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借喻巧点拨,军中疑云生

天刚蒙蒙亮,李狗蛋便早早起身。

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姜维的大帐外候着。

片刻后帐内传来动静,姜维的声音从帐内响起:“狗蛋,进来侍候。”

李狗蛋应声入内,姜维己经起身正在整理衣袍。

姜维昨夜似乎没有睡好,眼角带着一丝疲惫。

“将军。”

李狗蛋上前,端起热水盆。

姜维走到盆边,洗漱起来。

李狗蛋在一旁伺候着,动作轻柔而熟练。

他看了姜维一眼,心中暗叹。

他这前世的爱徒虽然英勇,但在政治的泥潭里还是太年轻了。

“将军昨夜可是为成都来的旨意烦心?”

李狗蛋不经意地问道,语气带着孩童的天真。

姜维洗脸的动作一顿,他抬头看了李狗蛋一眼,眼神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这个平时从不多问军务之事的侍童,会突然开口问起这个。

“是有些。”

“铁笼山之败,影响不小。”

姜维没有隐瞒,他在李狗蛋这个孩童面前无需遮掩什么。

“将军是为了朝中的非议烦恼吗?”

李狗蛋又继续问道,声音则更低了一些。

姜维再次看向他,眼神变得复杂。

他放下毛巾,坐到一旁的椅子上。

“你小小年纪,怎么知道这些?”

“我……我在帐外听到王都尉和将军说了几句。”

“将军恕罪,我不是故意偷听的。”

李狗蛋垂下眼睑,一副知错的模样。

姜维没有责备他,只是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儿。

他心中惊奇,这个孩童的观察力竟如此敏锐。

连他和王武低声的几句对话他都听了进去,而且听懂了其中的意思。

“将军,我曾听我爷爷讲过一个故事。”

李狗蛋忽然抬起头,眼神清澈的说道。

“哦?什么故事?”

姜维突然来了兴趣。

“故事是关于诸葛丞相的。”

李狗蛋说道。

“爷爷说,当年丞相大人第一次北伐,街亭失守,损失惨重。”

姜维闻言脸色微变。

街亭之败是丞相一生最大的遗憾,也是蜀汉国力遭受重创的一役。

“当时朝中也有很多人责怪丞相大人。”

“有人说丞相大人用人不当,有人说他穷兵黩武。”

李狗蛋继续讲着,声音很缓。

姜维则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可是丞相大人没有辩解。”李狗蛋继续说道。

“他上书自贬三级,承担了所有的责任。”

“他没有去争辩谁对谁错,也没有去怪罪别人。”

“他只是默默地整顿军队,清查吏治,积蓄力量。”

李狗蛋说到这里,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

“爷爷说,丞相大人知道,当时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而不是去争一时的长短。”

李狗蛋抬头看着姜维。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他依然是那个值得信任的丞相,他依然在为蜀汉努力。”

“爷爷还说,丞相大人曾说过,越是危难的时候越要沉住气。就像下棋一样,不能因为丢了一颗棋子,就乱了整个棋局。”

李狗蛋说完,便低头收拾起洗漱用具,仿佛刚才只是随口讲了一个故事。

姜维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说话。

他看着李狗蛋忙碌的小小身影,脑海中回荡着李狗蛋讲的那个故事。

“丞相……街亭……自贬……稳定人心……沉住气……”

这些词语,像一道闪电划破了他心中的迷雾。

他最近的心情确实有些乱了。

铁笼山之败,朝廷的责难,让他感到憋屈和愤怒。

他想辩解想证明自己,想反击那些朝中的非议。

但他却没有想到,丞相当年是如何应对街亭之败的。

丞相没有去争辩,而是默默地承担,然后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稳定人心沉住气,这才是最重要的。

姜维的目光落在李狗蛋身上,眼神复杂到了极致。

他不知道这个孩童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些故事,但这些话却恰恰是他此刻最需要的。

一个十岁的农家孩童竟然能说出如此深刻的道理,而且是在这样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

他想起李狗蛋在铁笼山时的表现,想起他在堪舆图前分析局势时的从容。

这个孩子,绝非寻常。

他不仅仅是聪慧,他似乎懂得更多。懂得为帅者的不易,懂得政治的微妙,懂得如何在大局中取舍。

姜维的心中涌起一丝敬畏,这种感觉他只在面对丞相时有过。

他看着李狗蛋,眼神中带着审视,但这种审视与黄门左干的不同,带着更多的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你这故事,讲得好。”

姜维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李狗蛋没有抬头,只是应了一声:“将军喜欢就好。”

“你可知,你说的这些,对本将很有启发?”

姜维问道。

李狗蛋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姜维。

他看到姜维眼中深邃的光芒,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将军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狗蛋只是个小孩子,哪里懂什么道理。”

李狗蛋谦虚地说道,将自己摆回孩童的位置。

姜维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他,眼神越来越亮。

他心中己经有了决定。

他要像丞相那样,沉住气,稳定汉中,积蓄力量。至于朝中的非议,暂且由他们去吧。

他相信,只要他能守住汉中,只要他能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些非议终将烟消云散。

而这个孩童……

姜维心中暗想,或许是上天赐予他的助力。

就在姜维思绪万千之际,大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王武匆匆入内,躬身禀报:“禀将军,成都来的黄门左大人,似乎……似乎与荡寇将军张嶷私下见了面。”

姜维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张嶷?怎么可能?!”

“伯岐素来支持北伐,为人忠义,怎么可能?!”

黄门左干竟然在离开前,私下接触了张嶷。

一股寒意涌上姜维的心头。

成都来的暗流,比他想象的要更加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