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乐内心痛苦挣扎,深知此刻局势两难。
一边是难产命悬一线的爱妻,一边是关乎万千将士与家国安危的重任。
稍作权衡,他强压内心如焚的焦急,对暗卫沉声道:“你且回府,时刻留意夫人状况,一有动静,速来报我。”
暗卫面露难色,急道:“将军,夫人此刻危在旦夕,您……”
童乐抬手打断,目光坚定又透着一丝悲戚,道:“我亦心系夫人,但我若离去,东吴周瑜、陆逊二人恐趁机生事,危及家国。我既在此,便要尽守土之责。你回去告知夫人,我……我定不负她。”
暗卫无奈,只得领命,飞身上马,疾驰回府。
童乐望着暗卫远去的背影,双拳紧握,眼眶泛红。
他转身回营,表面强装镇定,继续部署防务,可心中却一刻也未曾放下难产的孙尚香,每分每秒都备受煎熬。
陆逊瞧出童乐神色有异,猜出几分缘由,不禁冷笑道:“童乐,郡主此刻莫不是正遭难产之苦?将军果真是大义之人呐,为守这豫章城,竟忍心不顾郡主与腹中孩儿安危,当真是叫陆逊佩服不己。”
童乐心中本就焦急万分,又遭陆逊这般嘲讽,顿时怒目圆睁,大声喝道:“陆逊!你不过是我手下败将,还有何颜面在此冷言冷语、逞口舌之快!我守豫章,乃为家国大义,岂是你能懂的!”
陆逊却不恼,悠悠道:“家国大义?恐怕是将军另有盘算吧。郡主于生死间挣扎,将军却能稳坐于此,这份‘定力’,实非常人可比。”
童乐气得浑身发抖,拔剑而出,厉声道:“陆逊,休要再挑衅!你若敢动,我定叫你有来无回!”
恰在童乐与陆逊剑拔弩张之时,一军士匆忙奔至周瑜身前,单膝跪地禀报道:“大都督,荆州关羽兵马有异动!”
周瑜神色一凛,当即挥手示意童乐与陆逊稍安,转头向军士问道:“细细说来,关羽兵马如何动静?”
军士赶忙回道:“启禀大都督,据探子来报,关羽己点齐兵马,似有出兵之势,但其行军方向尚未明晰。”
周瑜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关羽此时调动兵马,所图究竟为何?
是趁我与童乐对峙,欲突袭东吴,还是另有他谋?
陆逊听闻,亦神色凝重。
他与周瑜对视一眼,心中皆明白,关羽此举,必对当下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童乐虽仍心系孙尚香,但闻此消息,也不禁暂收怒火,意识到局势变得愈发复杂起来。
陆逊见周瑜神色略现动摇,赶忙趁热劝道:“大都督,依末将之见,关羽此番定是虚张声势。我东吴有甘宁等良将镇守江夏郡,关羽断然难以攻克。而眼下郡主正临生产之刻,童乐心神大乱,实乃我军攻打豫章的绝佳时机啊!若错失此机,待童乐回过神来,再想进取豫章,可就难了。”
周瑜手抚胡须,沉思片刻,道:“你所言虽有理,然关羽行事向来莫测,我等不可不防。
若贸然攻打豫章,关羽却趁机偷袭,我军恐腹背受敌。”
陆逊又道:“大都督,末将愿领一支人马,佯装抵御关羽,实则虚张声势,迷惑于他。大都督便可趁此时机,全力攻打豫章。如此,必能一举拿下豫章,再回师应对关羽,料他也难成气候。”
周瑜低头沉吟良久,权衡利弊。
一方面是陆逊所言攻打豫章的良机,另一方面是关羽兵马异动的潜在威胁。
最终,周瑜抬头,目光坚定道:“好,便依你之计!但切不可大意,务必小心行事。”
当下,周瑜与陆逊便开始商议具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