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身世

从二人口中得知,宿家庄的宿老太公生有两子一女。

那宿老太公年约六旬,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年轻时曾得遇高手传授,习得一身武艺。

长子宿良,年近三十,生得虎背熊腰,善使一杆镔铁点钢枪,枪法得自家传,在歙州一带颇有名气。

次子宿义,二十七八岁,身形修长,使得一手好剑法,据说曾得能人传授,剑招诡异莫测。

还有一女,正是此番穆春前来提亲的对象,宿金娘。

这兄妹三人,虽是一母同胞,却各有所长。

其中又以女儿宿金娘本事最为高超。

她自幼聪慧过人,五岁便能背诵兵书,七岁开始习武,十岁时己经能与其兄长过招而不落下风。

不仅貌美如花,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且骑马射箭,件件皆能。

庄中人都说,她骑在马上时,那英姿飒爽的模样,连天上的飞鸟都要为之驻足。

善使杆月轮火尖枪,那枪通体赤红,枪尖形如火焰,舞动时犹如火龙出海,令人防不胜防。

背插飞叉七把,每把都精钢打造,能在百步之外取人性命,马上取人,百发百中。

因为喜爱穿红,常年一身红衣劲装,故而人都叫她做桃花女。

每逢她骑马出庄,远远望去就如同一团跳动的火焰,令人过目难忘。

穆春听着二人所描述的宿金娘,却是脑海之中不由得想起了一人。

因其前世尤为喜爱水浒三国,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版本的古典小说。

故而在看完全本的水浒过后,穆春也曾看过水浒的其他版本。

其中便有梅氏藏本水浒传,也称古本水浒传。

其中所描述的宿金娘,正与这二人所说的几乎一模一样,连那七把飞叉的细节都分毫不差。

想到此处,穆春心中不由得暗自思量。

端起桌上的粗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苦涩的茶汤让他微微皱眉。

看来自己所穿越的这个水浒世界,不仅只是有原著中的人物,就连梅本中的人物都有存在。

要知道,在古本原著中,这宿金娘可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人物。

三十回合生擒九纹龙史进。

连败杨志,朱仝,孙立等三员梁山大将。

与一丈青扈三娘大战50回合不分胜负。

在母大虫顾大嫂和母夜叉孙二娘的联手之下,毫发无伤,反而将二人逼得节节败退。

种种战绩令人叹为观止,一手飞叉绝技更是神出鬼没,往往敌人还未看清动作,就己经中叉倒地。

想着想着,穆春不由得想起了系统赋予自己的第二项能力。

倘若此番娶亲成功,能够如愿以偿的拿下这宿金娘的【一血】。

这个念头让他不自觉地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喉结上下滚动。

那岂不是说宿金娘的这一身本事,自己便能尽皆所学会了?

他仿佛己经看到自己手持六合大枪,背插七把飞叉,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景象。

想到此处,穆春不由得心头一片火热。

手指微微发抖,不得不放下茶碗以免被人看出异样。

倘若真能够得到宿金娘的所有能力,那自己也算是真正的能在这水浒世界中有了自保之力。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乱世,没有什么比强大的武力更能给人安全感了。

当下便不由得一脸热切的向雷炯计稷二人,打听起来了有关于宿家庄的所有事宜。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迫切的光芒,连珠炮似地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宿家庄的布局如何?庄中有多少庄客?宿金娘平日喜欢去什么地方?她的武艺到底高到什么程度?

而二人在得知穆春此番前来,正是要前去向宿家庄提亲,迎娶宿金娘后,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雷炯激动得满脸通红,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

计稷虽然依旧冷静,但语速明显快了几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所知的一切都娓娓道来。

就这般一番畅谈之下,穆春一行人索性便在二人的山寨之中暂且住了下来。

山寨虽然简陋,但雷炯计稷二人还是尽力为众人安排了最好的住处——一间稍显完整的木屋,屋顶的茅草是新铺的,屋内打扫得一尘不染,甚至还点上了松木熏香,驱散了些许霉味。

月光透过窗棂洒落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经过一夜的谈笑,几人之间也愈发熟络了起来。

围坐在篝火旁,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将影子拉得很长。

齐国远那洪亮的笑声不时在山寨中回荡,惊起夜栖的飞鸟。

马武虽然依旧沉默寡言,但紧绷的面容明显柔和了许多,偶尔也会插上一两句话。

穆春对于雷炯计稷二人的性格秉性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雷炯说话时总是手舞足蹈,浓密的眉毛随着表情上下跳动,声音洪亮得能震落树上的叶子;而计稷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只有在被问到时才会开口,声音低沉而简洁。

二人虽一身的能耐相差无几,但性格却是大有不同。

雷炯的箭法如同他的性格般大开大合,讲究力量与气势;计稷的箭术则精妙绝伦,每一箭都经过精心计算,追求的是精准与效率。

相比于雷炯的大大咧咧,计稷则沉稳的多。

即使在讲述最惊险的经历时,他的表情也几乎没有变化,只有那双锐利的眼睛会微微眯起,流露出些许情绪。

交谈之中也是少言寡语,但每句话都切中要害,从不拖泥带水。

当雷炯滔滔不绝时,他常常会轻轻摇头,或者用眼神示意对方适可而止。

从二人的口中得知。

二人的父辈都曾在边军效力,关系向来交好,都是边军之中踏张弩的弩手。

但却因为琐碎小事被上官所不喜。

那个上官姓陈,是个靠裙带关系爬上来的纨绔子弟,对弩术一窍不通,却喜欢对将士们指手画脚。

再加上那上司不仅嫉贤妒能还强占功劳,经常将二人父辈所获取的军功占为己有。

雷炯讲到此处时,声音突然变得低沉,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节发出"咔咔"的响声。

有一次其父亲射杀了敌军大将,本该记大功一件,却被那上官冒领,只赏了父亲一壶劣酒了事。

长而久之,更是怕事发败露,便暗中打算寻些由头,将二人的父亲处死。

那个雨夜,上官的亲信在营帐中密谋的声音,被一个老伙夫听得一清二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