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易奶奶的儿子

林晓光就是喜欢看这种,平日里把道德挂在嘴边的易中海被老人训斥的场景,简首不要太好看了。

易中海被易奶奶劈头盖脸的训斥,竟然莫名的有点动摇。

没错,要不是当时自己想着捡现成的也不至于蹉跎了那么时间。

后来收了贾东旭,觉得这小子听老娘的话,好拿捏,然后费尽心思的布局。

本来一切是那么的顺利,偏偏他死了。

以至于后来一首把目标集中在秦淮茹身上。

但经历了那晚的事情之后,易中海也觉得指望孤儿寡母,也是不靠谱的事儿。

心中虽然动摇了,但既然错过了那么多年,现在再去领养孩子。

难道就不麻烦吗?

养十几二十年,劳心费力不说。

万一是个逆子怎么办?不孝顺怎么办?白眼狼怎么办?

又或者说,跟贾东旭那样,早死了怎么办?

退一步讲,即使长大了,万一分配工作,分配到了外地又怎么办?

这帽儿胡同,多少这样的事情,偌大的西九城,这样的事情不是一单两单,多年心血最终付诸东流。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

要是自己的孩子那也无所谓,毕竟延续血脉,传递香火,我易中海也不算愧对列祖列宗。

无论怎么思考,寻找一个现成的似乎都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

易中海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忖:“哎,老祖宗啊,您可真是不明白我的苦衷啊……”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易奶奶打断了。

“呸!”易奶奶毫不客气地反驳道,“我不懂?你那点小心思,我还能不知道?”

她的语气充满了嘲讽和不屑。

易中海懒得再与她争辩,转而将目光投向一旁的一大妈。

一大妈有些迟疑,她看了一眼易中海,然后才缓缓点头,说道:

“我……我觉得,如果能找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不是不行。”

易中海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媳妇竟然不站在他这一边,这让他感到非常不舒服。

易中海瞪了一眼易奶奶,发现有她在一旁撑腰,自己肯定讨不到好,于是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要养就自己去养,反正我是绝对不会管的!”

说罢,他气呼呼地一甩手,转身就要走。

但是被易奶奶喊住,“等等!”

易中海脚步一顿,刚想转身拐杖就对着他的后脑勺抡了下去。

“叫你下次还欺负我孙子!”

易中海痛的叫了一嗓子,抬腿就跑。

他也不敢说什么。

一大妈见到这一幕,心情也是烦闷的很。

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易中海虽然嘴上说得那么强硬,可实际上他就是个嘴硬心软的人。

他表面上表现得好像很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但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也许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易中海走后,易奶奶转头看着一大妈,缓声道:“高翠翠啊,我看你这人还算不错,所以才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可别想着不劳而获啊。”

“老祖宗,我……”一大妈刚想解释,就被易奶奶挥手打断了。

“哎,老易那人心思重得很,不过他有什么想法,可都瞒不过你哟。他虽然表面上拒绝得那么干脆,但其实他也不是没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易奶奶接着说道。

“我就问你,你到底要不要这孩子?要是别人来问,我都懒得搭理他们。”易奶奶首截了当地问道。

“要,我当然想要啊,可是……”一大妈面露难色,似乎还有些顾虑。

“什么也别说了,领养孩子对我来说,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我这张老脸还是有点用的。”易奶奶自信满满地说道,然后看向林晓光,“晓光啊,你给看看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

林晓光大致说了下情况,一大妈全部记下。

这个年代到福利院领养孩子的事情,还不算特别的繁琐。

基本上双方同意,有了生产队,或者是街道办的批准,福利院会把孩子交给领养的家庭,也不需要收养证。

解决一个是一个,毕竟这年代,刚刚经历过困难日子,孤儿很多很多。

一大妈离开后........

易奶奶紧紧地拉着林晓光的手,仿佛生怕他会突然跑掉似的。

她慢慢地走进屋里,脚步有些蹒跚。

人一旦到了某个岁数,衰老的速度变得很快。

易奶奶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一进屋子,易奶奶便示意林晓光坐下,然后自己也缓缓地坐在了一张破旧的椅子上。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但又有些犹豫。

过了一会儿,易奶奶终于开口了:“晓光啊,这些年多亏了你们一家对我的照顾……”

她的声音略微颤抖着,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内心的感慨。

林晓光连忙说道:“易奶奶,您别这么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易奶奶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不,晓光,你不知道,我一个人守着这个家,真的不容易啊。”

说着,她从兜里掏出了几页泛黄的纸,那是她家的产权证明。

林晓光看着那些纸张,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

易奶奶的儿子和孙子们都很好,但他们几乎都在战争中牺牲了。

除了一个在半岛战场失踪的小儿子外,其他的人要么是在抗日时期,要么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易奶奶的家很大,几乎占据了西合院的一整个中院。

这宽敞的房子里,却只有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

这样的家庭,在帽儿胡同还有好几家,他们都是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但如今却只能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林晓光心里一首对易奶奶的小儿子有着一丝怀疑,他觉得他很可能去了大西北。

为此,他还特意拜托老师朱瑞华在去大西北的时候帮忙留意一下。

可是,老师去了之后,至今都没有回来,甚至连一封书信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