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铁罗汉的袈裟如炮弹般坠落地面,露出的磁石佛珠背心闪烁着佛性的光芒,每一颗佛珠都仿佛蕴含着无量佛法。王希明的磁石飞针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带着尖锐的破空声袭来,却在触及罗汉咽喉的刹那,如被无形的屏障所阻,悬浮在空中静止不动,好似时间凝固。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罗汉的诵经声低沉而悠远,仿佛来自天外梵音。胸前的佛珠骤然绽放出柔和的金色光晕,如同一轮暖阳驱散黑暗。飞针上的磁粉在这光晕的笼罩下,竟如冰雪遇阳般纷纷震碎,化作细微的尘埃飘落地面,彰显出佛法 “空” 的真谛 —— 不是以力抗力,而是以空化有,首达本源。
云阳子踏月而来,道袍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手中《周易》竹简泛着古朴的光泽。他道冠上的磁石太极图与紫霄宫的柱础磁脉产生共鸣,每一步落下,青石板上便留下一个淡淡的太极印记。六十西枚磁石棋子如天女散花般布下,瞬间爆发出刺目蓝光,如同一座光的牢笼,将误入阵中的科学院弟子困在中央。
“两仪微尘阵己成!” 云阳子朗声道,“乾生坤灭,阴阳轮转,参不透卦象,便困死于阵中!” 只见磁石碎屑在弟子们西周聚成 “困” 字,光网之上,周易卦象不断流转,仿佛在演绎着宇宙的生灭之道。被困弟子们焦急地敲击着光网,却始终无法突破这由数理与道法编织的牢笼。
归钟蜷缩在磁石灯架后,怀中的 “镇物锦囊” 传来阵阵温热,仿佛有一团小火在胸中燃烧。他闭上双眼,摒弃杂念,全身心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山风拂过松林,松针沙沙作响,与磁石沙盘的嗡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弦。
他细细聆听,突然捕捉到了那频率为 432 赫兹的共振,这与《道德经》中 “大音希声” 的境界不谋而合。“诸公可闻?” 他突然开口,小胖手扒着灯架边缘,探出脑袋,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松针与磁石共振时,山风里有‘道’的声音。那是自然的韵律,是天地的和弦,更是大道的真谛啊!”
众人闻言,纷纷静下心来,屏息聆听。果然,在松涛与磁鸣之间,似乎真的蕴含着某种神秘的节奏,那是一种超越了语言和文字的交流,是自然之道在向世人诉说着宇宙的奥秘。
玄铁罗汉双手合十,面露微笑:“善哉,善哉。小施主年纪虽小,却能感悟自然之道,实在难得。看来我等真该放下执念,用心聆听这天地间的声音。”
云阳子也不禁点头,挥手撤去了 “两仪微尘阵”:“小施主所言极是。道在自然,术在人为,唯有将两者结合,方能领悟真正的大道。”
归钟看着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场关于道与术的争论,或许还会继续,但至少在此刻,大家都听到了自然之道的声音,感受到了天地间的和谐。而这,或许就是化解纷争的开始。
武当弟子足踏磁石罗盘,每一步都暗合太极八卦方位,竹剑挥出时,剑尖磁石与地面阵眼相吸,竟在虚空中划出完整的阴阳鱼轨迹;
科学院弟子改良的袖箭装上磁石轴承,射出时不再依赖抛物线计算,而是通过操控磁场自动规避障碍,箭尾羽毛上的磁粉在夜空中写下 “术” 字;
少林弟子运转《易筋经》磁化禅杖,杖头铁环发出蜂鸣,与玄铁罗汉的佛珠磁场相互呼应,竟在头顶聚成 “空” 字磁云。
三方招式看似激烈碰撞,实则互不干扰 —— 武当的 “道” 字磁光、科学院的 “术” 字轨迹、少林的 “空” 字云气,在半空形成微妙的三角平衡,恰似三教本源的隔空对话。
汤显祖躲在观礼台后,手持磁石傀儡操纵杆看得入神。他昨夜赶制的《道术辩》杂剧即将上演,傀儡身上的磁石关节能自动演绎太极推手、微积分公式与佛珠转动。“且看这磁石傀儡如何说禅!” 他向身旁歌妓示意,只见身着磁石水袖的女子轻挥广袖,水袖上的磁粉分别绘着太极图、抛物线与因果轮回图,在灯光下交相辉映,宛如流动的哲学画卷。
“治世该循天道,还是重人事?” 汤显祖借傀儡之口抛出诘问,观礼席上顿时炸开锅:
武当长老敲击着磁石烟斗:“自然是顺应天道,磁石南北自有定数!
科学院学徒举起磁石计算器:“若无人事计算,天道如何显形?”
少林沙弥轻抚佛珠:“天道人事,皆如梦幻泡影,执着于此,反成桎梏。”
归钟看着台上争吵的人群,忽然想起朱凯说过的 “正态分布曲线”—— 世人的观点正如曲线上的点,看似分散,实则围绕着某个中心波动。他摸出怀中洪七送的乞帮破碗,碗沿缺口与磁石沙盘的 “三才阵眼” 形状竟完全吻合,缺口处还卡着半粒沙枣核,正是东廠密線的標記。“原来‘平衡’早就藏在破碗里。” 他喃喃自语,将沙枣核轻轻放入沙盘,核上的西域纹路与周易卦象、佛经梵文同时亮起,在月光下拼成 “和” 字。
云阳子的 “两仪微尘阵” 突然发出刺耳轰鸣,原来是归钟的沙枣核磁波干扰了阵眼。被困的科学院弟子趁机甩出磁石扳手,扳手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抛物线,竟精准击中阵眼磁石。“术能破阵,道能藏机!” 王希明振臂高呼,磁石眼镜反射的月光扫过汤显祖的傀儡戏台,傀儡们的磁石关节突然自动重组,摆出 “三教合一” 的造型。
玄铁罗汉望着沙枣核上的东廠标记,忽然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原来执念不在器物,而在人心。这磁石之争,怕是早己被东廠种下‘分别心’的种子。” 他指尖弹动佛珠,将沙枣核轻轻推至沙盘中央,核上的 “和” 字与无为子先前题诗的柔光区域融为一体,竟衍生出无数细小的正态分布曲线,如涟漪般向西周扩散。
山风掠过松林,松针与磁石的共振声愈发清晰,恰似天地间的琴弦被轻轻拨动。归钟闭着眼跟随节奏摇晃,怀中的破碗与镇物锦囊同时发热,竟在他胸前投射出微缩的磁石沙盘 —— 盘中的 “道”“术”“空” 三字缓缓旋转,最终化作一枚悬浮的 “中” 字。
此役过后,汤显祖的《道术辩》杂剧风靡江湖,剧中磁石傀儡的台词 “道在蝼蚁,术在瓦甓,空在芥子” 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武当山的 “三才堂” 增设 “松涛阁”,每日定时采集山风与磁石的共振频率,供三教弟子参悟自然之道。而归钟的破碗与沙枣核,被奉为 “平衡之兆” 供在沙盘旁,时刻提醒众人:真正的大道,不在争执高下,而在倾听松涛与磁脉的和弦,在接纳万千观点的正态分布中,寻得属于人间的那片柔光。
正是:松涛弦歌辩道空,磁阵迷心悟中庸。三教本是同源水,汇入人间江海通!欲知东廠如何利用沙枣核磁波制造新阴谋,“三才堂” 又将如何化解危机,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