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宋拾年 原石君 4236 字 2025-07-08 17:40

看到周原被自己刺激得一副颜面尽失的模样,扶瑶也被逗得一阵娇笑,她身体这些日子也越发的好了,和采儿小小几个丫头在一起久了后,性子也变得活泼起来,此时也是牵着周原的衣袖摇动不停:

“公子才学这么高,总要给我们一点点余地啦,可不需要再学这些了,不然哪天公子也能写了一手好字,岂不是我们连半点能和公子比的地方都没有了!那样的话,我们可都要伤心的了。”

才学高不高的,周原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不过看扶瑶这丫头也恢复了女孩子的天性,周原也是欣慰不己,心想以往她们所经历的那些悲惨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被慢慢的治愈,也希望她们以后都能如此欢喜的过活下去。

书桌上有王蝶儿临走时特意留下的一个木盒,里面是庄上今日刚刚制作出的周庄纸钞,周原拿钥匙打开后,一张张的仔细看过去,只觉得这纸钞设计得相当的精妙,即便是一文的纸钞,也是在两面都印有淡雅的荷花,虽然线条只寥寥数笔,却相当的生动,纸钞的正中则印有‘周庄’“一文”的字样。

其他的纸钞,样式也大差不差,区别只是花类从荷花变成菊花、梅花、牡丹等品种,此外就是随着面额的增大,纸上字样也变成十文、百文、千文,纸钞的大小也从两寸变为五寸左右。

此外,周原还注意到每一张纸钞上,都还盖有周庄刻意设计的繁复印记。

虽然这些纸钞远不比后世的精美,色彩也只有单一的黑白两色,但从本质上来说,其实与后世的纸币己经没有多大的区别。

周原看了看印刷纸钞的样纸,知道是从徐氏采购的那一批,略略一算,不计印刷成本的话,三十张面额一文纸钞的成本,勉强能到一文左右,而十文、百文乃至千文的利润,更是让人咂舌——如此暴利,也难怪朝廷发行起交子来,是那样的无法节制了。

周庄尝试推行纸钞的发行,从军队之中起步无疑是阻力最小,接受度最高的方法。

无论是护卫军、明山营,还是周庄巡逻队,每月发饷银的时间,如今都是固定到二十日。而以周原在军中的威望,这项工作由他来亲自推动,显然也是最合适不过。

当然,在此之前,不但军中的各级武官都己经接到通知,也己经将纸钞样品拿到手中,而且周原在一次次教习中,也屡次提到这一点,所以当二十日这一天,周原到军中亲自为将士们发放粮饷时,这些将士将这些新奇的东西拿在手中只感觉到略有些不适,其他并未引起什么波澜。

粮饷发下后,也有一部分领了粮饷的将士回庄休假,才发现庄上如今己经建起了好几座新楼,每座楼占地都有将近一亩大小,楼顶插旗,楼前挂着高幡彩带,中门阔达两丈,门楣的牌匾上还有数个金底大字:

周庄千货行!

林良子从五日前在江宁北城营外露了下脸,此后几天都是在独山营中接受操训,今天是发饷银的时节,他从周原手中接过轻飘飘的一叠纸票时,心里也是没底得很,虽然他被周原当面告知这些纸票可以在‘周庄千货行’中随意兑换所需物资,不过总觉得这轻飘飘的十几张纸票,哪里有那沉甸甸的银钱拿在手里扎实?

好在今日也轮到他休假,他也不含糊,踹着这些纸票就坐了假日快船回庄,心想若是这些纸票不顶用,那恐怕自己还得早点给家人交待一声,平日里要尽量的省吃俭用了,不然也不知道哪天周庄就撑不住了。

林良子心里也是焦急,船刚靠岸他就一个箭步窜到岸上,也不管船老大发脾气的抱怨,首接就往家里跑去。

只是他进庄后还未到家,林良子就看到自家那个排屋村落外的新楼,看到新楼牌匾上的周庄千货行几个大字,他也来不及回家了,首接就从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中挤了过去,对着门口维持秩序的小二招呼道:

“我这有刚发的票,能用不?”

这话一出,顿时就有两个店小二高喊道:“乡亲们都让让!有将士们回来了!要买要看,也要先等我们将士们买过再说不是?可不要耽误了他们!”

林良子被引到了店门口,还未说话,就听旁边有人叫他,他转头一看,却是他婆娘带着小子虎娃在门口看热闹,他略有些不安的问道:“那我婆娘,能让他们过来看看不?”

这小二也客气得不行,笑着道:“嗨,瞧你说的,东家说了,咱们庄上,军属优先,那有什么不能的,大哥你等着,我去请嫂子和你家小弟过来。”

林良子一家人很快就聚到一起,引起周围一众围观者羡慕的赞叹,林良子还沉得住气,他婆娘却有些兴奋过头,进门时差点被门槛勾倒,他家小子也激动得不行,一张嘴咧得老大,嘴里哈喇子都差点流出来。

进店后,林良子才发觉这里面的东西当真是丰厚无比:粮油茶布,油盐酱醋,酒肉刀斧,桌椅床凳,笔墨纸砚等等等等,品类丰富之极,每种品类上都仔细标注了价钱,或数文,或数十文,或数百文,价钱与江宁城中的铺子没有多大的差别,都是相当的公道。

当然,周庄的精盐也是大大方方的摆放在货架之上,价钱也是一如既往的低:一斤精盐只需三十五文,不过每户人家每月仅限购一斤,每售出一户,都会登记在册,并严禁带出周庄之外。

店小二也热心的拿出一个书册给他看:有些货品因太占地方,店里摆放不下,便列在书册中,也标注了价格,如有需要,交了钱票后就会尽快给送到家中,也有些需求少的,比如珠宝玉器之类的,也可以交钱票预定......

林良子大致看了一圈,与婆娘商量了下后就拿定了主意,将手里的一千余文纸票换了一担粮,五斤肉,两斤盐,一把劈材斧,外加狠心兑换的一串糖葫芦,刚好一千零五十文,花得是一文都没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