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梁山初逢

武大郎朗声道:“我是那阳谷县的武大郎,我的大哥晁盖,也就是托塔天王,己经先我一步上山了。”

“原来是武大郎兄弟!”男子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晁盖哥哥这些日子就在那水泊梁山上,我也是这水泊梁山山上的人。”

武大郎十分好奇。

“请问兄弟你是……”

男子拱手道:“我是朱贵,人送外号旱地忽律。”

武大郎一听,心中快速回忆关于朱贵的相关情况。

旱地忽律朱贵,他可是在水浒中有所耳闻。

这朱贵是梁山早期的元老人物之一,更是著名的情报专家,后来还替梁山集团建立了最为严密的情报网。

而且朱贵为人淡泊名利,重情重义,最后却病死在征讨叛军的路上,实在让人惋惜。

武大郎又仔细地端详了朱贵一眼,心中暗自感慨。

“这么好的一位情报人员,最后却无端病死。”

朱贵马上说道:“武兄弟,我在这山上之时己经听人说起有关你的事情。听说你在那汴梁城杀了贼人陆谦,还顺手收拾了那高俅之子高衙内?”

武大郎心里想,这朱贵果然是情报专家,这事发生也没多少时间,他竟然都己经知道了,怪不得最后宋江会将整个情报系统交给朱贵来管理。

就在这二人言语的时候,突然,他们发现从山上下来一群人。

武大郎定睛一看,来人竟然是自己的好大哥晁盖,而跟在他后面的正是吴用、公孙胜、阮氏兄弟等等人。一看到武大郎,众人也同时看到了他。

晁盖飞奔过来,武大郎则飞奔过去,两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晁盖激动地说道:“大郎兄弟,好些时日未见,我等甚是想念。”

武大郎也感慨道:“我也一样,这些日子不知道各位兄弟过得是否还好?”

晁盖明显恍惚了一下,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好,挺好的,我们在这水泊梁山挺好的。”

但话刚说完,便突然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很明显这晁盖有事隐瞒。

还是那白日鼠白胜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他说道:“晁盖哥哥,大郎兄弟是自家兄弟,你又何必瞒他?”

于是,白胜就将这些时日发生在水泊梁山的一些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自那日他们与武大郎分离之后,便兴冲冲地来到了这水泊梁山。

他们本以为拥有了生辰纲,就有了经济基础,再加上水泊梁山本就是英雄聚居之地,定能够在此处做出一番事业来。

哪曾想,他们到了这水泊梁山之后才发现,领头的是叫做王伦的债主十分不待见众人。

这王伦本是一个落魄秀才,只因得了小旋风柴进大官人的帮助,才在这水泊梁山建立了一个根据地,并以此为据点发展了几百余人的队伍。

但是这王伦为人心胸十分狭窄,他忌惮于晁盖等人的强大实力,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这水泊梁山水泊梁山庙小,容不得你们这几位尊神。”

后来在朱贵等人的坚持以退出梁山为威胁的基础上,王伦才勉强留下了晁盖等人,但他同时又提出了一个更加苛刻的条件,就是要几人拿下投名状,这样才能够正式入伙梁山。

所谓投名状,就是要他们到山下拿一路人的人头去山上。

几人下山后,便商量如何取得这投名状,但是晁盖等人本就是英雄好汉,又怎么会随意地滥杀无辜呢?

因此几人心灰意冷,想着要不就离开这水泊梁山,再寻觅其他可去之处。

没曾想,就在这山脚下的酒店就遇到了武大郎。

武大郎心中那叫一个气,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

在水泊梁山上,晁盖能够当上这水泊梁山的第1把交椅,靠的是林冲当时在吴用的暗中谋划下,杀了这王伦,才最终当选成了这梁山的第1把交椅。

但是由于他武大郎的出现,此时的林冲在那东京汴梁城还好好的当他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又怎么会有人出来杀了这王伦呢?

那自然剧情也不会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了。

武大郎看着眼前这些兄弟,心中暗暗思索,该如何才能帮助兄弟们在这水泊梁山站稳脚跟,摆脱这王伦的刁难呢?

一场新的挑战,正悄然等待着他们……

武大郎深知,若不在此刻拿下水泊梁山,在这战乱频仍的年代,没有一处稳固的据点,根本无法成就自己的霸业。

况且,水泊梁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实乃屯兵养息的上佳之地。

无论如何,他都下定决心要拿下这水泊梁山。

于是,他对着身边的晁盖等人说道:“几位哥哥,此事我武大郎自有办法。你们看这样如何?几位兄弟随我一起上山,让我来解决这个问题,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

一听武大郎说出这样的话,晁盖等人连连摇头。

“大郎,你我虽说不上是什么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但也绝对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又怎么能做出杀害无辜百姓的事情?我看这投名状咱们不拿也罢。这水泊梁山,如果都是一些随意乱杀无辜的人,我们又何必与之为伍呢?”

武大郎当然也做不出滥杀无辜之事。

“我知道几位哥哥是不愿意滥杀无辜,武大郎我也绝对做不出这样的事。但是弟弟我有其他的办法,只要几位哥哥与我一同上山即可。”

一听武大郎不会乱杀无辜去拿投名状,众人也就释然了,于是随着武大郎一起,再一次上了这水泊梁山。

当几人再次来到水泊梁山的时候,只见这忠义堂内正坐着三人在商议事情。

其中有两人身材较为高大,一人稍胖一些,一人则较为瘦削,他们俩分别坐在大殿两旁的椅子上。

而正中间的,竟然坐着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子,留着一撮小胡子,脸白白净净的。

武大郎凭借对水浒的记忆,猜想坐在两边的应该是宋万和杜迁,这两人作为梁山早期的成员,后来也都成了梁山 108 好汉之一,但因个人能力较为一般,并未取得较高的顺位,不过做事勤勤恳恳,为人忠厚老实。

而坐在中间的那个文质彬彬的男子,武大郎一眼就猜出了此人正是王伦。

当王伦看到晁盖几人的时候,心中一惊,不知为何晁盖几人为何会在此处。

莫非这晁盖等人己经拿到了投名状?但他转念一想,以自己对晁盖等人脾性的了解,他们断不会随意杀人来取这投名状。

因此,他这一招其实是以退为进,想逼走晁盖等人。

只是他惊讶的是,此刻在晁盖的身边竟然还有一个俊俏的少年郎。

而王伦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命运也会因这少年郎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