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百发百中九射格

北宋大药商 杏得 4564 字 2025-07-08 17:47

罗学政饮尽一杯,压压手:“都坐,都坐。今天都是年轻人,我这个老顽固,就不多参与了,你们尽兴,我今天就只做个看客。

林姨娘作为女主人,虽然都快三十了,但她也是自诩为为年轻人的,她可是得多参与的,于是便开始主持大局了:“大家最近可有什么新奇的酒令?”

龙墨凑上前来:“几日前的雅集,遇到一个妙人,从江南西路进京赶考的学子欧阳修。他倒是发明了一个新的酒令,甚是好玩。”

林姨娘哪认识什么欧阳修,但罗学政对各路的才子倒是都有所耳闻:

“这欧阳修,倒是颇有才名。为何今日不邀他一同前来?”学政也挺想见一见这位风头正劲的江南学子。

“倒是有些可惜了,永叔兄前几日已经赴京了。”欧阳修字永叔。

武文竟然也认识欧阳修:“早知道有学政府的雅集,定然是要留永叔多住几日的。”

林姨娘虽然不知道这欧阳修是谁,但并不阻碍她表示遗憾:“那倒是可惜了,人不来,酒令到了也是好的,那说说他发明的这个酒令吧。”

龙墨侃侃而谈:“此令唤做《九射格》,我一会儿画一个圆盘,中心画一只狗熊,圆盘边上分别画上梅花鹿、小金鱼、小白兔、大雁、老虎、金眼雕、野鸡和猿猴等九种动物。

再找一把小竹棍,一头绑上绣花针,竹棍上也分别刻着动物名称,得和圆盘上的动物名称对应。

到时候咱们就轮流抽签,抽到什么动物就用竹棍扎圆盘上那个动物,插中了换下一位,插不中,那可就对不住了,得罚酒。”

欧阳修发明的这个酒令后来被记载《宾退录·卷四》中,流传千载,对于古人来说,精神生活匮乏,这种酒令还是颇为有趣的。

“听着倒是挺有趣,那就准备着吧。”这种新奇的酒令,林姨娘最是喜欢了,她骨子里是个爱刺激的人。

龙墨,字卧春,取《卧龙春晓》的意思,是一首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诗。

龙卧春这个人,还是有一些才华的,至少画画技艺还不错,几笔白描,在板子上画出了几个动物。周围学子都是夸赞一番:“卧春兄的画技艺又是精进了很多啊。”

武文自然也得给兄弟捧场的:“你看这只瞎猫,画的多传神。眼睛都是眯眯眼。”

龙墨脸都绿了,或者人如其名,脸上带着点春色:“那不是猫……”

一个学子回想着:“对啊,刚才说的《九射格》里哪里有猫?”

武文回想想了一下,没有猫,但是有老虎,用扇子指着瞎猫: “那应该是老虎,这老虎你看看,多有气势,眼睛不睁,都怪吓人的。你们都听说过画龙点睛吧?这老虎要是再点上眼睛,那不得直接从纸板上跳出来?太传神了,太传神了。还好没画眼睛,卧春兄真是立意高远。”

龙墨都不敢说话了, 他明明画了眼睛的,只是眼睛隔得太近,像是两个鼻孔。只能默默承受武文的夸奖。

余得胜听见武文捧臭脚,也是发出一阵嘲笑:“哈哈,卢生啊,你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做画虎不成反类犬吗?”

小白不高兴了,说这是犬,都是侮辱狗。它也嚎叫两声,表达自已的抗议,卢生只能哄哄它:“画虎不成反类猫,类猫!总行了吧。”

小白乖巧地点点头。

卢香和罗茶言,听着他们的谈话,也觉得有意思,捂嘴偷笑,龙墨的脸上春意就更盎然了,被气得绿油油的。

见卢生竟然还敢嘲笑别人,武文便对他吆喝道:“卢生啊,你就去帮大家削点竹棍吧。你们做习惯了这些粗活。大家都的出点力吧,不能光吃不干活啊。”

卢生才懒得理他,自顾的吃着桌台上的小食、米酒。

林姨娘吩咐下人,拿了一些竹棍,却也不让下人削:“还是请卢公子帮忙吧,听说当初刘婶还找你买过柴,你这砍柴的手艺肯定不错,就麻烦公子了!”这摆明了让卢生难堪,嘲讽他只配做这些粗活。

卢生擦了擦嘴,拍拍身上的糕点,他倒是没觉得什么丢脸,干粗活不丢脸,什么活都干不成,纸上谈兵才丢脸。

拿起根竹棍,两头砍断,修整干净,每根竹子都是一尺来长,标标准准的,然后绑上绣花针。

他心中流过一个信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就把竹棍随意的抛出……

众人还围着圆盘讨论龙墨的画技,一只箭矢就破空而来,竹棍穿过他们的面颊间隙,直接就插在木板上,正中狗熊的眼睛,这熊真的就变成了“熊瞎”子。竹棍在圆盘上轻轻晃动,棍尾扇到武文的脸,抽出一条淡淡痕迹。

武文捂着脸 :“卢生你干什么!”

“射矢啊,没射好,打到屎了。你隔得太近啦!”

余得胜解释:“你这难道就是《射矢不成反打屎》!”

这话卢生就不赞成了:“怎么就射矢不成了?明明插狗熊的眼睛呀 ”

众人这才看向圆盘,也确实感到惊讶。武文捂着脸:“你运气还真是好,瞎猫又碰到耗子了。”

卢生其实自已也很惊讶,这信念也太过古怪。他又拿起一根竹棍,背对众人,再一次抛出,又射到鹿的眼睛上。

再拿起一根,又射到白兔的眼睛。

他闭着眼睛又试了一次,大雁的眼睛也射中了!

还有此等怪事,这信念也太可怕了,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百分百空手接白刃呀。

众学子见卢生这么生猛,要是行这种酒令,那真是一点胜算都没有,于是有人打退堂鼓了:

“这游戏没啥意思,都是些雕虫小技。”

“就是,就是,这和文人也没多大关系。”

“贩夫走卒,樵夫渔夫可能比较擅长!”

“算了,算了,换一个酒令吧!”

“我们还是 对对子 吧,今日在座的可都是学子,搞这些粗陋的射箭有什么意思,还是来点文化的。”

他们都忘了这“射”可是六艺之一。

得,一位选手太出色,大家都不想玩了,就像黄粱梦中某个时期的乒乓球,独孤求败,别人也不和你玩了。

卢生只能把手里的竹棍都随意扔出去。然后又射中了盘子上其他动物的眼睛。

卢生也不得不感叹起自已的信念来,真的是“只要相信,就会得到。"摸一摸胸口的沉香吊坠 ,不知道这种“信念”底蕴藏着怎样的机缘,太过古怪,都不像现实世界该有的东西。

没人夸奖卢生的运气,或者夸奖他技艺高超,他只是个乡下人,就算运气好一点,也没有学子看得起他。

就像黄粱梦里,学者看不起收破烂的,哪怕收破烂的住别墅,学者住着筒子楼,他们还是看不上收破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