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城外,夜色如墨。
宁随和王武带着一队心腹,潜伏在官道旁的密林里。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按照姜维的部署,他们在这里布下了天罗地网。
“头儿,你说魏国那些耗子,真会往这边钻?”
一个伍长压低声音问道。
王武瞪了他一眼,厉声说道:“闭嘴!卫将军的判断,什么时候错过?!”
宁随耳朵微动,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远处传来细微的马蹄声。
很轻,似乎刻意放缓了速度。
马蹄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一骑快马冲出黑暗,马上骑士身形瘦削,裹得严严实实,行色匆匆。
“准备!”宁武低声喝道。
眼看马匹己经进入了埋伏圈中。
宁随猛地挥手。
“动手!”
伏兵从两侧冲出,绊马索瞬间甩出。
战马嘶鸣,骑士反应极快试图勒马转向,但己来不及。
马失前蹄,将他狠狠甩了出去。
不等他落地,几道身影己经扑了上去。
“别动!”一把长刀己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骑士挣扎着,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他似乎想咬碎什么东西。
王武眼疾手快,一把捏住他的下巴,硬生生掰开。
一枚小小的蜡丸掉在地上。
“果然有猫腻!”王武冷笑道。
将士们将骑士捆了个结实,拖进林子深处。
火把的光芒照亮了他的脸,这是一张陌生的、略带惊恐的脸。
“老实交代!你是何人?为何深夜急行?!”宁随厉声喝问道。
骑士嘴唇紧闭,眼神闪烁。
他显然受过专业训练。
“不说?!没关系。”
王武上前一步,抽出随身佩刀,刀尖在他脸上轻轻滑动。
“我们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听说魏国有一种刑罚,叫剥皮点灯,你尝过吗?”
骑士闻言脸色瞬间惨白,身体如筛糠般抖起来。
“我说!我说!”
他终于崩溃了。
“我是魏国派往汉中的信使!”
“信使?”
宁随和王武对视一眼。
“魏谍网络刚被端,新的信使就来了?这反应速度也太快了。”
“你们的上线是谁?是‘影’吗?”
宁随追问道。
骑士愣了一下,眼神茫然。
“‘影’?什么‘影’?我不知道啊!我只是个送信的,上面交代我把信送到汉中城外的一个接头点,交给一个代号‘夜莺’的人。”
“夜莺?”
王武闻言眉头一眉皱。
这是魏谍网的新成员,还是旧成员的代号?
“信呢?”宁随伸手问道。
骑士指了指怀里。
王武从他怀中搜出一封密封的蜡丸信。
打开蜡丸,里面是一张极薄的绢布,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王武和宁随凑近火把,仔细辨认。
信的内容是魏国发给汉中潜伏人员的指令,让他们注意观察蜀汉兵力调动,同时寻找新的联络方式。
然而,信的开头几句话,却让两人猛地变了脸色。
“……司马大将军不幸病逝,其弟安东将军司马昭己奉诏接掌大权。”
“司马师死了?司马昭掌权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砸得两人头晕目眩。
这可不是普通的变动,这是魏国权力核心的地震。
“快!立刻将此人押回,将这封信送呈将军!”
宁随急切地说道。
两人不敢耽搁,立刻带着俘虏和信件返回汉中城。
消息很快传到姜维耳中。
他坐在案前,手中着那张薄薄的绢布,眉头紧锁。
“司马师,那个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长子,魏国实际的掌权者,竟然死了!”
“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弟弟,司马昭。”
姜维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是危机,还是机会?
消息也在汉中军营中传开。士兵们议论纷纷。
“听说魏国的大将军死了!”
“真的假的?那司马昭是个什么人物?比他哥哥厉害吗?”
“谁知道呢?司马家的人,都不是善茬。”
“这是不是说,魏国要乱一阵子?咱们是不是有机会?”
“别想了,上次铁笼山咱们损了多少人?还是安生待着吧。”
各种猜测、议论充斥着军营,既有对未知的担忧,也有蠢蠢欲动的渴望。
李狗蛋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议论声。
他手中拿着一本低级军官借给他的《孙子兵法》,眼神却有些飘忽。
“哈?!司马师死了?司马昭掌权了?”
他前世的记忆开始飞速闪回。
司马昭那个笑面虎,他比司马师更阴狠,更果断。
更像他那个老狐狸亲爹,司马懿!
他的上台,对大汉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但李狗蛋也知道,司马昭虽然厉害,但他刚掌权根基并不稳。
魏国朝堂内部,反对司马家的势力依然存在。
司马昭需要时间来稳固权力,培植亲信。
这确实是一个机会,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李狗蛋的心跳开始加速。
若是常规的北伐,他知道很难成功。
蜀汉的国力太弱了,一次次的消耗战只会加速灭亡。
但他不能坐以待毙。
他必须利用这个机会,找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他翻开手中的兵法,眼睛盯着书页,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
他需要将前世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与当前的局势结合起来。
“如何才能在我大汉国力劣势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战果?”
“如何才能避开司马昭最锋利的刀刃,刺中他的软肋?”
他装作认真读书的样子,不时向借书给他的低级军官请教一些兵法上的问题。
“陈大哥,这《孙子兵法》真是深奥啊。‘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那个姓陈的军官是个老兵油子,对这个勤奋好学的小侍童很有耐心。
“狗蛋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打仗要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比如,敌人以为咱们要走大路,咱们偏偏绕小路偷袭,这就是出其不意。”
“原来如此!”
李狗蛋恍然大悟状,心中却在思索更深层次的含义。
“出其不意不仅仅是行军路线,还可以是战略方向,可以是战术手段,可以是……思维定势。”
他一边学习,一边在脑中构建着自己的计划。
这个计划必须大胆,必须出人意料,才能在司马昭立足未稳之际,打乱他的部署。
他开始有意识地寻找更多与兵法、地理、甚至是魏国朝堂相关的资料。
他知道,机会很快就会到来。
姜维收到这个消息,肯定会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他必须做好准备。
当姜维需要献策的时候,他要能拿出那个能改变历史进程的计划。
但他该如何将这个计划,以一个侍童的身份,呈现在姜维面前呢。
首接说肯定不行,太惊世骇俗了。
他得想个办法,一个巧妙的办法,一个能让姜维重视,又不引起怀疑的办法。
也许,是时候展现一些“读书心得”了。
或者假装是“梦中所得”,或是“听闻高人指点”。
李狗蛋合上兵书,小小的眉头再次皱起。
献策的方式,同样重要。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狗蛋!将军召集幕僚和将领议事!你快去大帐外候着!”
一个亲兵跑来传话。
李狗蛋心中一凛。
“来了!机会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波澜。
该如何迈出这第一步。
如何让自己的声音,在这个决定蜀汉命运的时刻被听到。
他知道,一场决定蜀汉未来走向的会议即将召开。
而他必须找到一个方式,将那颗火种投入到这场风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