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剧过后,总算回到正事。
有丁贵的前车之鉴,其余的盐商都客气之极的将周原推到第一位。
曹寒此次三条船,总共带了三千五百余担的盐货,周原问过他后,直接下了五百担盐的单子,照行价一担一两八钱的价格直接交割七百五十两的现银。
曹寒看周原好像忘了其他的需求,好意提醒他道:“兄弟不需要精盐和青盐么?这些东西每次可都远远不够分的,等会其他当家的抢完,哥哥我也没多的货了。”
周原初次接触私盐生意,对这些当真不熟,石元他们平日里也只采购一种,就忘了给他说这里面的门道,曹寒既然说起,周原也不藏拙直接问他原因,才知道这时代的盐分好几种类别,价格也是天差地别。
普通的私盐就是平日里大量采购的货色,都是海边盐户平日里煎煮好后,由曹寒这类盐枭收购过来,分售给各地的大小盐商,盐商则将这些私盐掺杂在官盐中,或者够彪悍的直接拿私盐售卖得利,不过这些盐口味都不怎么好,一般都是平民百姓所用,私下里都叫这种盐为粗盐。周原等盐商进价差不多都在二十五文一斤左右,出售的话,大致在八十到一百三十文左右一斤。
家境较好的一般都尽量寻求使用精盐,相对于粗盐来说,精盐口味颇佳,不过只因精盐只产自少数一些地方的优质井矿,采取极为艰难,而且产量极为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一向供不应求,而且价格颇高,江东等地盐商的进价都是三百文一斤,至于出售,少说也得六七百文往上了。
而青盐则比精盐更胜一筹,除去口味上乘用做调味外,更兼有凉血明目的奇异功效,各个富贵之家更是拿青盐研磨水化后做漱口洗目之用——只是青盐只有西夏有少量出产,而且还必须是走私过来,数量更是少得可怜,在江东更是奇缺无比,曹寒这里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一斤青盐足足要一千文钱,差不多是粗盐的数十倍了......
周原听得咂嘴,拿曹寒递过来的样品尝了尝,青盐也就是自已平日所用漱口的味道,精盐也没感觉出什么不同,甚至因为只吃的盐的缘故,周原还略微尝出了一丝丝涩味,看来这年代的所谓精盐还是比不上后世的普通盐啊。
等粗盐一拿出来,周原只看了一眼,登时连尝的欲望都没有了——一堆带着淡黄色的白色结晶体,还未丢到嘴里都能闻到一股子的海腥味,等吃到嘴里,那股腥味更是浓郁,关键是这玩意还又苦又涩,简直就和拿海水直接熬干后的玩意没多大的区别!
就这?这他娘的卖给自已都要二十五文一斤?若不是杨邦武等人在边上确定无疑,周原都怀疑自已是不是被曹寒坑了一把。
周原皱着眉问曹寒:“这玩意就这么拿回去卖?”
曹寒哈哈笑道,拍着周原的肩膀推心置腹:“当然不是,一般的规矩还得在里面加个半成一成的沙子,手黑的加两成的也有,听说以前王虎就加了两成。唉,还是你们会做生意,你们会做生意啊,哥哥我是远远不如,不如的啊!哈哈。”
我擦他娘!
周原听得目瞪口呆:就这垃圾玩意还敢往里面再掺沙子卖钱?盐商的无耻当真是让周原开了眼了!
曹寒对着丁贵那边的几人暗中使了个眼色,一副你懂的得表情,示意丁贵等几人也是王虎的套路,引得周原更是鄙视。
当真是简单粗暴啊!
周原想了想,只采购十斤青盐,一担精盐,与曹寒结完账,便由曹寒派人直接从海船上卸到自家船上。
众人都陆续交割完毕后,曹寒照例摆上酒席。
酒足饭饱后,约定好下次的时间,大家都纷纷打道回府。
独孤策等人将与曹寒同行,顺便到嘉兴叙旧,他也与杨邦武相约在青溪再会,想来是要去拜访方腊等人的。
对独孤策这种人物,周原心里很有些兴趣,不过他更警惕这小子的心思,就这小半天功夫,这小子跟这些陌生的盐枭就已经打得火热,好些盐枭都极力邀请他过去做客,其受欢迎的程度,让周原也是佩服不已。
临走之前周原专门与刘克攀谈了一阵。
上次周庄在秣陵县里采购的粗铁和精铁,都远不能让他满意,他听曹寒介绍说当涂刘氏的铁器,乃是东南都极有名气,以至曹寒与刘克的交易,都是以刘氏打造的铁器结算。
刘克个子略矮,四五十岁的年纪,赤面如火,一双大手满是厚茧,沉稳有力,一双眼睛更是炯炯有神。
刘克正准备拜访即将上任的江宁新通判陈豫,他也打听到周原乃是陈豫的外甥,对周原也是相当的客气。
太平刘氏自徐州迁来江东已有百年,在云山采矿练铁也有将近百年历史,江东铁器将近半数均出自云山刘氏。周原对这时代的炼铁起了兴趣,有刘氏引路算是走了相当的捷径,便与刘克相约不日到云山刘氏拜访。
一行事毕,五百担粗盐,不过将几条船装了半满,出了青州界,周原想了想,依旧还是将林虎等人派到嘉兴等地去实地查看一番,也好做到心里有数。
周原则径直赶往江宁。
江宁城里还有一堆事等着呢。
石元与黄正达已经将送去周庄的流民选定出来,只等周原开口就送往周庄。
他对曹雄夸了海口,这边曹雄的妻儿老小也等着他这边的决定。
今日早间船队在江宁渡口又遇到了王虎,看来这家伙还是贼心不死。
陈豫那边已经即将就任江宁通判,前几日就来城中宅子找过他,想来也有事情要交待吩咐。
.....
这.一大堆事情够忙活一阵了。
招募流民的事情周原必须得亲自到场,不为其他,就算只让这些无根流民要产生归属感,这些事也不能假手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