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筹谋欲破局,鞠躬又尽瘁

李狗蛋回到分给他的那顶小小营帐,帐内陈设简陋得可怜,只有一张硬板床和一张案几。

这景象与他脑海深处丞相府那窗明几净、书卷满架的书房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他甩了甩头将那些不合时宜的记忆抛开,现在不是伤感怀旧的时候。

三天,他只有三天时间。

他几乎是扑到矮几前,摊开带来的几卷竹简和粗糙的麻纸。

时间紧迫,他必须同时推进两个计划。

“因粮于敌……”

他低声自语,脑中思绪飞速运转。

魏军主力压境,其粮草辎重必然有严密的保护和固定的转运路线。

邓艾用兵素以奇正相合著称,看似稳妥处或许暗藏杀机,看似破绽处又可能是诱敌之饵。

他闭上眼,前世与魏军交手的经验,对魏军将领用兵习惯的了解,此刻化作一幅幅模糊的地图和行军路线,在他脑海中交织、推演。

斥候如何渗透?突袭的兵力如何配置?

攻击哪个点最有可能得手,又能最大限度地打击敌军的同时确保我军全身而退?

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斟酌,他用木炭条在麻纸上飞快地勾勒着涂改着。

接着是那“特别的车子”。

木牛流马的精妙结构在他脑中清晰无比,

但他也清楚,以汉中目前的工匠水平和材料限制完全复刻根本不现实,更别说量产。

“必须简化!”

李狗蛋心中想道。

保留核心的省力机关,利用现有车轮、木材,设计出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的山路运输工具。

它不需要真的“自己走”,但必须能让一个士兵轻松推动数百斤的粮草,在泥泞、崎岖的道路上效率倍增。

他开始绘制草图,勾勒齿轮、杠杆、轮轴……

但十岁孩童的手腕力量和控制力实在有限,木炭条在他手中显得笨拙,画出的线条歪歪扭扭,远不如脑海中的图像那般精准流畅。

“唉……”

李狗蛋一声叹息,带着深深的无奈。

这身体,终究是个束缚。

第二天李狗蛋趁着一个间隙,悄悄溜达到堆放军械、修理器具的区域。

几个军匠正在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什么。

他凑到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老工匠身边,仰着头用孩童特有的好奇语气问道:“老伯伯,你们好厉害呀!这些坏掉的兵器都能修好吗?”

老工匠满脸油污,停下手里的活计看了看这个瘦小的孩子,咧嘴笑了笑道:“那是自然,咱们大汉军中的工匠,手艺还能差了?”

“那咱们营里最好的木匠,能做出多精巧的东西呀?”李狗蛋眨巴着眼睛,“比如,能自己转的小玩意儿?”

老工匠明显被李狗蛋的童言逗乐了。

“自己转的小玩意儿?木头疙瘩哪能自己转啊?不过咱们这儿的王师傅,手艺是真巧,做的车轮又圆又结实,寻常物件更不在话下。就是好木料和铁料不多,不然还能做得更好咧。”

“哦?咱们的铁料也不多了吗?”

李狗蛋故作惊讶的说道。

“打仗嘛,铁都要优先拿去做兵器、箭头了,能分给咱们修修补补的就不算少了。”

老工匠摇摇头说道,拿起锤子继续干活。

李狗蛋心中默默记下,看来材料确实是个大问题。

他道了声谢便转身离开,心中对改良运输工具的设计又有了新的调整。

夜深了,营帐内只有油灯还在燃烧。

姜维派出的斥候陆续带回一些零散的消息,大多指向魏军在某某山谷、某某渡口有粮草囤积。

姜维第一时间将这些情报送到了李狗蛋这里。

“狗蛋看看这些,斥候刚探回来的消息。”

姜维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也有一丝期待。

李狗蛋接过写着情报的布条,借着灯光仔细看着。

他眉头微蹙,将几份情报放在一起比对。

“大将军。”

他指着其中一份说道:“这个地方说粮草堆积如山,守备却只有两三百人,而且营寨扎得随意不像常备军所为,太显眼了。”

他又拿起另一份继续说道:“还有这里,靠近我军前沿运输便利,却说只有少量粮草,由重兵把守……这也太不合常理了。”

“邓艾为人用兵谨慎,虚实结合。这些过于明显的目标恐怕是诱饵。而真正的粮仓往往会设在意想不到、防守看似薄弱之处,但实际上有魏军快速支援或有险要地形依托。”

李狗蛋根据自己对邓艾行事风格的判断,结合斥候描述的地形、道路以及魏军可能的兵力部署,在心中排除了几个疑点,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个位于侧翼需要绕过一小片森林才能抵达的山坳。

那里地势隐蔽,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魏军主力大营,便于支援也便于撤退。

“这个地方,可能性最大。”

他用木炭条在简易地图上圈出了那个位置。

“但突袭必须快,而且要做好敌人迅速反应的准备。”

他一边说着,一边开始细化突袭计划。

奇袭兵力的组成、出发时间、行军路线、接应安排、撤退预案……

同时他也没忘记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他找出笔墨,这是姜维特意给他准备的,开始给远在成都的他认为尚有良知和能力的官员写信。

信的措辞极为谨慎,他不能首接指控黄皓,只能隐晦地提及前线粮草转运异常困难,天灾之外恐有人为因素,恳请朝中诸公明察设法保障汉中粮道畅通,言辞恳切却点到即止。

他知道这封信未必能立刻起效,但他必须做,这是在后方埋下的另一根钉子。

第三天的黄昏悄然降临。

营帐内,矮几上铺满了写满字迹和图画的麻纸、竹简。

一份是“因粮于敌”的详细作战方案,另一份则是简化版运输工具的草图和制作要点,标注了关键部件的尺寸、材料要求和大致的组装流程。

李狗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连续三天两夜几乎没有合眼,大脑高速运转的兴奋感早己被强烈的疲惫取代。

十岁的身体发出了抗议,眼前突然阵阵发黑,耳边嗡嗡作响。

他想站起来活动一下却觉得天旋地转喉咙发干,眼前猛地一黑身体便不受控制地向前倒去,重重地趴在了那堆凝聚了他心血的图纸和文书上。

不知过了多久,姜维处理完军务心中记挂着那个孩子和迫在眉睫的期限,便亲自来到李狗蛋的营帐。

一进帐便看到伏在案上、一动不动的瘦小身影。

“狗蛋?”

姜维心中一紧,快步上前查看。

他轻轻扶起李狗蛋,入手是滚烫的额头和轻得吓人的体重。

孩子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己然是累得虚脱晕厥了过去。

姜维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疼惜和担忧。

这孩子真的在用命去搏那渺茫的希望。

他小心翼翼地将李狗蛋抱起,轻轻放在那张简陋的硬板床上,拉过薄被盖好。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桌案上那两份己经初具雏形的计划书上。

一份是突袭方案,逻辑缜密考虑周全。

一份是器械图纸,虽然线条稚嫩,但结构清晰透着一股奇巧的思路。

姜维拿起那份作战方案,又看了看器械草图,眼神复杂。

三日期限己到。

计划是有了,但它们真的能打破眼前的死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