”

孙权转过身,再次拜倒在吴国太面前:“母亲宽心,孩儿日后定寻机会,弥补尚香。还望母亲能体谅孩儿为东吴之难处。”

孙权言辞恳切,面上满是愤懑之色,接着说道:“母亲且看,当初若不是童乐从中作梗,长沙之地何以沦丧?豫章又怎会落入他人之手?乃至庐陵郡、交州诸地,亦因童乐之故,接连失去。”

“童乐此人,智勇兼备,为蜀汉出谋划策,屡屡与我江东作对。他助刘备扩张势力,步步蚕食我江东疆土。长沙一战,童乐巧用奇谋,致使我军损兵折将,城池失守。豫章之失,亦是他精心布局,令我军防不胜防。庐陵、交州等地,皆因他的谋划,陷入蜀汉掌控。”

“尚香虽为我妹,可童乐所作所为,实乃我江东大敌。孩儿身为东吴之主,不能因亲情而忘却江东基业之重。若不设法夺回失地,何以面对江东列祖列宗,又何以向江东百姓交代?”孙权神情严肃,言语铿锵有力。

“母亲,孩儿并非不顾尚香安危,实是这天下纷争,非你死便是我亡。若不趁此时机,设法应对童乐,收复失地,东吴危在旦夕。还望母亲能理解孩儿的苦衷,以江东大局为重。”

孙权再次躬身拜倒,恳请吴国太谅解。

吴国太听闻孙权所言,心中虽仍有不忍,但也深知局势严峻,沉默良久,终是无奈叹道:“罢了,罢了,你既己如此决断,为娘也不再强求。只是望你行事之时,能尽量周全,莫要让尚香太过为难。”

孙权重重点头,道:“孩儿定当谨记母亲教诲。”

吴国太离去后,孙权面上神情骤变,刹那间,满眼怨毒尽显。他紧攥双拳,关节泛白,心中恨意如熊熊烈火般燃烧。

孙权恨童乐,此人身为蜀汉将领,谋略过人且武艺高强,在诸多战事中,屡屡使东吴陷入困境。

童乐助蜀汉攻城略地,让孙权眼睁睁看着长沙、豫章、庐陵郡及交州等地,如流水般从东吴版图上失去,致使东吴疆土缩减,实力受损,孙权对其可谓恨之入骨。

而对孙尚香,孙权亦难掩恨意。

她虽为自己胞妹,却嫁与童乐,立场偏向蜀汉。

在孙权心中,孙尚香此举无异于背叛江东。

每逢想到因孙尚香与童乐的姻亲关系,致使东吴在与蜀汉的博弈中,诸多掣肘,孙权便怒从中来。

他觉得孙尚香不顾东吴利益,全然忘却身为江东之女的责任,让自己在处理孙刘关系时,多有顾忌,无法大展拳脚。

此刻的孙权,在这空荡荡的殿内,任由恨意肆意蔓延。

他暗暗发誓,定要设法除去童乐这心头大患,也要让孙尚香明白,背离江东将会付出何等惨痛的代价,以雪东吴之耻,夺回失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