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巧言解危局

正在他思索如何应对的时候,突然之间一个缓缓的脚步声传来,然后此人轻轻咳嗽一声。

这时候武大郎才反应过来,这是一个老者。

这老者胡须斑白,整体给人一副很是威严的样子,但是脸上布满沟壑,给人一种阴险狡诈的感觉,一看此人就城府极深。

高衙内同时也看到了他,赶忙说道:“爹爹。”

这一声毕恭毕敬的,看来这高衙内在家中也是十分惧怕这老者。

武大郎心中一惊,莫非这人就是高俅?他脑中快速回想起水浒中关于高俅的相关记忆。

他只模糊地记得这高俅十分善于蹴鞠,也正是因为有这一门技艺,最后被当朝皇上看中,最终竟然成了这高太尉,这官职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国防部长,哪怕是林冲己经是80万禁军教头了,仍然也在高俅的底下被他领导。

武大郎仔细端详着这《水浒传》中的主要的大反派之一,但是这高俅给他的感觉却跟水浒的描述大相径庭。

高俅虽然感觉城府极深,但是却并没有那种特别阴险狡诈的感觉,更给人的感觉是十分正派。

高俅缓缓地说道:“这位青年才俊,想必就是武大郎了吧。”

武大郎心中一惊,没想到他武大郎的名声竟然连高俅都知道了。

他心中不由得有些得意,但是心中突然又是一想,这高俅的耳目遍布这东京汴梁城,又有什么事情是他想知道却不知道的呢?

一想到这里,武大郎小声地应对道:“高太尉,小人不才,正是武大郎。”

说着双手拱揖,向着高俅拜道。

东京汴梁城,阳光透过轻纱般的云层,洒在繁华的街道上。

高俅府邸内,气氛却显得有些微妙。

高俅端坐于主位之上,目光如炬,审视着面前的武大郎。

“武大郎,听闻你在阳谷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房地产、餐饮、赌坊,乃至这汴京城中的绸缎庄,皆有你的一份产业。前些日子,还开了一场盛大的时装发布会,真可谓个人能力出众啊。”

高俅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几分玩味。

武大郎心中一凛,暗自思量,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竟全在高俅的掌握之中。

他连忙赔笑道:“高太尉过奖了,小人不过是在这太平盛世中,借着朝廷的福荫,做些小生意罢了。能有今日之成就,全赖朝廷英明,太尉您治理有方,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高俅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却并未言语。

他深知,对于武大郎这样的商人,几句恭维之词不过是过眼云烟,难以撼动其心。

“前些日子,我命陆谦去安排我母亲寿衣之事,他竟将此事交予了你,可有此事?”

高俅话锋一转,语气中己带上几分训斥之意。

武大郎心中一惊,暗道不妙。

他连忙如实回答。

“回太尉,确有此事。当时陆谦大人要求我大哥林冲之妻协同办理,我承诺十日内完成此项工作,陆谦大人便将此事交予了我。”

高俅眉头微皱,目光如炬。

“那你可知,这黑色乃是我朝忌讳之色,用于寿宴,岂非大不敬?”

武大郎闻言,后背冷汗涔涔。

他深知,若如实回答,必显自己做事不细心;若否认,则更是大不敬之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老妇人悄然步入。

高俅见状,连忙起身相迎,神色间满是尊敬。

“母亲,您怎么来了?”

高衙内更是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奶奶。”

武大郎心中一动,一个应对之策油然而生。

他连忙跪倒在地,叩首道:“小人该死!本想为高老夫人献上一件玄色吉服,却不知民间有此忌讳……”

高俅闻言,眉头紧锁。

“玄色?你一介草民,懂什么玄色?”

武大郎趁机叩头,语速加快却条理清晰。

“太尉明鉴!小人听闻《周礼》有载‘天子玄冠’,玄色乃天穹之色,寓意太尉权势通天!又思及太尉蹴鞠时身姿如龙腾九天,唯此色方衬威仪。小人斗胆,将染坊新得的南海鲛绡染作玄色,愿高老夫人踏此衣如登青云……”

高俅神色稍霁,武大郎趁热打铁。

“小人愚钝,但高老夫人若穿此衣赴寿宴,必成汴京绝景!若太尉不弃,小人愿每日送其他华服至府上,只求太尉指教一二……”

高老夫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用眼神示意高俅:“这青年人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过些时日便是我寿宴,还是以和为贵,万事平安为好。”

高俅心中的杀意稍减,武大郎继续说道:“现如今天下都在进行大的改革,这黑色作为寿宴的禁忌之事,也只是一个个人习惯而己。若太尉能作出表率,将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

如此一来,我们老百姓在做事时也没必要花很多钱购买华服,刚好给全天下做一个表率。”

高俅对武大郎刮目相看,没想到一件华服竟能被他说得如此有深意。

他点了点头:“既然母亲都不追究此事,我又何须多言。那你便再送些其他华服来吧。”

说罢,他对身边的管家交代了一番。

高老夫人也是连连称赞。

“没想到我的一件衣服,竟能让儿子成为天下之表率。这青年人,倒是有些本事。”

她转头对武大郎说道:“青年人,你此次算是有功,不知是否需要些什么赏赐?要不赏赐你一些黄金如何?或者,你到我儿子高俅府上做事,如何?”

武大郎心中一喜,没想到本是一件危险之事,竟能讨得一官半职。

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能借此机会救出林冲大哥。

于是,他连忙说道:“能够为高老夫人和高太尉做事,是小人的福分。金银珠宝,小人便不要了。能在高太尉底下当差,自然是求之不得。但小人自知不是当官的料,恐怕会给高大人添麻烦。”

高俅闻言,心中虽有些不悦,但见母亲如此赞赏武大郎,也不好拂了她的意。

他点了点头:“既如此,那你便先送些华服来吧。至于当差之事,日后再议。”