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粮道遭阻力,献策破僵局

李狗蛋姜维二人一夜查阅,并未发现首接指向某人的确凿证据,但诸多异常之处却如暗流涌动。

粮草转运的账目看似清晰无误,每一笔支出、每一份损耗都有记录。

然而李狗蛋注意到,某些关键路段的运输时间,总是比正常情况多出数日。

损耗率在特定批次上异常高,沿途驿站的报告对道路状况的描述惊人地一致,仿佛出自同一人的手笔。

“大将军,这些文书……”

“它们说的是天灾,可看起来更像是人为。”

李狗蛋放下手中的一份驿站汇报向姜维说道。

“你也看出来了?”

姜维揉了揉眉心,眼神锐利。

“回禀大将军,账目上的数字可以做假,但时间不会。”

李狗蛋指着记录。

“这几批运往前线的粮草途径同一段山路,却无一例外地延误。若是一次两次尚可说是意外。可所有批次都如此,便不能只用阴雨天气道路难行来解释。”

姜维点了点头。

一夜的查阅证实了他的猜测,黄皓的手己经伸向了后勤军需。

天刚蒙蒙亮,紧急议事再次召开。

前线战报雪片般飞来,魏军集结完毕攻势迫在眉睫。

粮草供给又出问题,成了悬在众人头顶的利刃。

“粮草转运可有进展?”

姜维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气。

“启禀大将军,仍是老样子。雨势未歇,山路泥泞,塌方还在继续……”

马校尉低着头报告道。

另一名官员也附和道:“前线催促得紧,可我们真是昼夜不停赶路,但想快也快不起来啊。牲畜累死不少,车轮也损毁严重。”

他们拿出一份新的报告,上面详细列举了各处的困难。

李狗蛋站在姜维身后,目光扫过这些官员。

他们的表情焦急、无奈,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侥幸。

那份报告他昨夜也看过类似的,数字精确到令人怀疑,仿佛是精心编造的一般。

“那塌方之处,可曾派人抢修?”

姜维追问道。

“下官早己派人去修了。”一位官员忙不迭地回答道,“只是此次塌方规模巨大,又遇连日暴雨泥石流不断,人手伤亡惨重。抢修之事实在难以尽快完成。”

“伤亡重?”姜维眼神一寒,“可有伤亡名册?”

官员们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没想到姜维竟会如此较真。

马校尉见状硬着头皮回道:“回大将军,前线战事吃紧,人手本就不足,修路又危险,伤亡是难免的。名册……名册还在整理中。”

“多么拙劣的借口。”

李狗蛋心中冷笑。

伤亡名册是何等重要的军务文书,怎会还在整理中?

这分明是想拖延,或者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伤亡。

他看着那些官员闪烁的眼神,听着他们滴水不漏却又漏洞百出的说辞。

黄皓的手段果然高明,他没有首接截留粮草,而是通过制造障碍、拖延时间和虚报损耗的方式,让后勤体系自行崩溃。

而这些官员,显然是他的同谋。

会议一时间陷入僵局。

姜维知道问题所在,却苦于没有首接证据,无法首接处置这些官员。

前线战事又迫在眉睫,他不能在这种时候引起后方更大的混乱,影响大军士气。

散会后,李狗蛋独自回到自己的住处,他坐下来脑海中浮现出前世的记忆。

北伐那是他诸葛亮毕生的心血,每一次出征他都对后勤粮草倾注了难以想象的心力。

他亲自督造器械,改良运输工具,推演粮道,将有限的国力发挥到极致。

“木牛流马……”

李狗蛋轻声念出那个熟悉的名字。

那是他诸葛亮为解决蜀中山路崎岖,粮草补给运输困难而设计的奇巧之物。

如今粮道被黄皓暗中掐断,指望这些腐朽的官员是不可能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开始回忆并勾勒木牛流马的大致结构。

同时他也开始盘算汉中郡内各地的人口、耕地和粮产情况,试图在脑中构建一幅粮草分布图。

他知道要解决眼前的困境,不能只盯着文书和官员,必须深入到具体的运输环节中去。

第二天下午,李狗蛋趁着姜维处理军务的间隙悄悄溜出了军帐。

他来到大营校场边缘,那里堆放着各种辎重物资,也有负责运输的军士在忙碌。

他装作好奇孩童般东看看西摸摸,走到一个正在清点麻袋的年轻士兵身边。

“这位军爷,你们这是在运粮食吗?”

他仰着头问道。

那军官看了他一眼,见是个孩子也没在意,只是随口应道:“是啊,这可是刚从后方运来的。”

“哇,这么多粮食!”李狗蛋瞪大了眼睛,“运到前线要多久呀?”

士兵叹了口气道:“别提了,往常只需五六日的路程,现在却要走上十天半个月。”

“为什么呀?”李狗蛋歪着头,一脸不解,“是马儿走得慢吗?”

“不是马慢。”

军官压低了声音,左右看了看,十分谨慎。

“是路难走,而且有些地方,总觉得有人在故意找麻烦。”

“故意找麻烦?!”

李狗蛋好奇地继续问道。

“唉,一时半会说不清。”

军官摇了摇头似乎有些顾虑,但又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一时停不下嘴来。

“有时候是路突然塌了,有时候是桥断了,有时候是到了驿站等候接应的人却迟迟不到。更气人的是,有几回清点物资的时候,发现麻袋里面混了沙子石头!”

他开始对着李狗蛋抱怨起来:“上面只说是天灾,可哪有那么多巧合?那些修路的民夫干活慢吞吞的,像是故意拖延。押运的兵士也都牢骚满腹,士气低落。”

李狗蛋听着心中一沉,这与他从文书中推测的情况完全吻合。

混入沙子石头,更是黄皓惯用的伎俩。

“那要是粮草耽误了军期,前线的兵士怎么办呀?”

李狗蛋故作担心地问道。

士兵脸色更加愁苦。

“谁知道呢。只能指望上面赶紧想办法了。再这么下去,仗还没打,我们自己就先垮了。”

李狗蛋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只是说了声谢谢军爷便转身离开了。

他的脚步轻快,心中却异常沉重。

人为的阻挠比他想象的更严重,甚至己经渗透到了具体的运输环节。

回到姜维军帐,李狗蛋找到了正在批阅公文的姜维。

“大将军。”

他轻声唤道。

姜维抬起头,见是他招了招手道:“狗蛋,快过来。”

李狗蛋走到桌案前,没有绕弯子,首接说道:“大将军,我今日去校场看了看,听运粮的士兵说了些事情。”

他将打听到的情况,以及自己沿途的观察,用孩童的口吻向姜维娓娓道来。

“士兵说运粮很慢,比以前慢了好多。他说路不好走,还说有些地方,好像有人不希望粮食快点运到。”

“他还说,有时候装粮食的麻袋会少,或者里面混有沙子。”

姜维听了狗蛋的话,眼神越来越冷。

这些都是他怀疑却苦于无证的事情,现在从一个孩子的嘴里说出来反而显得更加真实和残酷。

“狗蛋,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姜维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期许。

李狗蛋沉思片刻,仰起头说道。

“大将军,那些坏人想让我们的粮草运不进去,让前线将士没饭吃。”

“既然等着后方运粮太慢,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找点粮食呢?汉中这么大,总有些存粮吧?”

姜维闻言一怔。

“我们自己找粮?汉中郡的存粮主要集中在粮仓,要调动需要层层审批,而且数量有限杯水车薪。”

李狗蛋挠了挠头,像是在认真思考。

“那能不能让运粮的载具跑得更快呀?比如做一种特别的车子,就算路不好走它也能快点运东西?”

他没有首接提出“木牛流马”的名字,只是模糊地描述改进运输工具的想法。

“特别的车子?什么样的车子?”

姜维对李狗蛋这种跳脱却又似乎蕴含道理的想法产生了兴趣。

“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样的。只是觉得也许可以想想办法,让它们自己动起来,或者用更省力的方法拉动。”

李狗蛋看着姜维继续说道:“大将军,那些坏人虽然厉害,但他们只能拦路。我们不能只想着怎么绕过路障,也许可以换个思路让路障变得没那么重要。”

姜维陷入沉思,李狗蛋的话确实有一点道理。

就地筹粮确实困难重重,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而改进运输工具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成功将彻底打破黄皓在粮道上的封锁。

他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孩子,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个孩子身上总有一种奇异的智慧和镇定,让人忍不住去信任。

“改进运输工具……”

“这需要时间,也需要人力。”

姜维喃喃自语道。

“陇西告急,我们的时间紧迫,大将军。”

李狗蛋轻声提醒。

姜维抬头看向帐外,他知道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