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齐国的朝堂上,齐国相后胜第一个站出来,“燕国对于我们齐国军队驻扎河西,一直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有一个这样的盟友,简直就是丧尽天良,我提议,召集五国联军,给燕国一个教训。”
齐王本来就是每天寻欢作乐,什么事情都是舅舅说了算,马上就通过了,各路使者就这样出发了。
熊小宝就在齐国等待,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第一个回来的是赵国使者,赵王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无所谓,反正你齐国现在顶着秦国的压力,你要说打燕国,我第一个支持,反正他非常的弱小,就是我一个国家揍他,那都是百分之百的赢。
对于齐国的提议,那简直就是双手赞成,赵国的老百姓都特别盼望打仗,尤其是对燕国,每一个赵国将领都知道,只要去燕国,那绝对是给自已送功劳。
既然齐国提出了意见,现在又替自已顶着秦国的压力,直接出兵五万人,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
对于这个小小的要求,齐相后胜是无所谓,反正又不是自已家的土地,我们齐国也不要,只是要点金银财宝和粮草。
魏国经过商量之后,决定出兵两万人,自已也得凑个热闹,这么大的事情,能够扩展国家的土地,反正也是轻而易举,就这么同意了。
韩国看到齐国的提议,虽然自已人马并不是太多,咬咬牙还是拿出来20,000人,就这样出发了。
楚国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那是100个不愿意,因为自已根本就得不到土地,还愿意打秦国,但是面对齐国的提议,春申君为了拉拢齐国,还是派出了两万人。
加上齐国自已的两万人,整整13万人,就这样聚集在齐国的首都附近,熊小宝作为这次的大将军,高高兴兴的就出发了。
等到燕国使者回自已的国家汇报,燕王听到这个消息,感觉莫名其妙,齐国,这是有毛病吧,没事儿,打我干什么?
有的人从来就不反思自已,总是认为是别人的错。其实在历史上,弱小就是一种错误,是一种永远被别人欺负的理由。
面对浩浩荡荡的五国联军,人家就马上到自已的地盘了,燕王赶紧召集群臣商议,大家都觉得胜利的把握几乎没有,可是就这么投降,认输,脸上实在是过不去,决定以和为贵,先谈判再说。
熊小宝压根就没有指望对方谈判,等着到了两国边境,浩浩荡荡的大军就过去了,看到有人举着白旗就过来了,原来是燕国负责谈判的使者。
两军阵前,燕国使者表现得大义凛然,“熊国国王,为什么无缘无故进攻我们燕国。”
面对对方的质问,熊小宝气势汹汹,“我们齐国出兵驻扎河西之地,就是为了顶住秦国的压力,你们燕国,居然不声不响,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这就是心怀叵测,怎么可以留着你们这样的敌人?我们今天五国联军过来,就是让你们燕国给我们一个交代。”
使者早就得到了燕王的许可,“不知道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让你们五国联军离开,这样受伤的是燕国的老百姓。”
没想到熊小宝居然发出了声明,“燕国国王无能之辈,窃居高位,心怀叵测,理应受到惩罚。”
“我的要求也不高,割让3座城池给赵国,割让两座城池给魏国,割让一座城池给韩国,齐国和楚国都是2座城池。”
燕国使者面对这样无理的要求,自然是不答应的,土地都是老祖宗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不能一句话的事情,就割让八座城池,这简直就是丧权辱国。
只能无奈地回去禀告自已的燕王,剩下的事情自已处理不了。随着燕国使者的离去,熊小宝将这个攻打的任务,直接交给了赵国的将领,毕竟对方经常打仗,尤其是在打燕国国这方面,简直就是轻车熟路。
短短半个月就这样过去了,燕国很大一片土地都丢了,五国联军整整拿下了20座城池,熊小宝非常认真,马上划分自已的战利品。
对于别人的城池,熊小宝是一点都没动,但是多余的这12座城池,熊小宝全部给搬空了,除了留下齐国的官兵镇守城池,浩浩荡荡的队伍就这样出发了。
因为熊国的军队不是很多,负责迎接这些老百姓,所以速度还是非常快的。燕王面对五国的压力,终于沉不住气了,燕国太子喜亲自上阵来谈谈,熊小宝作为这一次的主帅,很快就同燕国达成了一致。
割让八座城池,得到了大家的满意,双方签订协约之后,五国联军便开始撤退了,燕国的军队这才发现,整整12座城池,人口大概12万人,全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县城里,可以说空荡荡的,偶尔剩下的都是非常有钱的人,他们就剩下自已了,虽然土地没有被带走,除了实在没办法带走的,剩下的都没有了,完全光秃秃的。
燕王太子喜看到这样的情况,直接吐了一口血,就从马上摔了下来,当场就昏迷了。这个消息传到燕国的首都,燕王虽然非常心疼,但是对于底层的老百姓觉得无所谓,只要土地还在自已手里,人口慢慢地就会增加,刚好给了这些文武大臣,给自已弄好处的机会。
这些没有主人的土地,成了这些文武官员的肥肉,大家都非常高兴,反正又不是自已的损失,土地可是命根子,这群人还没有意识到,没有人,你拥有再多的土地,又有什么用?
熊小宝带着大军就这样回来了,两座的财富,足够满足自已的姐夫了,齐国的官兵都得到了好处,别的国家都非常满意,至少补充了自已的损失,大家都对熊小宝非常佩服,这小兄弟办事真地道。
齐国上下都对熊小宝充满了好感,你看人家光干活不要,领着咱们齐国又取得了胜利,这样的大好人哪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