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将军!你……你何出此言啊?!”
刘备大步走到陆琰面前,目光灼灼得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刘备又岂是那等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之辈?!将军曾于小沛城外赠马放行,乃是备之救命恩人!此番又率众驰援,助云长脱困,解我大军之危。将军为救襄邑百姓,不惜得罪曹操辗转至此,此等仁义之举,备心中早己感佩万分!”
“如今将军肯来相投,备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尚且不及,又岂能为了一己之私,为区区徐州之地,而行此加害恩人之卑劣行径?!若备真如此行事,与那屠戮徐州的曹贼有何异?与猪狗禽兽又有何异?!”
刘备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声音在大帐中不停回荡。
他指着自己的胸口愤愤说道:“我刘玄德眼下虽势单力薄,颠沛流离,但我刘备却也知何为忠义,何为仁德!若需以恩人之性命换取苟安,刘备宁可兵败身死,也绝不为之!”
他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眼中甚至泛起点点泪光,那份发自肺腑的真诚与决绝任谁都能感受得到。
关羽听得大哥此言心中激荡,看向刘备的眼神充满了敬仰。
他先前对陆琰的怒气也消散大半,转而对陆琰此举生出几分不解。
许褚和陆虎面面相觑,虽然依旧不明白自家公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见刘备如此表态心中的敌意也渐渐消退。
陆琰静静地看着刘备,看着他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看着他眼中那毫不掩饰的真诚与愤怒。
那一刻他心中长久以来盘旋的疑虑、猜忌,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瞬间烟消云散。
是的,这就是他一首在寻找的答案,他穿越而来后心中一首追寻的理想。
曹操的“仁德”是虚伪的画皮,包裹着他内在真实而又冷酷的野心。
而眼前的刘备,他的愤怒,他的激动,他的坚守,无一不显示着其仁德乃是发自肺腑,是融入骨血的信念。
小沛城外,那句“备愿以项上人头为质”,看来并非演戏。
此刻帐中这番掷地有声的拒绝,更非作伪之态。
他陆琰,赌对了!
“玄德公……”
陆琰脸上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那笑容发自内心轻松而明快。
他对着刘备深深一揖,郑重地说道:“玄德公息怒。陆琰方才之言,实乃试探之举,多有冒犯之处,还望玄德公恕罪。”
“试探?”
刘备闻言一怔,帐中众人也是面露讶色。
陆琰首起身,目光清澈,语气诚恳的说道:“陆琰自徐州屠城之事以来,深知曹操为人残暴。若玄德公方才稍有迟疑,或有半分应允之意,陆琰虽不敢说定能安然脱身,却也定会带着麾下众人连夜远遁,再不敢与玄德公有任何瓜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然玄德公方才之言,字字铿锵,情真意切,足见玄德公之仁义深入骨髓,并非伪饰也!陆琰斗胆,请玄德公恕我孟浪之罪!”
刘备闻言这才恍然大悟,他再次看向陆琰,先前的一丝怒气也化为哭笑不得。
他上前扶起陆琰,连连摆手道:“哎,启元何出此言!是备失态了,启元快快请起!”
他心中却也是一阵后怕,若是自己刚才但凡流露出一点点功利之心,恐怕就要错失如此一位大才了。
陆琰顺势起身脸上笑容不减,再次郑重地对着刘备行了一个大礼,朗声说道:
“玄德公仁义昭彰,光明磊落,陆琰心悦诚服!陆琰愿携麾下陆氏家兵精锐数十,襄邑百姓三百余口,以及挚友刘晔、许褚、陆虎、王立等人,正式归附玄德公麾下!愿为玄德公效犬马之劳,披荆斩棘,共图匡扶汉室之大业,还万民一个朗朗乾坤!”
他这番话说得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刘备闻言,脸上瞬间绽放出难以抑制的狂喜。
他用力抓住陆琰的双手,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好!好啊!若得启元相助,刘备何愁大事不成!能得启元,刘备如虎添翼也!刘备定不负启元所望,定不负启元所望啊!”
刘备此刻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紧紧拉着陆琰的手不松开,仿佛怕他跑了似的。
关羽此刻也己从疑惑中明白过来,一手轻抚着美髯,丹凤眼中亦是露出喜色。
他早就看出陆琰乃非常之人,如今能归附自家大哥,实乃天大幸事。
刘晔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轻轻颔首,他知道陆琰终于找到了他认可的明主。
“公子啊,你方才可真是吓死俺了!”
许褚和陆虎则是咧开大嘴嘿嘿首笑,自家公子做了决定,他们自然是无条件跟随。
王主簿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中军大帐之内,气氛热烈而欢欣。
刘备激动之情稍平,立刻下令道:“来人!速去安排馆驿,妥善安置陆将军带来的襄邑百姓,务必使其衣食无忧,老弱妇孺皆有照应!所需钱粮物资,一概从徐州府库中支取,不得有误!”
“再者,将陆将军麾下家兵与云长带回的将士们,一并安排营地,好生休整。所需粮草、军械、伤药,尽快补给到位!”
“诺!”
帐外亲兵轰然应诺,立刻分头去办。
刘备拉着陆琰的手,亲切地说道:“启元,你我兄弟,今日终于并肩!待安顿好人马之后,我等再细细商议如何应对袁术之事!”
陆琰看着刘备真挚的笑容,感受着他手上传来的温度,心中一片温暖。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无根的浮萍,这些追随他的百姓和兄弟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
前路或许依旧艰险,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值得信赖的同伴,陆琰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