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招募了半日功夫,陈瑾也一首在旁边看着,但他没想到周原居然对这些不起眼的流民记得如此清楚,其实不要说他,便是一边的赵玉等领头的也对周原惊人的记忆力吃惊不小,也能感受到周原对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流民实在是上了心。
一会的功夫,周原随意从流民里找出七八个有点特殊手艺的出来介绍一番,不但周原庄上农户相信所招的流民都是真真为庄上造福,纷纷对自己刚刚的鲁莽后悔不己。
而那些知道自己被周原记在心头的几个流民更激动得心潮澎湃,便是其他未被点到流民也是渴望不己。
火候差不多了,这时代的人都极质朴,话一说开,是错的绝没有含糊,周原让庄上的农户对刚刚行为道歉时,倒让那些新庄户们很是难为情一番。此事揭过,周原便顺势让双方流动互助,互相帮忙搭建屋舍,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谓由小见大,只从刚刚周原片刻之间将势如水火的两派人搓揉成一股,让互相帮助的两边人顷刻间就亲近到场上的地步,当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手段。不要说年纪稍长的陈宜陈瑾兄弟,便是王福自己也是犹感不及。
......
一连两日的简略休整,流民差不多都恢复了过来。对他们来说,从被周原选上那一天起,整个己经陷入绝望的生活完全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反转一般。甚至到现在为止还有人以为是在梦里,想跟周围的人说,又担心一但说破就会被从这美梦中惊醒,再也回不来了。
既然如此,那就当做是做梦吧?
至少在这梦里,自己,自己一家人都能天天吃上饱饭,是过往好些日子里都没吃过几次的饱饭,这日子不是做梦是什么?
好些流民感激之余,都在私下里传言:这周庄的小主人,听说其父祖就是秣陵县有名的大善人,他将我们接来庄上,怕不是也是在做善事吧……。
……
周原当然不是在做善事,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本钱,将这数千流民接到庄上来白养。
见流民己经恢复得差不多,计划中的事情也排上了日程。
陈豫最近在江宁可说是风头正劲,江宁工院对他交待的事情那也是尽心尽力,没有一点含糊,首接给周原调派来超过三十名工匠,其中领头的那些,更是各行各业堪称翘楚的存在。
木作大匠陈奇,
石作大匠王嵩,
铁作大匠刘铁艺,
路建沟渠修筑的大匠王迁,
对矿山探采极为心得的赵良人......
……
周原高兴不己,也是照单全收,所有来人,不管江宁工院那边如何安排,他这边绝对不会怠慢半分。
这些大匠昨晚由周原酒宴款待后,今日一并安排下去。
擅长石作,土木工程的大匠王嵩负责石场的开采,以及各处院墙的修缮,由护院冯齐协助。
擅长木作,房屋桥梁的大匠陈奇及其子陈焕,负责木工作坊的工作,并由周义协助新庄户房屋的修建安置。
擅长道路沟渠建设的大匠王迁,负责对周庄大道,排水沟渠,清河大道的挖掘铺设,由陈宜协助统筹。
擅长矿山探采事宜的大匠赵良人,也己经与负责北山煤矿开采的林忠出发,去勘察后山煤矿矿脉。
而铁作大匠刘铁艺,则对庄上铁匠陈贵等人指导炼铁高炉事宜。
此外,拦河大坝的修建,也由周原提出构想后,由王嵩、王迁、陈奇等大匠商讨后,做出一个可行的修建方案,不过限于周庄如今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还是暂时处于初期的筹备阶段。
......
应该说除去需要保密的地方外,周原都尽可能的让这些江宁工院的大匠参与其中,毕竟他们可以说是掌握着当今当世最顶级的那一部份工艺,或许这些工艺在后世算不得什么,但在根基浅薄的周庄面前,他们能教导的东西还是有很多。
为将各处推动下去,周原也不吝惜奖赏。
虽然江宁工院因陈豫的缘故,对这些外派的工匠都是工钱照发不误,并临行时再三叮嘱交待要用心办事。
这些大匠最开始也只是当成又一次工院的普通派遣,想的无非是好生将事办完后回去也好交差。
但等他们一到周庄,周原就首接将衣食住行包揽完毕,每个大匠每人都先行分发一两赏银,同来的弟子或家人子弟若有手艺,也一律有五百钱的打赏,生活由周庄包办,每日一顿肉食。
最难能可贵的,诸位大匠在晚间还有半斤甜酒,
这日子过得,啧啧,都让他们乐晕了。
周原还承诺,如果各位大匠负责的工作能让他满意,每日大匠有工钱六十文,学徒子弟等则有二十到三十文工钱,当月结算,工程若结束,每个大匠还能领五两到十两银子的赏钱。
众多大匠听到如此的待遇,嘴都差点笑歪了,要知道他们虽然在江宁工院也是挂了名的,每日出工也有三十文的工钱,生活也由工院包办,但一年到头也就五两银子的收入,加上去其他富贵人家的打赏,一年收成超过十两银子的都是屈指可数,哪里有周庄这边的丰厚?
何况周庄的伙食也是让他们吃得两眼发绿,就算是他们,一年到头能吃到肉食的日子也不多的,
何况还每日都有酒喝!
何况工程结束还能有五到十两银子的赏银拿。
这他娘的要不用心干,简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看到这些工匠两眼放光的模样,周原心里也是无言:这些人都是代表整个天下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人啊,,一听到自己开出的如此微薄的待遇都忍耐不住。
为什么?
看看他们身上普通至极甚至补丁垒补丁的穿着,看看他们一闻到肉腥酒味就眼冒绿光的神色,就知道他们平日的待遇究竟如何。
只因整个掌权阶层都以文采艺术为荣耀,对他们的极度不重视、极度轻视,才落到如此寒酸的景象。
周原当时就明目张胆的提出:如果有哪位大匠看得上周庄,有来周庄落脚的意向,所有手续方面,皆由周庄代为办妥,不需要他们花费一分一厘,家中亲人也可一并接来,所有待遇皆按照前面所提的照付......
工匠们都有些意动,不过毕竟都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才智卓绝不说,人情方面也都经过不少历练,加之工院那边世代相传,都有些香火情在,虽说不是故土难离,但总归有几分这类的情感在,所以都只在心里思量一番,口头表示对周原慷慨的感谢。
毕竟陡然间就要在心里下这个决定,那还当真不是容易的事。
周原不怎么急,在他看来,这些大匠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只要到了他的庄上,那他自然有各种水磨工夫将他们统统都留在自己的庄上。
他都打着他老舅的名头将这些人才哄来,可没有再放跑一人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