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州的刘克得知周原还未回周庄,特意再次前来邀他一起到当涂一行。
昨日下午到陈家拜访时,刘克代表刘家送上的百两官银及其他礼品的贺仪只让陈豫客气了两句,倒是他试着提起周原的时候才让陈豫对他格外关注了些,回来后他便让人仔细收集了秣陵周氏与陈氏的资料,甚至连夜派人到秣陵县里的熟人那里去打听了下,差不多到今日他才大致了解到周原非但是跟陈族亲近,跟沈相、跟余氏的关系也不简单,也让他打定主意要多亲近下周原。
今天上午周原在柳庄渡附近扎营招收流民的事,虽然在江宁周边波澜不惊,但亲自到现场看过的刘克却被周原的手段折服。
想他刘克今年四十有六,经历诸多风雨,自问也算是精明之人,可如果让他来做周原的这份事,他也只能自愧不如,再联想到周原在青州的雷霆手段,又有陈氏沈氏等族在身后,这少年子当真是了不得。
刘克愿意跟他拉近关系,周原当然是求之不得,他虽有着超越时代的见识,但对这时代的很多情况都是两眼一抹黑,中午便拉着杨邦武一起,在醉仙楼做东宴请刘克,也邀请石元,黄正达等人一起热闹一番。
酒席上刘克再次见识到周原的八面玲珑,不但宾主尽欢,而且酒席完毕众人都有意犹未尽之意。
喝过一席酒,刘克自已都感觉跟周原的关系亲近了不少,对周原也放下了许多戒备。
船行江上,看江宁城在身后渐远,刘克与周原一边饮茶解酒,一边谈着江东的铁作行业。
江东铁作可以说是依靠当涂(今马鞍山)的赤山,云山(均在今马鞍山花山区)两座矿脉而生。虽然江东一路之地下辖官营及私营铁作不下三十所,但整个江东铁器的产量有八成都来自赤云两地。
官营中以赤山铁作规模最大,铁矿场有矿工两百余人,年产铁矿近两百万斤,以做赤山的官营铁作消耗所用,也是凭借赤山铁矿的巨量供给,赤山铁作用工将近三百人,每年产灰口铁(即生铁)六十万斤左右,精铁近十万斤,可以说是以一矿之力养江东各处官衙消耗,并还有余力供给京师。
周原前次采购的铁器,其实也都是赤山铁作所出。
而刘氏则依云山而存,云山铁矿与赤山相隔不到两里地,乃是刘氏一族的私产,矿场与铁作雇工将近五百人,与赤山官坊相当,但无论是灰口铁还是精铁产量,都比赤山多出近倍,而且所出铁器质量更是享誉东南。
刘克提起自家的云山铁作也有些自傲,——以官坊同样的用工,不但产量接近翻倍,质量还有所胜出,他刘氏当然有几分自傲的资本,周原也表示赞同,口中恭维了几句。
不过在心里略一核算,周原其实还是有些失望。
即使是以刘氏足以自傲的效率,也不过人均日采矿一百余斤,人均日出铁四十来斤,效率在周原看来简直低下到了极点,而官方铁作人均日采矿五六十斤,人均日出铁二十来斤,这简直更是低到让人发指。
但对这个时代来说,也许也要求不了更多。
太平州历来都是东南数路有名的铁矿产区,而且矿层埋藏极浅,勘探出的铁矿当然远不止这几处,便是周原记忆中的南山(即南山铁矿)也在江东盐铁监的记载中有提起,不过因当世的南山所处还是一片广袤之极的原始森林,而且南山铁矿离江上水道足有三十余里路,兼之赤山云山就在江边,所出也完全能满足官方民间的需求,所以江东盐铁监只采取封山之策,十年八载可能才会想起来派人过去简单察看一回。
看周原竟然对南山颇有兴趣,而且确实是对铁作行业兴趣颇大,刘克也推心置腹的给周原建议。
刘克建议周原可以直接从赤山采购铁矿,这两年官坊管理混乱,矿场管事多私售铁矿,上等铁矿市价不过一文钱一斤,就算每日需求三五千斤,一年也不过千两银子支出。
就算赤山不足,他们云山矿场每日挤出一两千斤也是可以的。
不过铁器行业的苦非一般人所能吃的,刘克也是将自已所知道的艰难一一告知,只希望周原能自已考虑清楚再做决定。他虽然心里打着其他不能言说的心思,但也不想在这里给周原提了建议,到最后却因为这小子经验不足而弄得一地鸡毛,反倒怨到他的头上,再让陈豫陈通判对他生了坏印象,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有刘克的引荐,周原到了当涂,休息一晚,次日一早他就直接去赤山铁作拜访。
赤山铁作直属江东盐铁监管辖,铁作管事则为盐铁监主事冯洪的族侄冯宝。
冯洪乃是当今圣上即位之前的王府小太监,不过在宫中一直混得不太得意,政和初年便被外派为江东盐铁监主事,因他掌管盐铁事颇为用心,主事的位置倒是稳固,不过将近十年都未得升迁,想来今上恐怕都忘了有他这号人的存在了。
冯洪年近六旬,年事渐高,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去年时冯洪就萌生了告老还乡的念头,还是冯宝等子侄的劝告才又勉强坚持了一年。
冯洪在江东近十年,也捞了不少,只想早日告老回去享享清福,落叶归根。但依靠他的权势在江东盐铁等紧要部门的子侄等亲近之人可舍不得放弃,还想着能拖多久是多久,最好在江东这边再拖上个十年八载的那是最好。
但如今不放手也不行了,京师已经传来消息,听说宫中都已经将新的管事太监选定好,只等冯洪这边知情识趣的让位。
冯宝乃是冯洪的族侄,管理赤山铁作也有七八年的历史,在赤山乃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但比之周原,他的身份还多有不如,听到周原前来拜访,忙满面春风的前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